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6年伦敦市长选举
在2016年選出新任倫敦市長的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6年伦敦市长选举在5月6日举行,以权变投票制选出新任伦敦市长。伦敦议会选举亦在同日举行。
工党的图丁下议员简世德最终取得56.8%选票,击败保守党的里奇蒙公园下议员扎克·戈德史密斯,成为第二名工党籍伦敦市长,以至首名担任欧盟首都市长的穆斯林[1]。12名候选人中只有简世德、戈德史密斯和绿党的辛·贝利得票超过5%,而成功取回选举保证金[2]。
前任市长肯·利文斯通和时任保守党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均没有参选,是市长直选以来的首次。其中约翰逊已经连任一次,他本人亦在去年大选当选阿克斯布里奇和南赖斯利普的议员。
是次选举主要聚焦于简世德和戈德史密斯的对决,包括二人阶级至种族背景之差[3]。戈德史密斯竞选阵营被指有伊斯兰恐惧症,导致多名保守党穆斯林资深党员亦作出批评,而英国穆斯林委员会也形容竞选团队表露出保守党党内的“反穆斯林狗哨种族主义”,呼吁该党就党内涉伊斯兰恐惧症的丑闻进行调查[4]。
Remove ads
结果
当局起初公布的首轮投票结果显示简世德正领先,不过及后撤回并延迟公布结果,据报是因为有“数百张选票”被错误归类[5]。最终结果在翌日约凌晨零时半公布。点算次选投票过后,简世德以更大的优势胜出选举[5]。
首选投票共有2,596,961张有效选票,49,871张无效选票,投票率为45.3%。次选投票中,有381,862名选民没有表态,另外有2,381张选票因不同原因而被归类为无效选票[6][7]。
Remove ads
背景

1998年大伦敦政府公投过后,大伦敦市长(简称伦敦市长)一职在2000年正式设立[8]。市长的职责范围包括治安、交通、房屋、规划、经济发展、文艺和环境,每年可以动用约170亿英镑的预算[9]。每届市长任期四年,可以无限期连任[10]。
本届市长选举以前,曾有两人担任本职。其一是即将离任的保守党籍鲍里斯·约翰逊,他在2008年击败时任工党籍市长肯·利文斯通而当选。及后又在2012年面临对方的挑战,不过仍然成功连任[11]。今年约翰逊和利文斯通都放弃参选伦敦市长,成为首次没有二人亮相的选举[12],以及首次有现任市长放弃竞逐连任[13]。
工党虽然在2015年大选中全国失利,但成功在首都取得过半选票和议席,为重夺伦敦市长一职铺路[12]。除蓝红两大党派人参选外,是次选举亦有另外10名候选人[12],包括英国独立党、自由民主党和英格兰和威尔士绿党,上述三党都在2015年大选的伦敦选区取得超过4%的选票[14]。
Remove ads
选举制度
是次选举采用权变投票制[15],选民可以选出首选和次选候选人[16]。
- 任何候选人取得超过50%的首选票数,即可当选;
- 若果没有候选人取得超过50%首选票数,得票最高的两名候选人将会进入次轮投票,其馀候选人会被淘汰;
- 该两名候选人在首选投票所得的票数将会计算入最终结果;
- 被淘汰候选人的次选票数将不作计算;
- 若选民的首选候选人被淘汰,而次选候选人未被淘汰的话,其次选票数将仍作计算。
所有居于伦敦并在2016年5月5日或之前年满18岁的已登记选民(包括英国公民、爱尔兰公民、英联邦公民、欧盟公民),或因不同原因(包括公干、渡假、在校住宿、留医等)而临时离开伦敦的已登记选民,只要在2016年4月19日午夜前已登记为选民,即可投票[17]。不过选举委员会提醒,数千名临时租客并不符投票资格[18]。
候选人及遴选过程
提名期为2016年3月21日至31日,参选人需要年满18岁、在每个自治市镇各取得10个签名(一共330个)、交出1万英镑的保证金(若在首选得票超过5%就可取回)、以及过去五年没有被判囚超过三个月[21]。候选人名单最后在同年4月1日公布[22],有破纪录的12人报名参选[23][a]。
