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
Remove ads

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11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事实速览 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长度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2011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11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W字母作结。

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气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PAGASA)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此外,由于中港澳采用同一翻译名,而台湾之翻译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风暴可能会有2个不同的中文名字,及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国际名字及菲律宾名字)。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在本条目中,“热带气旋”章节列出所有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章节则列出没有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气压,但不包括热带扰动)。本文中或许涉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热带扰动发出的编号(9xW)及评级,自2011年6月1日起,以往的评级POOR、FAIR及GOOD会改为LOW、MEDIUM及HIGH,因此6月1日之前的热带扰动采用前者,之后则采用后者。

Remove ads

台风季预测

更多信息 各地气象部门, 研究机构/学院 ...
Remove ads

香港天文台台长李本滢在2011年1月15日的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拉尼娜现象会在第一季持续,可能令今年吹向香港的热带气旋数目,增至6个以上,强度亦会增加,但详细情况要等3月份,搜集进一步资料才能确定。”

天文台台长李本滢表示,如拉尼娜现象影响持续,预计香港最快在5月受热带气旋吹袭。李本滢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袭港的热带气旋强度可能增加,但他们暂未能预测热带气旋的数目,要待完成收集数据,才能作出预测。他指出,热带气旋接近香港时,路径转变可以很大,所以预测时有一定挑战。因此有讨论区根据数学推算认为,本年将悬挂自1999年来的首个十号飓风信号[8][9][10]

其后,天文台于2011年3月23日发布全年展望时提及本年将有6-9个热带风旋进入香港500公里内,不过随后更改至5-7个[3]

 菲律宾当地气象部门预计,在2011年的台风季,将有21个较强的风暴进入其警告范围,远超上年度的十一个[2]。一名当地天气主任解释是因为拉尼娜现象导致台风数目增加。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本年度第一个风暴艾利于5月7日被命名,以下描述各风暴的简介。

热带风暴艾利(Aere)

PAGASA:Beb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5月5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一个低压区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TCFA。

5月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并编号为03W,其后菲律宾当地的气象部门命名此风暴为Bebeng。同日,日本气象厅开始发出Gale Warning;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5月7日下午3时获日本气象厅命名为艾利并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4时香港天文台亦将其升格。此外,5月7日其路径比各气象部门预期偏西,风暴亦同时正在增强。

5月8日早上,此风暴已达到风速每小时85公里,并且正在接近沿岸,但同时风暴移动速度缓慢。接近中午时份,此风暴登陆菲律宾东北部,极快出海。下午行有效重整,强度稍微减弱后回稳。同日中央气象局表示,艾利可能自台湾东部掠过,但需等待其通过吕宋岛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

5月9日5时30分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5月10日由于中央气象局预测台风未来路径将偏向东方,影响台湾机率小,中央气象局于17时30分解除台风警报。同日,艾利开始移动时速加快。

5月12日中午过后(UTC+9)艾利转化为温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于当日为艾利发出最后警告。

Remove ads

台风桑达(Songda)

PAGASA:Ched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5月1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生成警告。

5月20日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及给予编号04W,数小时后日本气象厅亦发出烈风警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曾将其升格至热带风暴但其后又降回热带低气压,并又于稍后再次升格为热带风暴。

5月22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命名为桑达并升格为热带风暴,风暴则继续向西移动。台湾中央气象局亦升格之为轻度台风;同日晚上,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5月24日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1级台风。5月25日上午八时再获该中心升格为3级台风,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升格为中度台风。同日下午四时,香港天文台升格之为强台风。

随后桑达威力继续增强,5月26日上午八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升格之为强烈台风,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升格之为超级台风,为今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一个五级台风。

桑达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抵日本南部海域,强度有所减弱。5月28日2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

5月29日0时该局再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同日下午12时30分,桑达在日本和歌山县田边市登陆,同日下午2时,桑达转化为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降格之为低压区。

Remove ads

热带风暴莎莉嘉(Sarika)

PAGASA:Dodo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早于6月2日,一个热带扰动生成。其后该热带扰动于菲律宾渐向西北移动。

