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芬兰议会选举
第36屆芬蘭國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1年芬兰议会选举在2011年4月17日举行。提前投票在芬兰国内于4月6日至12日举行,在国外于4月6日至9日举行,提前投票的投票率约31.2%。[1][2]
因为芬兰能影响欧盟透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援助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政府垮台影响的葡萄牙的决策,让本次选举倍受瞩目。传统三大党(民族联合党、中间党、芬兰社会民主党)在民调中的胶著和正统芬兰人党(或译为真芬兰人党,下称真芬党)的惊人崛起也炒热了选前的气氛。[3]
民粹主义的正统芬兰人党在本次选举中崛起,与三大党进行肉搏战,而其他芬兰本土的议会政党则失去民意支持。民族联合党首度成为国会第一大党。[4] 本届投票率从前次的67.9%增长至70.5%,而贪污丑闻也造就了本次的反现任投票。以中间党为首,包含民族联合党、绿色联盟、芬兰瑞典族人民党的执政联盟以两席差距失去多数地位,中间党籍总理玛丽·基维涅米表示该党将担任反对党。
现任总理、民族联合党党魁于尔基·卡泰宁筹组新内阁。在筹组会谈中,正统芬兰人党表示若政府接受援助葡萄牙,将退出执政联盟。卡泰宁持续与社民党、左翼联盟、绿色联盟、芬兰基督教民主党、芬兰瑞典族人民党谈判。但在6月1日,社民党与左翼联盟因经济政策上的分歧退出会谈,导致协商陷入胶著。卡泰宁确认将出任总理一职后重启协商,但在当时还无法确认执政联盟成员。由于绿色联盟反对与民联党、中间党、基民党共组政府,卡泰宁为了避免出现少数政府[5],在6月10日宣布将重回原来的六党协商,表示“这是唯一可能的联盟”。[6] 6月17日,六党同意组成执政联盟。民联党、社民党各取得六席部长职位,左盟、绿盟、和瑞典族人民党各有两席部长,基民党则获一席。六党在6月17至20日宣布部长人选。6月22日,卡泰宁当选总理。[7]
Remove ads
背景
2010年6月,当时的芬兰总理马蒂·万哈宁表示他将辞去总理与中间党党魁。6月11日至13日的中间党党大会,公共行政与地方政府部长玛丽·基维涅米当选新任党魁。万哈宁数日后辞去总理,基维涅米继任,成为芬兰第二位女总理。[8]
当时执政内阁考虑提出新宪法,内容包括第三款第一段的的争议句:“芬兰是欧盟成员”。据推测,现任政府可能在大选前完成新宪法,但为了通过修改宪法,将需要下一届议会的支持。[9]
200席国会议员透过比例制的汉狄法选出。政党间可组成选举联盟,但因议会政党正准备提出不包含选举联盟的选举改革,因此在这次选举中主要政党未合组联盟。[10][11][12]
芬兰全国分为15个选区(奥兰群岛是唯一一个单一席次选区,同时也有独立的政党系统)。
在经历2008年地方选举问题缠身的电子投票后[13],司法部在2010年1月宣布本次选举将不使用电子投票,但将监控国际地区发展线上投票。[14]
Remove ads
这次是2009年5月生效的候选人选举资金法[15]以及2010年政党法修正案以来的首次选举。这两项法律授权揭露竞选资金和费用的来源。每位候选人与政党必须公开资金来源。候选人必须提交公开报告给国家审计处,列出所有用在竞选上超过价值1,500欧元的捐献来源。资金包括候选人个人的资产、竞选的借贷、来自个人或团体的捐献。候选人禁止皆收超过价值1,500欧元的匿名捐献。[16]
卸任议员
前总理马蒂·万哈宁担任芬兰家庭企业协会(Finnish Family Firms Association)执行长,不参与本次选举。[17]
尽管民联党籍议长绍利·尼尼斯托在2007年选举创下最高票数,但决定不投入本届选举。他将代表民族联合党参选2012年总统大选。[18]
共有38名议员不参选争取连任。
竞选政党
芬兰共有17组已登记政党(政党必须得到超过5,000名选民连署,才可获得司法部认可成为登记政党)。[19] 当时共有8组议会政党:中间党、民族联合党、芬兰社会民主党、左翼联盟、绿色联盟、芬兰瑞典族人民党、芬兰基督教民主党和正统芬兰人党。奥兰群岛议员在议会加入瑞典族人民党党团。[20]