Remove ads

保守党有7人竞逐党内提名[25],当中3人被淘汰,分别是西敏市议会议长菲腊雅·罗、金融服务企业家及同性平权社运份子伊凡·马苏、前英格兰国脚及阿仙奴球员索尔·坎贝尔[26],其馀4人晋身初选[27]。甄选结果在2015年10月2日公布,里奇蒙公园下议员、作家、记者扎克·戈德史密斯胜出,将代表保守党竞逐选举[28][29]。落败的候选人为:伦敦议会保守党党团领袖安德鲁·包甫;伦敦副市长(警务及罪案)、商人斯蒂芬·格林哈尔什;欧洲保守派和改革主义者主席、欧洲议会伦敦议员、学者西德·卡摩儿[25]。
当选的戈德史密斯出身自高施密特家族,在伦敦咸区长大,因而带有贵族背景。投身社会后在智库和《生态学家杂志》工作,曾在2000年至2006年担任杂志编辑[31][32]。2006年离开杂志后,他成为保守党生活质素政策小组副主席[32],四年后获选为保守党里奇蒙公园议员。戈德史密斯是社会和经济自由主义支持者[33],反对希思罗机场扩建计划,并承诺继续投资公共交通[34]。他又表示支持房屋“购买权”计划,以及兴建高密度低矮的房屋,增加供应[34]。欧洲议题上,疑欧派的戈德史密斯支持英国脱离欧盟[35][36]。戈德史密斯的贵族背景与简世德的草根劳动阶层对比亦成为是次选举的重点,有人认为此对前者更为有利[37]。
Remove ads

8人表态有意竞逐工党提名,其中2人未入围,分别为东哈罗党员凯兰·凯莱,以及琳宝前市长内拉吉·帕蒂尔[38]。合资格且已登记的党员可以在8月14日至9月10日期间投票选出心仪候选人[38],包括北哈克尼和斯托克纽因顿下议员、公共健康影子大臣黛安娜·艾勃特;前达利奇和西诺伍德下议员、奥运国务大臣蒋黛思;托特纳姆下议员、前大学国务大臣大卫·拉米;西哈罗下议员、影子外交大臣、合作党主席加雷斯·托马斯;记者、作家、铁道史学家克里斯汀·沃尔玛[38],以及得票59%而胜出的简世德[20]。
简世德进入政界前是一名人权律师[39]。2005年大选首次晋身下议院,担任图丁的议员。及后担任文立彬的竞选经理,对方当选工党党魁后[40],简世德在2010年进入影子内阁担任影子司法大臣,2015年大选后请辞[41]。
简世德提出的伦敦“生活租金”计划[42]、伦敦警察厅内少数族裔警员配额制度[43]、增加房屋供应[44]、伦敦维生工资方案[45],都显示工党将会持续2015年起的左倾[20]。有评论员提出简世德的穆斯林背景或成为一个障碍,并引述一个民调显示,高达31%的伦敦人对穆斯林市长感到“难受”[46]。作为首位伦敦穆斯林下议员的简世德反而认为,穆斯林市长将会推动伦敦成为更具认受性的国际化大都会[46]。不过,曾表示会完成馀下议员任期的他[47],最终决定辞任议员[48]。
Remove ads

2012年伦敦市长选举的绿党候选人珍妮·琼斯,及绿党党魁娜塔莉·本内特都拒绝参选[49]。最终有6人入围党内初选[49][50],曾参与2008年市长选举的辛·贝利获得市内的党员支持,代表绿党再度出战[51]。落败的候选人包括:2015年大选斯特里汉姆候选人、绿党就业及退休保障事务发言人乔纳森·巴特利;2015年大选西刘易舍姆和彭奇候选人、绿党房屋事务发言人汤·赞士;绿党平等事务发言人、前国民保健署研究人员滨拿利·咸德;2015年大选达利奇和西诺伍德候选人拿薛·力士;伊斯灵顿自治市镇议员嘉露莲·罗素[49]。
贝利在28岁加入绿党,成为著名的环保交通支持者[53][54],同年首次竞逐卡姆登自治市镇议会,但不成功。2006年至2007年,她担任绿党主要发言人,翌年代表党竞逐伦敦市长未克[55]。2014年5月首次晋身卡姆登议会[56]。身兼多职的她[55]在竞选是次选举之时在“更好交通运动”阵营中工作[56]。贝利其中一项重要政纲,是要令更多人能够置业[53],包括透过棕地增加供应、为租金设上限、阻止外资购买单位等[57]。她又强调在制定政策时会把可持续发展置于首位,而非经济发展先行[58]。