于6月9日早上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生成警报并评级之为“高”;同日上午11时左右,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10日2时,中央气象局已将莎莉嘉升格为轻度台风,亦于同日早上升格之为热带风暴并给出近中心最低气压1000hPa。香港天文台于同日上午11时给出中心最低气压为995 hPa,同日下午2时(14时)中央气象局给出莎莉嘉中心最低气压998hPa,同时日本气象厅将最高风速上调至40 knots(75 km/h)。

6月11日2时,莎莉嘉在卫星云图上看似解体、消散,但是台风中心还保有瞬间之最大阵风 25 公尺/秒(90 km/h),为轻度台风。但同日5时登陆广东时,结构遭破坏,中央气象局于同日8时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6月12日,莎莉嘉已经转为锋面带并完全消散。

Remove ads

热带风暴海马(Haima)

PAGASA:Egay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2011年6月17日上午5时升格此热带扰动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6W。6月18日下午2时,中央气象局测出其中心最低气压为1004百帕。同日晚上10时,香港天文台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1],及测出中心最低气压为1002百帕。

6月1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曾一度升格热带风暴,但于同日稍后时间降格为热带低气压。6月20日,此风暴渐接近香港,香港天文台发出该年第二个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2];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曾一度升格热带风暴但六小时后又降格。

6月21日下午三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马。同日下午,中央气象局亦升格为轻度台风,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亦升格为热带风暴。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报告测得最低气压为994 hPa。

6月22日上午10时,香港天文台升格为热带风暴。至13时,香港天文台测得每小时风速75公里,及最低气压985 hPa。同日晚上,香港天文台已经测得最高风速85公里每小时,但连续数小时均停留不动。

6月23日上午,海马于广东西部登陆。同日晚上8时,中央气象局测出海马台风中心最低气压已减弱为990百帕,但它仍然是轻度台风

同日上午10时10分,海马于阳西与电白一带登陆[13]。两小时后再次出海[14],同日下午4时50分再于吴川市登陆[15]

6月24日上午,中央气象局预测,48小时内海马会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但它仍然是轻度台风。同日6下半天中心离开海南岛、雷州半岛一带,朝越南前进,6/24上午中心尚在北部湾,预计明天凌晨就会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同日14时,中央气象局测出海马的中心最低气压已减弱为992百帕,但它仍然是轻度台风。同日傍晚,中央气象局测出海马的中心最低气压再度增强为988百帕

6月25日2时海马于越南登陆,它仍然是轻度台风。 海马于6月25日8时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中心最低气压992百帕。同日傍晚,海马已减弱为低压区。

Remove ads

强烈热带风暴米雷(Meari)

PAGASA:Falco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6月21日14时中央气象局发布的天气图已将07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测出中心最低气压为1002百帕。6月22日下午,中央气象局、日本气象厅升格为轻台、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米雷。

6月22日,中央气象局于14时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6月23日当地报导,最快于6/23晚间发出海上台风警报,不排除增强为中度台风并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同日23时30分,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6月23日20时中央气象局测出米雷的中心最低气压为993百帕

6月24日17时30分中央气象局测出米雷的中心最低气压增强为985百帕。由于米雷有庞大的环流,6月24日中午开始台湾北部已经出现阵雨或豪雨。18时正,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并报告测得最低气压980百帕

6月25日米雷的中心最低气压又增强为970百帕。(中央气象局则公布982百帕)

6月26日8时,根据中央气象局的报告米雷中心最低气压减弱为985百帕,但它仍然是轻度台风。同日下午14时米雷登陆青岛(中国中央气象台认定21时10分登陆荣成成山),根据中央气象局的报告米雷中心最低气压仍然为985百帕,故它仍然是轻度台风。同日15时米雷进入黄海,朝著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前进,中央气象局预测6月27日清晨米雷将会登陆朝鲜

6月27日8时米雷还没登陆朝鲜,从卫星云图米雷看似已经消散,但米雷还是保有20m/s的风速,仍为轻度台风。同时,日本气象厅测出米雷的中心最低气压已减弱为990百帕。根据中央气象局报告指出米雷仍为轻度台风。同日9时米雷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南道文德郡登陆,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报告认为米雷已经转化为一股温带气旋

台风马鞍(Ma-on)

PAGASA:In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10日,一个低压区被升格为热带扰动,并获给予编号90W。7月1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编号08W,14时中央气象局测出该低气压的中心最低气压为1008百帕

7月12日15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马鞍,并给予国际编号1106。香港天文台暂时未对此台风作出任何评级。

