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8年高雄市降低国中小班级人数公民投票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8年高雄市降低国中小班级人数公民投票案,简称为高雄市降低班级人数公投案,高雄市选举委员会命名为高雄市地方性公民投票案第一案,媒体称之为高雄市小班制公投,是《公民投票法》2003年立法以来第一个地方性公民投票,也是第一起依照地方自治团体之公民投票自治条例所办理的首次法定地方性公投,同时是中华民国国内第一次由民间自发性的地方公投案,该次投票决定高雄市是否降低国民小学的班级人数。

缘起

2007年,高雄市教师会发起“降低国中小班级人数”公投案,由高雄市教师会理事长薛宗煌先生领衔提出,主要诉求为落实“小班教学”制[1]。高雄市教师会认为,“小班教学”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基本条件,若班级人数降低后,学生较能受到充分关照,师生互动较和谐,学生的学习将更有安全感,注意力较集中,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被充分照顾、得到适性发展。除此之外,学生使用的教室空间将增加,因教室拥挤所造成的学习负担及人际冲突将减少,如此教师将有更多时间营造优质化的班级学习气氛[2]。高雄市教师会并提出数据指出,91年至95学年度,不论国中或国小,高雄市的平均班级人数,以国小为例,平均班级人数每班约31.4人至32.2人,不但高于台北市每班平均人数27.2人至29.0人,也高于其他县市平均班级人数28.9人至30.0人[2]。此外,小班教学亦可解决未来日趋严重的“流浪教师”问题[3]

成案经过

2007年10月16日,高雄市教师会薛宗煌理事长前往高雄市选委会领取连署书。2007年12月26日中午公投案正式跨过连署门槛,有效连署单计达55,558份,突破连署门槛54,643份[4]。高雄市选举委员会认定公民投票案合于规定,依“高雄市公民投票自治条例”,于2008年5月23日公告公投案成立,编号为高雄市公民投票案第一案[5]。高雄市选举委员会为使市民了解正、反双方意见及主张,于2008年11月8日下午2时30分办理辩论会,正方代人为高雄市教师会理事邱元泰老师、反方代表人为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科长戴淑芬,高雄市选委会并邀请三位公正人士担任发问人[6]。反方的高雄市教育局强调,该公投提案并不是有效的办法,公投提案采急速降低班级学生人数,市政府需筹措逾新台币60亿元的经费,将严重排挤其他市政建设与社福预算,且少子化冲击下,预计100学年度后将大量减班,届时班级数大减,反而会使新建的教室再度沦为闲置空间,浪费公帑,并导致超额教师被迫移拨至他校;而高雄市政府采取自然稳健的降低班级学生人数方案,才能兼顾少子化及精致化的教学[7][8]

Remove ads

提案主文

学生班级人数适当的减少,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本市公立国民小学一、三、五年级以及国民中学新生的编班,自96学年度起,每班不得超过31人,以后每学年减少2人,至99学年度起,每班不得超过25人。

公投概况

选举人数和投开票所

依照高雄市选举委员会公告,该次公民投票可行使投票权的公民,定义为20岁以上,并在高雄市设籍6个月以上。经高雄市选委会统计,公投案有投票权的选民有115万馀人[9]。公投案于2008年11月15日上午八时至下午四时举行[10]。为了因应本次公投,高雄市选举委员会于高雄市全市设置了300处投开票所[9]

通过门槛

公投案若要成案,投票率必须超过50%,且有一半以上的选民投下同意票,始可成案。高雄市选委会于投票完毕七天内,依法公告投票结果[9]

投票结果

更多信息 选项, 票数 ...

评论分析

虽然90%的投票者均赞成小班制,但由于其总体投票率不到6%,不及法定投票率门槛50%,所以该公投案依法宣告否决。高雄市立空中大学助理教授许文英指出,选民普遍认为公投议题与自身关系不大,而且在宣传上严重不足,甚至有人不知道该议题为何;而投开票所的设置与过去公职人员选举的分配不同,皆是低投票率的重要因素[11]。进行分析后也显示,受访选民赞成此项公投议案者认为,小班制有其教学上的优点,而反对该提案的选民,则是认为少子化为趋势,班级人数本来就低,小班制反而是图利教师,而且会排挤其他市政预算[11]。另有研究指出,就地方公民所发起推动的高雄市小班制公投发起之经验而言,可了解到中华民国地方性公民投票所面临的困境,更可以了解并检视各该直辖市或县市之地方性公民投票自治条例,其地方性公民投票规范不足部分为何[12]。不过对于此项公投案,陈隆志教授则是认为,虽然公投结果被否决,但是人民无须透过代议士即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仍是直接民主、公投民主的具体落实[13]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