Remove ads

自由民主党在2015年6月8日至22日中午接受提名[59],共有6人参加党内初选[60],只有2人入围。被淘汰的有:哈林盖区前工党议员、2012年伦敦市长选举自民党党内初选候选人拜恩·希利;2015年大选贝夫诺格林和波候选人、社区运动分子、犯罪学家天娜·赖思慕;伊斯灵顿区前议员玛莉莎·利;前区议员保罗·雷诺慈[60][61]。而刘易舍姆区前议员杜华奈·布鲁克斯,则在入围后决定检视警方截停及搜查的权力,而宣布退选[61]。最终,伦敦议会自民党领袖卡洛琳·皮金成为党内初选唯一候选人[62][63]。初选结果在2015年9月17日公布[64],皮金大比数当选[65]。
皮金1994年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毕业,之后到伦敦为地方政府工作,后来转到国民保健署[67]。1998年,她当选萨瑟克区议员,一直做到2008年获选为伦敦议会议员[67],并担任自民党党团领袖[68]。因其多年服务公众而在2012年获颁授大英帝国勋章[69]。皮金承诺当选后会聚焦在房屋、可负担托儿服务、空气污染、公共交通等议题[70],亦强调会透过租务管制和调低车费,确保市内工人能够生活[70]。
Remove ads
英国独立党今年改为由遴选委员会选出党的候选人,而非如往年般由伦敦党员投票决定[71]。外界估计获党员支持的是独立党副主席、前代理党魁、党的福利事务发言人、2015年大选什鲁斯伯里和阿查姆候选人苏珊·埃文斯[72]。《旁观者》等媒体分析独立党突改遴选程序,是让路予党魁奈杰尔·法拉奇属意的独立党文化事务发言人、2015年大选爱特咸候选人彼得·域图出战[71][72]。独立党称改制的原意也是选出有机会得到最多人支持的候选人[71]。最终在2015年9月26日的党大会上公布由域图出战是次选举[73][74]。由于遴选改制,因此并没有入围名单,但仍然有多人表态有意参选,包括:基督徒联盟前党魁、2008年市长选举候选人、2015年大选北布伦特独立党候选人阿伦·克雷格;2015年大选达格纳姆和雷纳姆候选人彼得·哈里斯;LGBT运动分子、2015年大选布伦特福德和艾尔沃思候选人理查·亨顿[72][75];2015年大选达特福德候选人伊莉莎白·锺斯[50];2015年大选坎伯韦尔和佩卡姆候选人大卫·居顿;常年候选人、2015年大选北克罗伊登候选人温斯顿·麦勤司[50];前哈克尼区议员史奈·奥兹[76]。
域图生于佩卡姆,就读肯特大学[77],毕业后投身传媒界。2006年创立智库“新文化论坛”[73],2013年成为英国独立党文化事务发言人[74],2015年竞逐国会爱特咸议席,得票15%而落败[77]。他也是首位公开出柜的伦敦市长选举候选人[78]。欧洲议题上,他赞成英国脱欧,指出脱欧不会破坏伦敦的经济活动[73]。他承诺让工人能够负担得起伦敦物价,亦反对希思罗机场扩建计划[73]。
- 大卫·富尼斯(英国国家党):他是国家党西伦敦活动筹办人,曾参加2011年的费尔特姆和赫斯顿补选[79]。国家党因未能向选举委员会支付登记费用,而在2016年1月8日被取消登记,一度令富尼斯能否出选成疑[80]。最终国家党在同年2月重新登记[81],富尼斯继续竞逐市长[22]。
- 佐治·嘉路维(尊重党):他在2003年被逐出工党,2004年加入尊重党,先后成为贝夫诺格林和波和西布拉德福德下议员,2015年大选竞逐连任失败[82]。有报导指尊重党有财政困难,令嘉路维或会选择回归工党[83],但最终他仍然以尊重党的名义参选[22]。