7月13日5时,香港天文台在天气图上评级为强烈热带风暴。2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香港天文台皆升格为台风;7月15日8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

7月16日,马鞍以及于7月14日生成的热带风暴蝎虎互旋,产生藤原效应,蝎虎的云带及系统渐渐被马鞍吸收。同日下午,蝎虎被完全吞噬及吸收,成为马鞍的一部份;吸收蝎虎后,马鞍亦曾出现双眼壁。同日下午16时15分香港天文台把马鞍升格为超强台风。20时,中央气象局将马鞍升格为强烈台风。

7月17日8时后,台风开始逐渐减弱,同日16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7月18日2时,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预测马鞍会登陆日本奈良地区。

7月20日马鞍台风逐渐转向,23时30分,马鞍中心最低气压减弱为970百帕,并于德岛县南部登陆。同日8时50分,马鞍中心最低气压减弱为980百帕,并于潮岬登陆。下午,中央气象局将马鞍降格为轻度台风

7月22日8时,JTWC为马鞍台风发出最后报告。7月23日8时,中央气象局为马鞍台风发出最后报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为一亚热带气旋

7月26日该低气压日本气象厅将降格为温带气旋,但未附带锋面

8月1日马鞍转化为温带气旋,低压中心已消失。

Remove ads

热带风暴蝎虎(Tokage)

PAGASA:Hann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陶卡基”是由日本所提供的名称,指的是现代的88星座之一的蝎虎座(Tokage)。因生成后迅速被台风马鞍所吸收及影响路径,所以没有对任何陆地地区造成影响及破坏。

此热带气旋早于7月11日已被编号为一个热带扰动(92W),其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多次给出“低”评价。

7月14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一个热带低气压(报告气压为1006),中央气象局亦发出天气概况(报告气压为1002)。同日下午1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出“高”评价,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15日中午,日本气象厅、中央气象局提升为热带风暴及轻度台风,香港天文台则升格为热带低气压,日本气象厅命名之为蝎虎。同日下午1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一个热带低气压,并编号为09W,在报告中指出不久会被另一个台风——马鞍所吸收;晚上20时,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而该局发布的最新天气图上将热带风暴蝎虎(Tokage)标示为热带风暴蝎虎(Tokage),报告气压为998百帕。

7月16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停编;稍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发出最后警告(Final Warning)。热带风暴蝎虎是因受台风马鞍影响才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预计再24小时内该热带低气压将会被马鞍所吸收。7月16日,上午8时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最新天气图上将热带风暴蝎虎(Tokage)标示为TD,报告气压为1002百帕,表示中央气象局并未将其降格为普通的低压区。该天气图表示:蝎虎(Tokage)正以20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移动。同日14时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最新天气图上热带风暴蝎虎(Tokage)已经被台风马鞍完全吸收。

Remove ads

强烈热带风暴洛坦(Nock-ten)

PAGASA: Juan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20日一个热带扰动菲律宾以东太平洋海域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编号93W。

7月22日中央气象局没有标示中心气压,只标示“L”。

7月24日该热带扰动形成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及同时给予编号10W,但中央气象局日本气象厅均未将它升格,只报告中心气压为1006百帕。香港天文台则在天气报告中表示一个热带低气压正在形成当中。

7月25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发出烈风警报(Gale Warning)。稍后,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给予命名Juaning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中央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均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7月26日8时,中央气象局将此热带风暴升格为轻度台风;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给予命名并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日12时,香港天文台将洛坦升格为热带风暴。

7月27日上午此风暴出现风眼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9时30分香港天文台亦跟随升格。早上10时,此风暴登陆菲律宾奥罗拉省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上午11时升格为一级台风,但登陆菲律宾后已降格为一热带风暴。同日14时中央气象局测出洛坦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

7月28日2时45分,由于登陆菲律宾关系日本气象厅测出洛坦中心最低气压减弱为992百帕,还会再次增强,日本气象厅也测出洛坦移动时速为30 km/hr,而中央气象局测出时速为35 km/hr。

7月29日12时,日本气象厅测出洛坦中心最低气压维持于990百帕左右。香港天文台测出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90公里。下午17时40分,洛坦登陆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16],并继续横过海南岛北部,移入北部湾。登陆前,中心气压稍为增强为985百帕。登陆以后,中心气压维持于985百帕,时速20公里,西北向。

