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以及《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近郊的勒布尔热举行,为期13天。简称“COP 21”或“CMP 11”[1][2]。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5年12月24日) |
这次会议的目标是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措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遏制全球气温上升[3]。本次会议被视为“拯救地球最后、最佳的机会”[4],同时也是最多国家领导人参与的一届。
概要

随着《京都议定书》将于2020年到期,与会国希望能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以取代《京都议定书》,本次将以“抑制全球暖化”的议题进行协议,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让地球暖化速度在2100年时,全球气温不会上升超2度[5],阻止全球暖化加剧。与往届不同的是,在巴黎大会召开之前,已经约有180个国家提交了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自主方案(INDCS)[6]。
2015年12月5日各国通过新的联合国气候协议草案,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减缓气候变化、增加发展中国家相关预算等议题。
响应
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全球各大城市均引起不同的游行、集会和示威,要求各国领袖正视气候变化的问题[7]。但巴黎因在早前遭到恐怖袭击,民众被禁止游行[8],不过政府因为反恐因素,也没有放松原本用来对付民众的警力布署。同时本次气候峰会共有5000多名青年代表参加[9]。
会议成果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5个缔约国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10]。协议第二条指明将通过以下内容“加强《公约》”:[11]
- 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1.5℃之内,同时认识到这将大大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
- 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并以不威胁粮食生产的方式增强气候抗御力和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
- 使资金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