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39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39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39年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39年冬,新四军下辖江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游击支队、豫鄂挺进纵队,共计49901人。[1]
背景

新四军自编成后,即分别开赴抗日前线。以第一、第二支队开辟江南根据地,以第三支队开辟皖南根据地,以第四支队开辟皖中根据地。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新四军游击纵队。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保持和皖南的联系。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直抵上海郊区。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苏北发展。
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北发展的部队。这一时期,新四军还增加了两支部队。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1939年1月,在竹沟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武汉外围挺进,先后与豫南、鄂中、鄂东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根据地,辖5个团队和3个游击总队。
Remove ads
军部

江南指挥部
1939年11月7日成立,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刘炎,副主任钟期光。
- 作战科:科长吴肃
1939年10月第二支队第4团一部经扬中北渡长江,改称苏皖支队,向扬州、仪征、六合、天长地区挺进。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卢胜、陶勇(后兼)、副司令员梅嘉生、参谋长张震东、政治部主任卢胜(兼)。
、刘炎、刘飞、叶飞、吴焜、乔信明。 1940年1月由丹阳游击纵队和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大部合编而成,司令员叶飞,副司令员管文蔚,参谋长张藩,政治部主任阮英平、吉洛,副主任陈同生。

江北指挥部

1939年5月,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副指挥徐海东,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副主任张劲夫(后)。
- 军需主任:胡弼亮
1939年7月以第8团为基础组成,司令员罗炳辉、政治委员郭述申、副司令员周骏鸣、参谋长赵启民、政治部主任张劲夫、郭述申(兼)、方毅。
1938年冬组建,司令员孙仲德,政治委员黄岩,参谋长桂蓬洲,政治部主任黄贤育,副主任郑行福。
司令员梁从学
第六(游击)支队

1939年6月14日,军部电示游击支队归江北指挥部指挥,其活动区仍归中原局管辖。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总队长鲁雨亭、刘子仁(后),政治委员孔石泉,参谋长许遇之,政治部主任王卓然、副主任张先舟
由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七路改编,总队长夏夷,政治委员向明、侯政(后)、谭友林(后),副总队长侯香山、屈申亭,参谋长周守,政治部主任方中锋、王学武(后)。
由萧县游击支队与宿县大队合编而成,总队长耿蕴斋、政治委员谭友林、副总队长顾但容、参谋长黄思沛、政治部主任刘作孚、黎同新(后)
- 第7团:团长顾但容(兼)、政治委员孟宪章、政治处主任殷信民
- 第8团:团长李时庄、副团长陈文甫、参谋长康西山
总队长兼政治委员张爱萍
- 第11团:团长赵汇川、政治处主任孙朝旭
豫鄂挺进纵队
1939年11月由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改编而成,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朱理治,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副主任周志刚、王翰(后)。
- 司令部
- 政治部
- 第1团队:团长罗厚福,政治委员方正平,参谋长吴林焕,政治处主任廖毅。
- 第2团队:团长周志坚,政治委员黄春庭(后),副团长许金彪,参谋长张水泉,政治处主任冈林。
- 第3团队:团长肖远久,政治委员钟伟,参谋长朱立文,政治处主任王友德。
- 第4团队:团长李人林,政治委员罗通、周志刚(后)。
- 第5团队:团长蔡松荣,政治委员杨焕民,副团长黄德魁,政治处主任罗实初。
- 第6团队:团长郭仁泰,政治委员郑绍文,副团长张划然,参谋长杨子仿,政治处主任谢寿。
- 信应游击总队:总队长张裕生,政治委员刘子厚,副总队长兼参谋长冯仁恩。
- 鄂东游击总队,总队长熊作芳,政治委员程坦。
- 应城抗敌自卫总队:总队长许子威,副总队长王海山。
- 鄂东独立团:团长吴林焕、政治委员张体学[6]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