7月30日凌晨3时,最低气压维持于985百帕左右。香港天文台宣告洛坦减弱为热带风暴[17]。正午12时,洛坦集结于越南河内东南约260公里,北纬19.5度,东经107.3度附近。其移动时速为18公里,西向,继续移向越南北部。[17]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警报。

台风梅花(Muifa)

PAGASA: Kabaya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24日,一个热带扰动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给予Low及Medium评价。至7月25日,升至High评价,同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26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给予编号11W,中央气象局亦有跟随升格;同日早上,日本气象厅发出烈风警报。

7月27日,香港天文台将此风暴评级为热带低气压。

7月28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日14时,日本气象厅亦升格,并名之为梅花;20时,香港天文台亦升格之。

7月29日7时40分,日本气象厅测出梅花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

7月30日4时,日本气象厅测出梅花中心最低气压增强为980百帕。14时,中央气象局升格为中度台风,中心气压增强为970百帕,55分日本气象厅跟进。 8时到20时12个小时间,梅花平均风速由110km/h增强到215km/h,从热带风暴跨越到四级台风,增长速度几乎超过1983年的台风佛瑞特

7月31日8时,梅花增强到五级台风的260km/h,几乎平了台风佛瑞特的增强速度纪录。14时,梅花稍为减弱,回到4级台风的分级,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测出平均风速为125kts。

8月9日,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逐渐消散。

强烈热带风暴苗柏(Merbok)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2日于东经162度,北纬23度一个热带扰动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级为Medium。

8月3日早上,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同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苗柏,同时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苗柏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发出第一次报告。晚上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苗柏升格为热带风暴。

8月5日,此风暴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

8月10日,此风暴己转化为温带气旋

超强台风南玛都(Nanmadol)

PAGASA:Min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2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此热带扰动评级为“高”,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8月22日上午,台湾中央气象局将一位于菲律宾东南方热带扰动96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在最新天气图上标示TD。

8月23日上午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4W;同日上午八时,香港天文台将14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五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14W升格为热带风暴,于预报中指出其会持续增强。21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111及命名南玛都

8月24日14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8月25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香港天文台亦于数小时后作出升格。

由于此台风8月24日至25日往西行进,故没有和强烈热带风暴塔拉斯产生明显的藤原效应

8月26日2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8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14时,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超级台风。

8月27日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14时,中央气象局降格为中度台风

8月28日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8月29日4时20分,中央气象局宣布其登陆台湾台东县大武乡;同日上午8时,降格为轻度台风

8月31日8时,南玛都登陆福建省并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中央气象局随即于同日8时30分解除海上陆上台风警报。南玛都同日黄昏在福建内陆消散。

强烈热带风暴塔拉斯(Talas)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23日14时中央气象局将此热带气旋标示为TD,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为MEDIUM。同日晚上23时(UTC+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为High,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8月25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命名塔拉斯及编号1112。直至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尚未承认此为一热带风暴,所以并未给予编号。1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5W。

由于台风南玛都偏西北前进,因此没有与塔拉斯发生藤原效应

8月26日,此热带风暴减速,并没有明显的加强,直至8月29日。

9月1日早上8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台风。

9月2日,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气象厅分别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9月4日,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气象厅早上分别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早上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发出最后报告。

9月5日,塔拉斯已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其后,于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日本气象厅把塔拉斯的风速下调为50节,气压上调至970hPa,并且认为其没有达到台风的等级。[18]而在香港天文台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香港天文台把塔拉斯的风速下调为110km/h,并且认为其没有达到台风的等级。[19]

热带风暴奥鹿(Noru)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此热带扰动评级为MEDIUM。同日10时(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级为HIGH,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22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9月3日9时(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6W。同日15时(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

9月4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113及命名奥鹿

9月6日,奥鹿已转化为温带气旋。

热带风暴玫瑰(Kulap)

PAGASA:Nonoy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玫瑰(英语:Tropical Storm Kulap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7W,国际编号:1114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onoy)为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玫瑰”一名乃由泰国提供,是玫瑰花的意思。[20]

9月7日日本气象厅将此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114及命名玫瑰。同日19时,香港天文台升格为热带风暴。