有9组政党没有议会席次:芬兰共产党、芬兰老年公民党(Senior Citizens' Party of Finland)、共产主义工人党-争取和平与社会主义、芬兰工人党、独立党(Independence Party)、为了穷人(For the Poor)、海盗党(Pirate Party)、变革2011(Change 2011)、自由党(Freedom Party)。[21]
Remove ads
中间党、民联党、社民党和绿盟分别在2010年五、六月举行党大会,选出选举领袖与批准竞选宣言。左盟党魁在2009年因欧洲议会选举失利辞职,同年举行党大会选出新任党魁帕沃·阿尔欣迈基。[22]
玛丽·基维涅米在6月12日当选中间党党魁。中间党在北芬兰支持度远高于其他地区:2007年该党在奥卢、拉普兰两选区得票率高达43%,相较之下全国得票率为23.1%[23]。2003年该党在两选区的支持度更高。[24] 做为党职顶点的党魁由南芬兰人出任,让许多北部支持者感到不满;一位地方政党干部警告许多北部中间党支持者可能转向支持真芬党。[25]
Remove ads
竞选活动
中央党议会党团主席蒂莫·卡利(Timo Kalli)爆发竞选资金丑闻,他在2009年5月承认未公布2007年的匿名选举资金。 这被认为是促进反现任风潮的事件之一。在媒体调查下,未揭露资金捐献人是许多议员的共同手法,且不会遭到芬兰法律处分。媒体的调查集中在一组由企业家组成的团体,曾资助许多高知名度执政/反对党政治人物。进一步调查显示,许多接受该团体捐献的政治人物没有登记款项或是纪载明确金额。调查显示,当时的总理马蒂·万哈宁也是集团资助的受益者。尽管集团中其中一人希望能建造全国最大的购物商场并得到万哈宁支持,但遭到民意反对,显示他可能受到其他人士影响。[29] 这些事件被认为对真芬党有利。[3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选举中另一项重要议题,尤其在4月6日(提前投票第一天)葡萄牙向欧盟提出纾困申请之后。根据民调,将近60%芬兰民众反对芬兰参与欧盟纾困债务国家。[31] 执政联盟四党(中间党、民联党、绿盟、瑞典族人民党)支持芬兰参与欧盟纾困行动,而四组反对党(社民党、左盟、基民党、真芬党)反对。这项议题让索伊尼成为最注目的反对党领袖。[32] 索伊尼也表示,真芬党不会加入任何支持担保欧盟债务危机国家的联合政府。他表示他们的危机是欧盟失败的后果。[33] 财政部长卡泰宁表示对葡萄牙纾困“只会发生在葡萄牙议会通过比造成提前议会大选的失败方案更为严苛的紧缩手段。这项计画必须十分严格,否则就没有意义。必须比之前未通过的方案更加严格、更加全面。”[34][35] 尽管如此,民联党认为纾困案会对芬兰有利。[36] 该党与中间党支持在欧盟主导下的纾困,但真芬党、社民党反对。[37] 真芬党表示欧元区内的“挥霍者”造成芬兰纳税人不公平的负担,并指出芬兰在1990年代爆发金融危机时没有其他国家援助。[38]《赫尔辛基日报》将这事件解读为增加选举的“混乱”和复杂度。[37] 芬兰选举对于欧盟纾困案的影响,使得国际投资者担忧“非常可能新的芬兰政府和议会将不同意现任政府的承诺,即支持葡萄牙和同意永久与暂时的危机机制”[39],另外这场选举对葡萄牙纾困案是胜负各半的机会,因为纾困案需要各国一致同意。[38] 也有人质疑为何芬兰是欧元区中唯一一个需要议会批准纾困案的国家。[36][40] 若是新芬兰执政当局选择不参加纾困,将进一步引起对欧元区维持金融稳定能力的质疑。[41]

另一个重要议题是语言问题。瑞典语和俄语地位是关键议题。越来越多的民众认为应废除瑞典语的第二官方语言地位,因为只有极少部分民众使用瑞典语为第一语言,且大多数政府官员不使用瑞典语。欧洲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因政府官员的语言能力欠缺以及缺少学习机会,瑞典语作为芬兰的第二官方语言的地位长期遭到侵蚀。然而,俄语地位被认为逐渐上升,芬兰东部数个市镇开始增加俄语在地方学校中的比重。此时,约有5.42%的民众使用瑞典语为母语,1.01%的民众使用俄语,0.03%的民众使用萨米语。[42]