- 保罗·高定(英国第一):他是该党的党魁,曾任英国国家党的区议员[84]。英国第一曾在Facebook宣称,英国第一将不会休息,直至所有叛国者被吊死。贴文及后删除[85]。该党提出的数个竞选口号都被选举委员会以具冒犯性为由禁止[86]。参选的高定曾在2015年被裁定骚扰罪罪成[87],参选期间又因身穿含有政治色彩的军服而被拘留和保释外出[88]。
- 李·哈里斯(大麻比酒精安全)[89]
- 安杰·罗富(一爱党)[22]:他宣称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皇帝,呼吁英军“推翻失败的政权,任命我为资深阁员,取代总理,让我可以决定所需的立法”[90]。
- 苏菲·禾卡(女性平权党)[91]:她是该党党魁和一名记者[92][93]。
- 庄·玺连斯基太子:波兰贵族、反独立党分子[94][95],是次选举唯一一位无党籍参选人[22]。
Remove ads
数名无党籍和细党候选人曾表态有意参选,但最终未见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之上。当中获得最多关注的是英格兰民主党温斯顿·麦勤司,他2008年以无党籍身份竞逐市长,曾在是次选举争取独立党的提名[96],但麦勤司在1月的真人骚《名人老大哥》中称呼自己为英格兰民主党候选人[97]。他曾向选举当局递交提名表格,但因为未填妥所有资料以及出现“重复签名”,而不获受理[98]。4月8日,麦勤司证实将会在伦敦市长选举当日出战克罗伊登区议会补选[99]。
其他退选参选者包括共产主义联盟的庄立凡·萧伯文[100]、新鲜事的连四·嘉叻[101][102],和无党籍的罗沙连德·聂德希德[103]。
Remove ads
媒体报导及辩论

一系列的辩论和造势大会先后进行。首场大型辩论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1月28日举行,5名主要候选人-贝利、戈德史密斯、简世德、皮金和域图-均有出席[104],主要围绕著房屋和交通议题。“监察市长”认为皮金和域图的表现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05]。2月和3月都有此类型的辩论,当中两个关于房屋[106][107],科技[108]和环保议题各一[109]。
紧接随后的是3月22日伦敦广播公司辩论,均由该五人互相发表政见[110]。4月12日City A.M.的辩论则是戈德史密斯和简世德的单对单对战[111],简世德先是攻击对方进行负面竞选,戈德史密斯则指控他以伊斯兰恐惧症作挡箭牌[112]。二人的辩论亦牵涉房屋、交通、创造职位等[113]。六日后,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邀请五名主要候选人出席辩论。《卫报》评论指出不见任何一人有突出表现,戈德史密斯和简世德针锋相对、贝利和皮金政见相近、域图胜算微乎其微[114]。旁观者亦认为所有候选人的回应都颇为冷淡[115]。4月21日,戈德史密斯和简世德再次在《伦敦旗帜晚报》的辩论上碰头,讨论议题大致与上次相同[116]。
多份报章都有作出表态:伦敦发行量最多的《伦敦旗帜晚报》[117][118]、《每日电讯报》[119]、《星期日邮报》[120]都明确支持戈德史密斯。《每日邮报》虽亦支持保守党,但取态并不明显[121]。《每日镜报》[122]、《卫报》[123]、《新政治家》[124]选择简世德。《金融时报》则未有明确表态,不时抨击保守党和工党的二人[125]。
竞选
竞选活动早在2015年大选后已经开始,各大党开始举行初选选出候选人。新鲜事在5月18日宣布连四·嘉叻将会出选,成为首个公开代表的政党[126],但其最终放弃参选[127]。所有大党在9月或之前已宣布人选[50]。

