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是中华民国政府于民国99年(2010年)在中华民国自由地区范围内举办的一次人口普查,是中华民国第9次(迁台以来第6次)举行人口普查,亦是台湾自1905年以来举行的第13次人口普查。
台澎地区调查结果
Remove ads
- 普通住户:以家庭份子为主体之共同生活户,亦即在同一处所且共同生活之亲属以及户内受雇人与寄居人所组成之户。单独1人居住一处所而独立生活者;2人以上非亲属之个人,共同居住于同一“住宅”者;经常居住于“其他房屋”内之家庭户;及以船为家之船户,亦均属普通住户。
- 非普通住户:系指以2人(含)以上无亲属关系之成员为主体,在同一主持人或主管人之下,聚居且共同生活于安养中心、医疗院所、宿舍、教堂、寺庙及旅馆等处所者。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 本表未含透过行政院劳工委员会核准引进之外籍劳工、帮佣及看护工。
- 本表未含透过行政院劳工委员会核准引进之外籍劳工、帮佣及看护工。
- 15岁以上民间常住人口不包括武装劳动力及监管人口。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台湾的人口统计有两套系统,一为行政院主计总处所举办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优点是数据权威,缺点是无时效性、费用高昂;二是内政部户政司每月发布的户籍登记人口,由于户籍登记系统已经全部电脑化,数据即时取得方便,问题是现代工商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并非所有户籍人口都住在户籍地,因此与实际人口可能存在差异。
关于每月最新户籍人口资料,可参阅内政部户政司人口统计资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Chome人口统计电子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居住或预期居住于台湾超过六个月的所有常住人口,包含外国人;离境超过六个月以上者不查。而根据《户籍法》,只有具有中华民国国籍者才需要进行户籍登记;出境超过二年而无再入境纪录者,应由户政单位注销户籍。户籍异动依法应在三个月内办理变更登记,但实际上为了尊重人民居住迁徙自由没有强制执行,因此导致人籍不一的现象。
常住人口 23,052,041人 | |||||||||||||||||||||||||||||||||||||||||||
常住国外 596,242人 | 居住国内 4,240,712人 | 常住且设籍 18,217,227人 | 常住未设籍
4,834,814人 | ||||||||||||||||||||||||||||||||||||||||
设籍未常住 4,836,954人 | 设籍且常住 18,217,227人 | 本国籍 4,274,257人 | 外国籍 560,557人 | ||||||||||||||||||||||||||||||||||||||||
户籍人口 23,054,181人 | |||||||||||||||||||||||||||||||||||||||||||
- 【常住未设籍】者,其设籍地可能为同县市不同地点或其他县市。
- 【设籍未常住】者,其常住地可能为同县市不同地点、其他县市或国外。
【常住未设籍】即人在籍不在者,一般指外来工作求学人口,俗称流动人口;【设籍未常住】即籍在人不在者,一般为因就业、就学、服役未实际居住于户籍地,或为城市医疗教育或社会福利等其他因素迁籍而未实际居住者。理想情况下,若国境内为完美的封闭系统,则本国外地来本地就业就学人口等于国内本地到外地就业就学一时不在人口。人口普查和户籍登记结果显示,在2010年12月26日时间点:1,822万台湾人住在户籍地、427万台湾人住在台湾某处但不在户籍地、56万外国人住在台湾、60万台湾人常住国外(二年内至少回台一次)。台湾【常住未设籍】人口最多的县市是台北县(73万人),其次为台北市(53万人)和桃园县(52万人);【设籍未常住】人口最多的县市是台北县(57万人),其次为台北市(49万人)和高雄市(38万人)。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较上,常住多于户籍人口最多的县市为桃园县(常住219万户籍200万,常多户19万人),其次为台北县(常住405万户籍390万,多16万人)和台中市(常住115万户籍108万,多7万人),常住少于户籍人口最多的县市为云林县(常住62万户籍72万,常少户10万人),其次为彰化县(常住123万户籍131万,少8万人)和屏东县(常住80万户籍87万,少7万人)。
Remove ads
金马地区调查结果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