此外,尽管在竞选财务法有所变化,竞选活动并没有明显减少。原因之一是脸书和其他社群媒体等网路搜寻引擎的使用率增加。《赫尔辛基日报》要求所有选区的电子选举工作人员协助估计电子竞选活动。他们表示民联党是可见度最高的政党,而中间党和社民党也有高知名度的跨区宣传活动。民联党也表示支出比过去更多。[43]
Remove ads
中间党传统上是农民政党,但民调显示他们在传统票仓的支持群众转向真芬党。[44][45][46] 该党传统上分自由与保守两派,然而随著2010年领导阶层洗牌,党中央由自由派主导。[47] 中间党自2003年就一直坐拥总理宝座。民调显示基维涅米的个人支持度高于政党支持度。[48] 她坚定支持芬兰参与担保危机缠身的欧盟成员国。[49]
佩伊维·雷塞宁领导的基民党宣布他们不会支持任何计画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执政联盟。[50] 雷塞宁也表示基督教难民应纳入芬兰难民政策中,他们比起其他宗教难民更有潜力融入社会。[51]
做为高税的捍卫者,左盟党魁帕沃·阿尔欣迈基表示他们“支持收入再分配”。[54][55] 左盟反对核能[56] 且反对芬兰参与欧盟资助葡萄牙。[57]
民联党传统上是亲市场经济、亲欧盟中间偏右政党,在选后成为党史第一次的国会最大党。虽然数年来一直在民调中领先,但在真芬党崛起后开始出现衰退。尽管最初为保守主义政党,但该党附属智库分析指出2000年代起自由派逐渐取得领导地位并开始转变民联党意识形态。[58] 2010年党大会,民联党党代表投票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59] 该党支持者普遍支持市场经济、核能和芬兰进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8]
在财政部长于尔基·卡泰宁领导下,民联党强烈支持芬兰参与欧盟金援计画-他所强调的“欧洲责任”。[60] 他也邀请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观察本次选举。本·曲斯科维奇议员表示他无法预估赖因费尔特对选民的影响。[53]
关于最受欢迎总理候选人的调查显示,社民党领导人尤塔·乌尔皮莱宁没有获得所有党员的支持。[61] 乌尔皮莱宁否认有领导危机。[62]
四月初,瑞典社会民主党新领导人霍坎·于霍尔特访问芬兰表达对社民党的支持。[63] 社民党在选前一周也邀请其他外国政治家和部长参加竞选大会。社民党籍欧洲议员莉萨·亚孔萨里表示邀请其他国家的同僚是项传统。该党主要来宾是德国籍欧洲议会社会民主进步联盟(Progressive Alliance of Socialists and Democrats)马丁·舒尔茨。在此期间,该党也邀请赞同“银行和投资者需要承担责任”的瑞典社民党政治人物玛丽塔·乌尔夫斯科格。前总理帕沃·利波宁也受邀出席,他赞扬欧盟与欧洲货币联盟并表示芬兰正处于“心理与道德衰落”的阶段。[53] 爱沙尼亚社会民主党党魁斯文·米克塞尔和同党欧洲议员伊瓦里·帕达尔(Ivari Padar)也前往参与4月11日在赫尔辛基和埃斯波的竞选大会,表达对“姊妹党现场活动”的支持。米克塞尔表示“社民党目前在爱沙尼亚获得民众支持,并持续上升。现在我们希望这也能在芬兰发生”。帕达尔也表示因为芬兰和其他国家反欧盟政党的崛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向芬兰民众说明欧洲不该害怕很重要的原因。由于爱沙尼亚与芬兰是唯二参与欧元区的北欧国家,我们需要区域内的强力伙伴关系。”[64]
瑞典族人民党是瑞典语选民的主要政党。民调显示瑞语民众对他们的支持度高达75%。[65] 在斯特凡·瓦林领导下,该党坚持维护学校瑞典语义务教学。瑞典族人民党也希望保留由同党籍移民部长阿斯特丽德·托尔斯提出的移民法。[66]