9月8日此热带风暴与热带扰动91W、92W发生轻微的藤原效应

9月9日早上八时香港天文台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10日8时35分,日本气象厅发出最后报告。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洛克(Roke)

PAGASA:Onyok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此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同日晚上20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级为HIGH,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9月1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此热带扰动给予编号18W。

9月13日此热带扰动与另一热带扰动(93W)出现藤原效应,路径折返往东移。21时,日本气象厅此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命名洛克及编号1115。

香港天文台于同日把此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9月15日,香港天文台把此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风暴。

9月16日,热带风暴洛克开始往南行走,速度仍几近于滞留。

9月17日,香港天文台于天气图上将此热带气旋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日20时45分,日本气象厅此热带气旋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9月19日晚上,香港天文台将此热带气旋升格为台风

9月20日晚上,香港天文台将此热带气旋升格为强台风

9月22日,洛克已转化为温带气旋。

台风桑卡(Sonc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13日此热带气旋被编号为93W,并与台风洛克产生藤原效应

9月15日日本气象厅此热带气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命名桑卡及编号1116。

9月17日日本气象厅此热带气旋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9月18日日本气象厅此热带气旋升格为台风。

9月20日,桑卡已转化为温带气旋。

台风纳沙(Nesat)

PAGASA:Ped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23日,日本气象厅把位于菲律宾以东水域的热带扰动98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2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编号为20W。

9月24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将此风暴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时命名为纳沙。同日下午5时,此热带风暴进入菲律宾气象管辖范围,命名为Pedring

9月25日上午8时,香港天文台将纳沙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9月26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

9月30日晚上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报告。

10月1日3时,日本气象厅发出最后报告。

热带风暴海棠(Hait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24日15时(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21W和发出第一次报告。

9月25日10时(UTC+9),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棠。

9月27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报告。同日16时(UTC+9),日本气象厅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尼格 (Nalgae)

PAGASA:Quiel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26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

9月27日1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并发出第一次警报。

9月28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命名尼格及编号1119。

9月29日11时,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负责范围,获菲律宾命名为Quiel,稍晚,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

10月1日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超级台风。随后,尼格登陆菲律宾,当晚进入南海并减速移动。

10月2日,尼格向西北西移动并迅速减弱。

10月3日8时开始,尼格持续向西移动。

10月4日,尼格开始改向西北西移动并登陆海南。

10月5日凌晨2时,尼格位于岘港以北约300公里,转向至西南西方向移向北部湾。并于早上在北部湾减弱为低压区,其残馀雨带移入越南中部。

热带风暴榕树(Banyan)

PAGASA: Ramo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0月8日,此热带扰动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为92W。

10月9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命名为Ramon。

10月10日,此热带扰动向南移至7.3N、132.1E附近,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为23W,并发出第一次报告。同日17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为4个省发出一级风暴信号。

10月11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命名榕树与国际编号1120

10月12日20时,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10月15日8时,日本气象厅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分别发出最后报告;14时,香港天文台中央气象局降格为低压区。

强烈热带风暴天鹰(Washi)

PAGASA:Sendo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2月1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位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扰动评为“低”。

12月13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给予评价“高”评价,同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编号为27W。并预测将有75海里的强度。

12月1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热带低气压升格为热带风暴,强度为35海里。

12月15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1121与命名天鹰。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曾在第八报将天鹰降格,但在第九报重新升格。香港天文台也在本日将天鹰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再升格为热带风暴

12月17日,天鹰登陆菲律宾棉兰老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预测天鹰在南海的强度被降为60海里。

12月19日,香港天文台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日本气象厅分别将天鹰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香港天文台再降格天鹰为低压区。 12月20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日本气象厅降格天鹰为低压区。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性低气压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气压 01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3月29日,一个广阔云带在南海西南部已经形成和扩大范围,而其中的气压比较低,很快已经转为一低压区;3月31日,此低压区已被视为热带扰动96W。

4月1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已经为96W正式为其列为一热带气旋,当时这个热带低气压已经位于南沙群岛,即越南胡志明市东南偏东约595公里的南海海面。

4月2日,96W也为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列为热带低气压01W,但JTWC当局预测01W会因南海西南部水温低和南海中部的强烈垂直风切变而会很快在海上消散。此外,4月2日后期本风暴已经开始减弱,附近气压亦渐渐回升。

