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6年伊朗城乡议会选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6年伊朗城乡议会选举在2006年12月15日举行[1],以产生新一届伊朗城乡议会,伊朗城乡议会继而选举伊朗各市市长。
伊朗专家议会的选举也在同一天进行[2]。
Remove ads
候选人
当时伊朗的合资格选民约4650万人,竞逐选举的候选人有233,000人,合共产生113,000个议席[3]。
德黑兰作为首都及国内最大的城市,参与该区选举的候选人也较知名,包括政治家穆罕默德-阿里·纳杰菲(Mohammad Ali Najafi,穆罕默德·哈塔米执政时期的副总统及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执政时期的教育部部长)、艾哈迈德·马斯杰德-贾梅伊(Ahmad Masjed-Jamei,穆罕默德·哈塔米执政时期的文化及伊斯兰教令部部长)、玛苏梅·埃卜特卡尔(Masoumeh Ebtekar,穆罕默德·哈塔米执政时期的副总统、伊朗人质危机的学生发言人)、运动员哈迪·薩伊(Hadi Saei,跆拳道运动员、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得主)、拉苏尔·哈德姆(Rasoul Khadem,摔跤运动员、19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得主)、阿里礼萨·达比尔(Alireza Dabir,摔跤运动员、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得主),以及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妹妹帕尔温·艾哈迈迪内贾德(Parvin Ahmadinejad)。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派在这一届选举里达成了共识,具备一致的候选人名单,不同于去届各个改革党派都各自准备一份候选人名单。
Remove ads
选举结果
各个城乡的选举名单无法查找,但德黑兰市议会的选举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006年12月21日的点票收到1,656,558张选票,官方公布了得票最多的15位候选人名单(当选):
名次 | 姓名 | 派系 | 得票 | 得票率 |
1 | 迈赫迪·查姆兰 | 加利巴夫 | 603,766 | 36.45% |
2 | 莫尔塔扎·塔拉伊 | 加利巴夫 | 539,761 | 32.58% |
3 | 拉苏尔·哈德姆 | 加利巴夫 | 427,097 | 25.78% |
4 | 阿巴斯·谢巴尼 | 加利巴夫 | 394,457 | 23.81% |
5 | 哈迪·薩伊 | 改革派 | 384,358 | 23.20% |
6 | 哈姆扎·沙基卜 | 加利巴夫 | 330,233 | 19.93% |
7 | 阿里礼萨·达比尔 | 加利巴夫 | 306,729 | 18.52% |
8 | 帕尔温·艾哈迈迪内贾德 | 艾哈迈迪内贾德 | 242,501 | 14.64% |
9 | 玛苏梅·埃卜特卡尔 | 改革派 | 232,959 | 14.06% |
10 | 艾哈迈德·马斯杰德-贾梅伊 | 改革派 | 216,015 | 13.04% |
11 | 穆罕默德-阿里·纳杰菲 | 改革派 | 202,700 | 12.24% |
12 | 玛苏梅·阿巴德 | 加利巴夫 | 201,754 | 12.18% |
13 | 哈桑·巴亚迪 | 加利巴夫 | 200,397 | 12.10% |
14 | 霍斯劳·丹尼许由 | 艾哈迈迪内贾德 | 200,175 | 12.08% |
15 | 哈比卜·卡沙尼 | 加利巴夫 | 197,284 | 11.91% |
这15名候选人在稍后被确认当选为德黑兰市议会议员[4]。
Remove ads
其他城市的部分选举结果[5]:
改革派候选人不满内政部延后公布临时选举结果,抗议内政部未能在选举结束后的两天内公布临时选举结果,而正常程序是临时选举结果在点票期间逐步公布。候选人又声称点票时出现选举舞弊,称有票箱遗失,而其后发现的票箱里没有一张投给改革派候选人的选票。
注脚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