真芬党曾表示芬兰不应资助金援爱尔兰与希腊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蒂莫·索伊尼质疑:“为什么他们(欧盟)看不见欧元起不了作用?”[67] 该党党纲支持将资本利得税从28%提高至30%,并提高酒税。他们也反对将芬兰的欧盟成员国身分列入宪法,且要求削减移民的社会福利。[68] 他也建议芬兰单方面退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部分国际承诺,并认为放弃欧元是可考虑的选项。但在推测可能的部长职位时,索伊尼放弃过去的立场。当记者询问是否会将真芬党的主张纳入政府筹组会谈时,他表示那只是他个人意见,不一定要纳入政府的政策纲领。他继续表示,在宪法中加入欧盟会员身分的问题将是他们在政府筹组会谈的门槛。《赫尔辛基日报》表示这些要求将证明会破坏真芬党加入执政联盟的机会。[9] 真芬党也支持继续开展社会福利。在当时面临福利遭到政府削减的情况下,该党支持福利与对欧盟紧急援助的立场被认为是支持度成长的原因之一。真芬党副主席韦萨-马蒂·萨拉卡拉(Vesa-Matti Saarakkala)表示“真芬党不会参加任何一个准备给予更多借款的执政联盟”。《华尔街日报》解读这项立场将不利欧元区安抚债券投资者。[69] 该报也表示真芬党可能威胁到葡萄牙的欧盟资金援助。[70]
当时的总理基维涅米表示她准备好与芬兰任何一个政党合作。她对媒体表示不排除与真芬党合作。[71] 真芬党与绿盟皆证实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差异太大,无法一起加入执政联盟。[72] 真芬党主要竞选议题—降低难民配额、削减国外援助和芬兰捐助欧盟—被视为是联盟会谈的阻碍。[73]

二月,芬兰企业与政策论坛邀请三大党进行辩论。民联党卡泰宁表示根据二月民调,现在有来自四大党的四位总理候选人。然而真芬党主席兼欧洲议员蒂莫·索伊尼因为之前民调结果不同而被排除在外。三党皆坚持退休年龄不得低于63岁。社民党党魁乌尔皮莱宁表示该党代表减少领退休金人士的需求,而提高退休年龄是减少退休金的手段之一。她提出过去的退休年龄法为65岁,63岁已比65岁为低。乌尔皮莱宁也补充,由于残疾退休人士的比例大,年轻人应在毕业后迅速加入劳动市场。卡泰宁和中间党党魁基维涅米表示他们会考虑提高退休年龄以延长工作生涯。基维涅米表示,“我们大企业的董事退休年龄在59至60岁”,同时,“出现应延长工作的需求”。乌尔皮莱宁也表示降低食物的增值税是错误的,但她也认为不应提高税率。[74]
3月31日,国营的芬兰广播公司在坦佩雷举办第一次电视转播的总理候选人辩论会,民调中领先的四党党魁皆出席参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辩论中成为重要议题,执政联盟领袖卡泰宁与基维涅米为芬兰参与纾困爆发债务危机的欧盟成员国政策辩护,主张若不资助,依赖出口至欧洲国家的芬兰将可能陷入另一次经济衰退。反对党领袖索伊尼与乌尔皮莱宁否认这番言论,认为这些国家应先进行自身的财务重组。乌尔皮莱宁不完全反对紧急援助这些国家,但坚持欧洲银行界应扮演更大的角色。索伊尼继续批评欧元,重申货币联盟重未进行公投—他坚持立场反对芬兰担保借贷给欧债国家,并将接下来的选举视为此项议题的公投。在其他经济议题,基维涅米持续主张街下来数年的缩减支出没有必要—遭到其他领导人的反对。乌尔皮莱宁和卡泰宁希望建少军事支出;索伊尼质疑此项主张,认为应减少援助和移民相关费用。[75]
4月6日,MTV3电视台举办一场由所有议会政党参加的辩论会。在关于芬兰参与北约2011年利比亚内战军事行动的问题中,索伊尼表示“芬兰不应卷入战争”。此言论获得左盟党魁帕沃·阿尔欣迈基的支持,但遭到其他政党反对。[76][77] 所有反对党皆批评政府的税务政策是企图建立单一税制度。[78] 关于能源政策,民联党、真芬党和社民党皆支持建造更多的核电厂已达到能源自给自足。卡泰宁表示“我们需要决定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或是自己制造”,而索伊尼指出钢铁业不能只有风力能源—其他五党领袖则持反对立场,部分领导人支持建造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基础建设。绿盟的安妮·辛内迈基表示“不是所有可再生能源都很昂贵”,而乌尔皮莱宁主张2010年夏季核准两座核电厂执照后[79],需暂停考虑任何进一步的核能计画。[77][80][81] 瑞典族人民党的斯特凡·瓦林是唯一一个政党领袖愿意强迫市镇接受被分配的难民。[61]
