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5年8月20日香港暴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5年8月20日,香港发因豪雨引致水灾,并伴有其他次生灾害。

事件起因

随著华南沿岸一道季风槽于华南形成,香港于8月中开始已受骤雨影响,当季风槽于8月19日移向华南沿岸,相关的活跃西南气流亦开始同时影响香港,因此恶劣天气于入夜后开始出现,有频密狂风大骤雨及强烈雷暴,黄色暴雨警告亦于晚间持续生效,直至翌日午夜。翌日(8月20日)随著活跃西南气流持续影响,天气进一步转坏,两天在香港天文台录得的雨量共546.2毫米。

灾情

8月20日日出开始,强雷雨区开始影响香港境内,广泛地区雨势持续。上午8时35分,黄色暴雨警告再度生效。当天上午约10时,湾仔宝云道一幅山坡有山泥塌下,一度影响邻近坚尼地道小学教堂托儿中心,约100人需疏散;同时,倾泻的山泥亦把宝云道缓步径覆盖,消防员其后用生命探测仪检查是否有人被困,最后证实无人被困,亦无伤亡。

在上午10时左右,大屿山东涌道石门甲伯公坳一段一幅护土墙的山泥突然塌下,山泥把东涌道淹盖,加上屿南道亦发生多宗水浸山泥倾泻,引致大屿山南部和北部之间的交通中断,大批前往宝莲寺的旅客须冒著大雨步行下山。

中午时分,雷雨区开始稍为减弱,广泛地区的雨势虽然回落至黄雨以下但仍持续,因此黄雨警告仍须生效。期间荃湾大帽山山脚的芙蓉山村、光板田村木棉下村老围村圆玄学院等多条村落先后发生水浸,其中老围村更在下午3时许发生泥石流,大量黄泥水如瀑布般从山上沿进村的道路涌往荃锦公路,期间一辆的士刚驶至,被困洪水中,司机及乘客须由消防员救出,幸各人均无恙。黄昏时分,附近的芙蓉山村亦发生山泥倾泻消防员至晚上约9时救出一名被困在山泥下男村民,惟已证实死亡。

荃湾外,屯门元朗八乡多条村落亦发生水浸,部分村民须消防员协助脱离险境。

除上述地区外,全港多处地方当天亦有水浸、塌树和山泥倾泻事件发生。当天全港共接获28宗水浸、97宗塌树和59宗山泥倾泻报告。

黄色暴雨警告持续了近13小时后,于晚上9时10分取消。

Remove ads

其他资料

香港天文台于8月20日全日录得的雨量共303.3毫米,是8月份第二最高的单日降雨量。与2008年6月7日同样录得高累积雨量的空前暴雨不同,2008年的暴雨虽然降雨只持续了不足十小时,但香港天文台总部所录得的整点雨量却录得破纪录雨量(上午8时至上午9时共录得145.5毫米雨量),相反2005年8月20日和前一天的豪雨,特点是就时雨量而言降雨强度不强,广泛地区最高时雨量少于50毫米,只达黄色暴雨警告水平,但降雨比较持久,以致总雨量仅仅比2008年暴雨低3.8毫米(是次暴雨全日总雨量达307.1毫米)。

除黄色暴雨警告外,当天生效的警告信号还有:雷暴警告山泥倾泻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强烈季候风信号

受到该两天的豪雨影响,2005年8月,香港天文台整个月录得的总雨量达971.3毫米,为8月份的第二最高月雨量纪录,也是继1998年6月9日暴雨后的最高日雨量,位列有纪录以来第15位[1]。而2005年除8月外,5月和6月录得的雨量亦比正常的高出很多,即使该年只曾一次发出红雨警告[2],令全年的总雨量高达3214.5毫米,为有纪录以来的第三最高雨量年份。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