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里斯托大学招生争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里斯托大学招生争议(University of Bristol admissions controversy)发生于2003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该年度招生结果,受舆论质疑有种族歧视之嫌。这件事和劳拉·史彭斯事件一样,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扩大参与度(Widening participation)有重要影响。
收生如何有歧视学生成分?
传统上,布里斯托大学取录的新生,来自中下阶层的百分比为全英国所有的高等院校中最低.,[1] 再加上卫报当年3月的一篇关于布里斯托大学的文章指它对学术背景较差的学校取录较少学生。[2],因此令歧视传闻不胫而走。
各界反应
当卫报的文章发表后,一些英国私立学校表示要旗下学生不要报读布里斯托大学的任何课程。它们指校方的收生政策歧视来自中下阶层的学生。
英国媒体在卫报的文章发表后大篇幅报导,但分成了支持和反对布里斯托大学的阵营。
当时种族平等委员会(Commission for Racial Equality)的主席Trevor Phillips爵士亦指他的女儿亦遭布里斯托大学拒绝取录而抨击布里斯托大学。
首相贝理雅认为学校要以学术上的表现来做取录的标准,而非出身。教育大臣以政府不应干涉学术自由为因,不肯进一歩介入事件。一些人认为政府不肯积极介入事件和贝理雅和布里斯托大学的“关系”有关。(因为贝理雅的大儿子在布里斯托大学就读)
创新、大学及技能部辖下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调查亦指布里斯托大学的收生标准公平。
布里斯托大学校方一直否认有歧视学生,校方指它们的学位竞争十分竞烈,有学生被拒绝取录十分正常(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导,布里斯托大学平均一年有39000份新生入学申请,但只有3300个本科生名额)
结果
布里斯托大学更改了它们的收生标准,以增加它的透明度。[4]
创新、大学及技能部亦进行了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扩大参与度(Widening participation)的工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