4月4日早上,01W几乎在原地打了一圈后在南海南部海面徘徊,JTWC于4月4日为01W发出最后警告。

热带低气压 02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PAGASA:Amang

早于3月29日,一个低压区于菲律宾以东海域形成。

3月31日,这个低压区被视为一个热带扰动,编号95W,虽然95W的雨带一直在扩大,但中心对流仍然未见明显,所以JTWC一直未为95W升格。

4月3日下午2时 日本气象厅95W正式为其列为一热带气旋。4月3日后期,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此风暴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给予名字Amang。

4月4日后期,此风暴已离开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监测范围。

4月5日早上,此风暴获给予02W编号。

由于02W一直是向东移动,而其中心对流也因为中太平洋一带冷锋的冷空气入侵而开始令02W的热带气旋特质失去,反而开始出现了东太平洋的亚热带气旋特性,所以JTWC已经于4月6日为02W发出最后警告。

4月6日该热带气旋消失于太平洋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5月29日,一个热带扰动生成,并获编号为90W,随后并渐渐增强并向北移动。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分别于5月30日及31日给予Poor及Fair评级,及风速15 knot。

6月1日,JTWC继续将之评级为Low(Poor)。

6月2日,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6月14日18时(UTC)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同时评为MEDIUM。

初时此热带低气压向西北移动,大致移向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一带,但由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受华中一带的低压槽影响而东退,令此热带低气压后期转为北行。

6月16日早上于广东省深圳市至汕尾市之间一带沿海登陆,为广东省东部和中部一带沿海带来强风和暴雨。

热带低气压

PAGASA: Go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此热带气旋早于6月30日已被编号为一个热带扰动(94W),其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多次反复地给出LOW及MEDIUM评价。

7月9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一个热带低气压中央气象局亦发出“热带性低气压特报”,并测出中心最低气压1000百帕。同日PAGASA亦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7月10日14时,该低气压中心碰触台湾东北角,并稍微登陆,中央气象局在下一次发布(20时)时将其降格回热带扰动

7月10日晚上该热带低气压福建省平潭县掠过,进入南海东北部。中央气象台表示,估计在之后的一星期内,其残馀雨带都会一直为华南沿岸和南海北部带来暴雨[21]

7月11日它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南移动。同日14时中央气象局测出该低气压中心最低气压增强为998百帕。

7月12日2时,该低气压朝中国内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移动,且中央气象局测出该低气压中心最低气压减弱为1000百帕。同日8时中央气象局测出该低气压移动速度减慢为每小时10公里,朝西方移动。

7月13日2时,中央气象局已经不对该低气压做出更新,表示已被降格为普通的低压区。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此低气压于7月16日上午8时位于北部湾时获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但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尚未承认此为一热带扰动,因此没有编号;其后在下午2时即降格,维持短暂6小时后即消失。

香港天文台没有更新此低气压的资讯。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16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此个位于陆地上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下午2时,气压降至998 hPa。

7月17日,该热带低气压被日本气象厅降格为一低气压。

香港天文台只把该热带低气压看成一低压槽并没有加以理会,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未承认此为一热带扰动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PAGASA: Lando

日本气象厅于7月31日升格一个位于菲律宾以西,编号为97W的热带扰动为一个热带低气压。同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Medium评级。由于附近存在另一热带气旋—台风梅花,此热带气旋的路径仍未确认,并移动缓慢。

8月1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97W由Medium评级降格为Low评级。

8月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对97W的评级。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3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位于北纬29度,东经145度附近,日本东京以南的低气压热带低气压,同时亦都发出烈风警报(Gale Warning)。 日本在8/3对于此热带性低气压发布了同等于热带风暴的更新,报告中心风速15m/s,中央气象局则在同日22:30的天气概况中指出有发展为轻台的趋势。但直至8/4都未增强为热带风暴,JMA于同日停止对于此热带低气压的更新。几日后将登陆日本或在日本近海消散。

8月4日,此热带低气压消散。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日本气象厅于8月8日下午2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发出一般警告(Warning)。

热带低气压 13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日本气象厅于8月8日晚上8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发出一般警告(Warning)。

8月9日上午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评级为High。

8月10日,日本气象厅发出烈风警告(Gale Warning),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12日,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分别发出最后报告,而中央气象局没有降格。