4月13日,MTV3举办另一场辩论,由四大党领袖参与。四党领袖重申对欧盟援助葡萄牙的立场。卡泰宁与基维涅米赞成欧盟纾困,主张为了确保欧洲经济稳定与芬兰利益,纾困是必要做法。乌尔皮莱宁与索伊尼反对,前者要求银行界与投资者担负更多责任,后者重申欧元区在葡萄牙、希腊等国家参与下可能无法正常运作。索伊尼也批评执政联盟声称若救市失败,失业率将不断上升的威胁。在其他议题上,卡泰宁如稍早主张的,希望提高退休年龄,而乌尔皮莱宁宣布社民党将不参与任何计画推行此方案的联盟。[82][83] 卡泰宁是唯一一个政党领袖支持芬兰加入北约。然而,他表示因多数芬兰人反对,未来四年没有任何加入北约的可能性。[84]
芬兰广播公司的第二次辩论会在4月14日举行,是选前最后一场辩论会,邀请全部8组议会政党参与。经济是本场辩论的主要议题。乌尔皮莱宁重申任政府准备进一步推动单一税。她也指控政府牺牲穷人为富人争取利益。卡泰宁否认这项指控,但两大主要执政党,民联党与中间党,是唯二反对增加失业人口社会救济补助的政党。[85] 总理基维涅米过去未对削减支出表达意见,但在辩论中她轻率的提出削减公共部门与国防军支出。不过,她仍主张未来数年若经济持续成长,没有必要缩减支出。[86] 缩减国防支出获得多数政党支持,但索伊尼认为国防安全不能依靠经济推测。[87] 辩论会也对2007年竞选资金丑闻进行讨论。基维涅米承认错误。索伊尼称为处理不当的腐败实例,很高兴被揭发。基维涅米谨慎的对他表示报刊也报导真芬党的事件。索伊尼回复:“报刊?你的人被审讯!”[88]
4月10日晚上,反对毛皮产业制度化的动物权利活动人士在赫尔辛基和图尔库破坏大量中间党选举看板。[89] 有著总理基维涅米肖像的海报被换成血盆大口的基维涅米照片,并写著“你希望终结笼子里的动物吗?-我也是。”基维涅米获得毛皮产业的支持。[90] 在一篇芬兰广播公司的评论中[91],中间党秘书蒂莫·拉尼宁(Timo Laaninen)谴责这项行动是“严重违反民主秩序,将面临严厉的抵制手段”,志工在4月13日恢复受破坏的告示牌。绿盟籍司法部长图伊娅·布拉克斯谴责这次故意破坏公物的活动另人担忧且违法,呼吁公民回报所有破坏行为,让政党更换看板并将罪犯绳之以法。[92] 其他政党的选举刊版也受到破坏,造成额外费用。[91] 中间党正式控告这些破坏行为。[93] 警方开始对事件展开调查。[94]
真芬党党工的部分竞选活动引起争议。多数投诉来自赫尔辛基地区。新地选区的左盟候选人尤西·萨拉莫对他们的行动表示“我参与12年政治,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过激行为。”他在万塔停放竞选拖车遭到真芬党阻挠,表示那是要保留给党魁索伊尼。真芬党候选人米卡·尼科表示摄入这次事件的人士不再从事辅选活动并向萨拉莫道歉,但他仍认为竞选拖车的停放是挑衅行为:“有人试图挑衅但我不赞成”,并补充说真芬党志工“来自各地”,不可能预先查清每个人。他更进一步表示真芬党支持者也被列为挑衅行为的目标。“一个月前我们没办口语辱骂,但现在你可听到各种言语”。"国外出生的社民党参选人兰比尔·索迪(Ranbir Sodhi)据说在万塔遭真芬党支持者辱骂“滚回自己可以当政治人物的国家”。然而一周后,他表示那些群众前来道歉。民联党议员赖亚·瓦哈萨洛(Raija Vahasalo)也抱怨真芬党在他的竞选活动中散发传单,指她支持瑞语居民分配地方学校基金。这次行动是两名无法成为议员的真芬党党员所发起。真芬党候选人佩卡·西尼萨洛(Pekka Sinisalo)表示,他没收了剩下的传单。“我不允许攻击瓦哈萨洛个人。选举热情让这些人冲昏头”。因为芬兰不常见负面竞选活动,使得这次行为引发争议。各大党秘书长聚会讨论对于剩馀竞选活动的基本规范,但真芬党奥西·桑德维克(Ossi Sandvik)无法合作。[95]
民意调查
研究机构“经济研究”(Taloustutkimus)每月在芬兰广播公司公布电话民调结果。自2007年4月,每月的样本大小在2,900–3,900,误差范围约1.8%。[96](民调不包括有独自政党系统的奥兰群岛) [97] 不过也有其他较不频繁的民意调查。
真芬党自上次大选后支持度持续上升,成为四大政党之一。根据“经济研究”报告,真芬党的支持度从2010年1月的6.4%急速成长至3月的17.2%,传统三大党民联党、中间党和社民党支持度皆下滑。[98][99]
选举
政府筹组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