保守党和工党宣布各自人选前,民调显示红党领先对方四个百分点[150]。从竞选之初,各界都肯定两党的候选人将毫无意外晋身第二轮投票[151]。保守党的戈德史密斯的出选可谓众望所归,不过也是最迟宣布的主要候选人,要到2015年10月3日才获保守党确认出选[152]。简世德出线则较为出人意料[153]。
首几个月的竞选主要围绕著伦敦受到的恐怖主义威胁,尤其伊斯兰国先后发动11月的巴黎恐袭和12月6日的莱顿斯通站长刀袭击[154]。简世德代表英国穆斯林回应巴黎恐袭的言论,获得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正面评价[155][156]。相反,戈德史密斯竞选团队派发的小册子形容简世德是“激进且搞分化”。工党指责戈德史密斯意图将简世德与极端伊斯兰联系在一起[157][158],但遭到保守党否认,反指工党是在打“种族牌”[159]。
无论对哪个候选人而言,交通似乎都是一个重要议题。时任首相卡梅伦在2015年12月延迟决定是否开展希思罗机场三跑工程,普遍被解读为避免与同党的戈德史密斯出现冲突[160]。皮金和贝利都承诺改革票价制度和地铁减价[161],而简世德则因计划中的地铁罢工,而与时任保守党籍市长约翰逊有争拗[162]。2016年1月初的民调显示,简世德领先戈德史密斯的幅度达10个百分点[163]。纵然戈德史密斯仍然有机会反超前,大多数时事评论员和博彩公司都认为简世德最终会胜出[164]。一月尾时,英格兰民主党候选人温斯顿·麦勤司现身真人骚《名人老大哥》,旋即因发表对同性恋的负面评价,而收到超过400宗投诉[165]。
二月,五名主要候选人到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出席科技议题的辩论[166],谈及传统的士和Uber的竞争和冲突,以及英国科技业中欧盟的角色[166]。数日后,政府宣布英国脱离欧盟公投将会在6月23日举行,使得脱欧公投与是次选举的竞选同期进行[167]。为推动英国脱欧而成立的独立党,其候选人域图亦秉承党纲。至于保守党的时任市长约翰逊和党候选人戈德史密斯均为脱欧派一员,未有追随党魁卡梅伦的留欧派[168][169]。反之,简世德、皮金和贝利都表态支持英国留在欧盟[170][171]。《新政治家》的佐治·怡顿引述“英国选举调查”指出,作为多数少数民族城市的伦敦,市内的留欧派支持度比全国为高[169]。
戈德史密斯写信给伦敦市内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信中指控作为穆斯林的简世德正计划“向家族珠宝生意征收财富税”[172][173]。该信件成为简世德阵营的弹药,攻击戈德史密斯的种族歧视竞选策略[174][175],对方反指简世德是一个危险且盲目拥护政党的政客[174]。
YouGov和Comres的三月民调都见到简世德持续领先戈德史密斯[176][177],其中Comres民调指出简世德将会在次轮投票中领先[176]。两个民调均认为只有上述两人才能在首轮得票超过6%,但亦提出选举仍然有变数,尤其是未取态的选民将可以左右大局[174]。另一方面,《伦敦人》抨击戈德史密斯和简世德未有现身造势活动,而只是派代表竞选[173]。提名期在3月21日展开,代表竞选活动正式开锣[178]。候选人名单在4月1日公布,显示总共有12人入围[22]。
简世德早在3月9日已经宣布他的选举宣言。房屋方面,简世德承诺会建立资料库,收集犯下与房屋有关罪行的地主资料,另外也会创立由市长控制的地产中介公司[179]。他又保证地铁不会加价[179],以及提出一系列措施解决性别不平等、家暴、性暴力、男女薪酬差别和托儿服务[180]。四月初,皮金和贝利发布各自的选举宣言,均聚焦房屋议题[181][182]。戈德史密斯的选举宣言要到4月12日才对外公布,是最迟的候选人[183]。他将重点放在经济,表示房屋和基建政策将会带来50万个职位[183],又承诺冻结市长议会税和扩大警队规模[183]。绿色议题是另一重点[184],他提出透过新例鼓励市民使用更为洁净的汽车,以及兴建小公园[183]。