8月13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一热带扰动评级为Low,在报告中指出是13W的残馀,在8月14日己取消评级。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中央气象局于8月21日将热带扰动95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在最新天气图上标示TD,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晚上22时(UTC+8)将此热带扰动评级为MEDIUM。

8月23日8时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普通的低压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LOW,并逐渐消散;14时,中央气象局报告其已完全消散。

8月2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维持评级为LOW。8月25日0时(UTC+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评级,但日本气象局仍未降格。

8月25日,台湾中央气象局又将此一云系确认再度增强为热带性低气压,并发布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8月26日,下午2点台湾中央气象局将此一热带性低气压降级为低气压,并解除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气压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0月11日,日本气象厅将此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0月13日,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热带低气压 24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1月7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此位于海南以北的热带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同日下午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日本气象厅只将之当作一个低压区,并没有发出任何警告;而中央气象局发布的天气图也只标示L,行进方向也完全不同。

11月8日1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报告。

热带低气压 25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2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热带扰动93W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同日下午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25W。

12月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报告。

热带低气压 26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2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位于南海的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性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评价HIGH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12月11日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发出最后报告,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维持HIGH。同日下午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评价降到LOW。

菲律宾NDRRMC(国家减少灾害风险和管理委员会)报导,有4人死于暴雨下。[22]

12月1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给予评价HIGH评价,同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2月1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报告。

热带气旋时间表

本年度的台风季第一个风暴为于4月1日生成热带低气压01W,其后数天后亦生成了另一热带低气压;自5月开始,有被命名的热带风暴生成,五月下旬更有超强台风出现。以下时间线列出本年度的台风生成及消散时间,而各风暴的详情可参见上面的章节。

热带风暴天鹰 (2011年)热带风暴榕树 (2011年)台风尼格 (2011年)热带风暴海棠 (2011年)台风纳沙 (2011年)台风桑卡 (2011年)台风洛克 (2011年)热带风暴玫瑰 (2011年)热带风暴奥鹿 (2011年)台风南玛都 (2011年)热带风暴塔拉斯 (2011年)强烈热带风暴苗柏 (2011年)台风梅花 (2011年)强烈热带风暴洛坦 (2011年)热带风暴蝎虎 (2011年)台风马鞍 (2011年)强烈热带风暴米雷 (2011年)热带风暴海马 (2011年)热带风暴莎莉嘉 (2011年)台风桑达 (2011年)热带风暴艾利 (2011年)

热带气旋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了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字。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11年使用的名字清单中,有3个名字被替换,新名字“艾莎尼”、“蔷琵”及“烟花”,分别取代了“莫拉克”、“凯萨娜”及“芭玛”。2010年使用过的与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2011年的风暴名称可能会与2004年或2005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

更多信息 提供国家/地区, 名称 ...

菲律宾热带气旋命名法

Thumb
当热带气旋在蓝色框内,便会给名字。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语: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24]。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

  • Amang
  • Bebeng 1101
  • Chedeng 1102
  • Dodong 1103
  • Egay 1104
  • Falcon 1105
  • Goring
  • Hanna 1107
  • Ineng 1106
  • Juaning 1108
  • Kabayan 1109
  • Lando
  • Mina 1111
  • Nonoy 1114
  • Onyok 1115
  • Pedring 1117
  • Quiel 1119
  • Ramon 1120
  • Sendong 1121
  • Tisoy(未用)
  • Ursula(未用)
  • Viring(未用)
  • Weng(未用)
  • Yoyoy(未用)
  • Zigzag(未用)
  • Abe(未用)
  • Berto(未用)
  • Charo(未用)
  • Dado(未用)
  • Estoy(未用)
  • Felion(未用)
  • Gening(未用)
  • Herman(未用)
  • Irma(未用)
  • Jaime(未用)

由于Bebeng对菲律宾做成严重伤亡,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5月16日宣布将其从名单中除名[25]

台风季影响

此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11年西太平洋曾经活跃的热带气旋。包括该热带气旋的强度,持续时间,名称,登陆地点,死亡和破坏。所有破坏都以美元作为单位。

ACE的计算公式:,单位为[26]

(括号内的气旋名称为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所使用之当地命名)

更多信息 风暴名称, 持续日期 ...

脚注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