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80年苏联渔业部走私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苏联渔业部走私案(俄语:рыбное дело,罗马化:rybnoe delo,直译:“鱼案”),又名鱼子酱案(俄语:икорное дело,罗马化:ikornoe delo),是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末曝光的一系列与鱼类贸易相关的腐败、侵占和走私案件。[1][2]涉案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有时被称为(苏联的)“鱼党”。[3][1][2]
背景
二十大后,勃列日涅夫为了追求干部队伍的稳定,逐步推行事实上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促进了特权阶层核心力量的形成。这些官员中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很多贪污受贿案的涉案人员范围都非常大,下至基层官员,上至全联盟的高级干部,从个别部长、州委书记,渐渐发展到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甚至勃列日涅夫的家族成员等,而且涉案金额巨大。[4]
经过
涉案官员中包括苏联渔业部的多名高级官员,他们被发现利用渔获本身存在的账目不准确的漏洞,侵吞鱼类销售收入的一部分。这些非法活动还涉及将鱼子酱走私出境,使用假冒标签将其伪装成廉价鱼罐头出口。通过这些走私活动,涉案官员积累了大量外汇储蓄,这些钱被藏匿在欧洲外国银行,或者被大肆挥霍于昂贵的西方商品上。[5][6][7]该案件的曝光起因于“海洋”(Океан)连锁鱼店售出的一罐故意贴错标签的罐头,一部分此类罐头意外流入了市场。[7][8]
大约有200名苏联渔业部成员被逮捕,[7]副部长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雷托夫被判处枪决并执行。[6][8]时任部长亚历山大·伊什科夫也牵涉其中,但勃列日涅夫亲自干预,伊什科夫仅被免职并强制退休。[2][1]
2009年,俄罗斯播出了一部纪录片《黄金之鱼:〈海洋〉案》。[9]
Remove ads
另见
- 苏联皮草党
- 苏联的腐败
- 索契-克拉斯诺达尔案,由本案衍生出的另一起腐败案件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