四月是竞选的白热化阶段,简世德和戈德史密斯互相抨击对方成为是次选举的焦点。后者多次强烈否认[185]前者的种族歧视[186]和反伊斯兰[187]指控。二人比拼之际,其他候选人尝试争取更多曝光率,但都未能说明自己政策有何突出之处[188]。4月22日的YouGov民调显示简世德的领先幅度有所上升,在首轮和次轮投票的支持度分别比戈德史密斯高11%和40%至60%,而域图、皮金和贝利都落后戈德史密斯约25个百分点[189]。4月29日,简世德的盟友、工党籍前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发表被指反犹太的言论,旋即引起猛烈抨击,简世德也画清界线[190]。同日公布的民调可见简世德在次轮投票的领先幅度为20%,依然只有保守党和工党的候选人能够在首轮取得超过5%支持并晋身次轮[191]。选举前最后一个星期,候选人玺连斯基太子表态支持戈德史密斯[192]。
选举投票日当日,巴尼特区所取得的选民列表未有包含2016年1月前登记的[193],因此有不知名数量的选民在投票站开放后的早上8点,至早上10点半期间未能投票[193]。点票在5月6日于伦敦三个点票中心进行[194],结果在市政厅公布[194]。据报因为有数百张选票被错误归类,导致结果不一致,而要令到当局延迟至5月7日早上才公布最终结果[5]。因为是次失误,约翰逊留任多一日,待5月8日才交棒予当选市长的简世德[195]。
民意调查

简世德
戈德史密斯
域图
贝利
皮金

简世德
戈德史密斯
后续
初步结果公布后,包括安德鲁·包甫和赛伊达·沃尔希在内的保守党人都谴责戈德史密斯及其竞选团队[213][214],左翼的专栏作家奥云·锺斯等人更是形容为“种族歧视”[215]。简世德的胜算被认为是工党的苦中一点甜,皆因党同日在全国失去了18个议席,其中在苏格兰议会中的议席跌至第三位,落后保守党[216]。不过工党党内似乎也有不和,引致简世德明显疏离郝尔彬[217]。后来在翌年的工党党魁选举中,简世德支持了郝尔彬的对手欧文·史密斯[218]。
简世德在胜利宣言中提到,他的胜出是代表著“希望胜过恐惧”[219]。国内外都十分关注伦敦市选出首位穆斯林市长[1],多国政界都恭贺简世德当选,包括法国总理曼纽埃尔·瓦尔斯、美国总统初选民主党参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印尼雅加达首位基督徒首长锺万学[1][220]。简世德的工人阶层背景与戈德史密斯的贵族背景也成为关注点[1]。当选后的一个星期,简世德宣布由伦敦议会安田与哈灵基议员乔安妮·麦卡特尼担任副市长[221]。
绿党的贝利最后排行第三,仅次于两大党的候选人[222],并和皮金和域图同日都当选伦敦议会议员。今次也是女性平权党成立后首次的选举,派出的苏菲·禾卡取得2%选票,获党内形容结果正面[223],但亦因得票不足5%门槛而未能进入伦敦议会。相反地,外界视是次选举为对前国会议员佐治·嘉路维的羞辱,皆因他仅得票1.2%,似乎也显示他的尊重党出现问题[224],最终在选后四个月内撤销注册[225]。
简世德在5月9日辞任图丁下议员,一星期后举行补选[226],由同党的艾露珊以更大比数胜出[227]。数个月后,由于政府决定继续希思罗三跑工程,戈德史密斯也宣布请辞里奇蒙公园下议员[228],并以无党籍身份在12月1日争取连任[229]。惟他的脱欧立场与倾向留欧的选区不符,令自由民主党的莎拉·奥尼翻桌成功并当选[230]。戈德史密斯最终在一年后的大选中,以45票之差击败奥尼,重拾议席[231]。
备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结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