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克赤海峡冲突
2018年俄国和乌克兰冲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8年刻赤海峡冲突发生在2018年11月25日,当时一艘俄罗斯货船拦截了3艘乌克兰海军舰只,阻止其通过横跨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7]。俄罗斯在其吞并的克里米亚附近向三艘乌克兰舰只开火并强行登上船只,扣押船只和船员们。两艘炮艇和一艘拖船在追逐中被俄罗斯特种部队俘获,冲突导致六名乌克兰船员受伤。
![]() |
事件引发乌方强烈回应,当日稍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就签署戒严法令,并送交议会批准。11月28日起,为期30日的戒严令正式生效,国家进入备战状态,介乎16岁至60岁的俄罗斯公民被禁止入境乌克兰。报道指乌克兰国家安全和防务委员会秘书长亚历山大·图奇诺夫表示事件是战争行为[8],并指出在俄罗斯一方的边界附近发现了活跃的军事准备活动[9]。
2019年3月17日,美国、加拿大与欧盟对六名俄罗斯人和八个实体就刻赤海峡冲突追加制裁[10]。
Remove ads
事件经过
2014年乌克兰革命后俄罗斯联邦并吞克里米亚,俄罗斯的合并行动被全球多国谴责,且不被联合国承认。而克赤海峡则连接亚速海和黑海,此乃唯一一条进出乌克兰东部港口城市(如马里乌波尔)的海路,冲突事发海域的争议性极大。
- 根据俄罗斯当局的说法:“接近刻赤海峡的乌克兰船只无视俄罗斯边防人员的一再要求(包括从领海撤出),违反了通过海峡的程序,进行了危险的机动,没有和俄方进行联系[11]。”
- 乌克兰当局则主张:“已经事先发出了通过海峡的通知,船只与俄罗斯有关当局取得了联系,但未收到任何答复。乌克兰还提到了2003年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关于合作使用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协定[12]所规定的乌克兰在海峡的船只的自由航行权,并且不承认克里米亚沿海属于俄罗斯的领海[13]。”
乌克兰指控俄罗斯在刻赤海峡向船只开火后非法扣押三艘船,包括Gyurza-M级炮艇别尔江斯克号、尼科波尔号以及亚内·卡布号拖船。俄罗斯亦阻止乌克兰民用船只通过刻赤海峡[14]。
俄罗斯没有立即或直接回应指控,但俄罗斯新闻机构援引联邦安全局的话表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乌克兰幕后策划“挑衅性”冲突,并将很快公布证据。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立刻召集军方和安全部门的高级官员开会讨论目前局势[15]。
这场冲突发生前,俄罗斯在刻赤海峡大桥下方放置一艘货船,阻止船只进入亚速海。乌克兰海军意图进入亚速海但失败告终,其之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两名乌克兰船员在扣押行动中受伤,指控俄罗斯在海军返航时仍然袭击他们。 海军亦在Facebook上发帖称Gyurza-M级炮艇别尔江斯克号等船只均受损[16]。海军表示“在离开12英里范围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向隶属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船队开火”。两国官员都指责对方的挑衅行为[17][18]。
事件中两艘俄罗斯船在撞击亚内·卡布号拖船期间受损,其中一艘俄罗斯船因撞击另一艘俄罗斯船而受损[19][20][21]。
较早前,俄罗斯边防部门指责乌克兰没有提前通知俄罗斯有关海军的航程,基辅政府对此予以否认。俄罗斯还表示,乌克兰军舰一直在进行危险的部署,无视俄罗斯的指示,目的是挑起紧张局势。俄罗斯政界人士谴责基辅政府,称这一事件看起来像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为了在明年大选之前提高自己的支持率而精心策划的一场冲突[22]。
11月26日上午,俄罗斯在刻赤俘获的乌克兰船只的照片被公开[23] 。照片中的俄罗斯军人正试图隐藏船只。
11月26日,根据APK-Inform提供的信息,乌克兰的商业港口正常运作,刻赤海峡亦恢复民用航运[24][25]。
根据情报,在刻赤海峡冲突中受伤的乌克兰海军军人未有生命危险,情况稳定。冲突导致六名乌克兰士兵受伤[26]。
2019年3月17日,美国、加拿大与欧盟对六名俄罗斯人和八个实体就刻赤海峡冲突追加制裁[10]。
2019年7月25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于敖德萨州伊斯梅尔扣留了俄罗斯油轮“尼卡精神”号(Nika Spirit),乌克兰方面称该油轮曾在2018年克赤海峡冲突中参与阻挡乌克兰海军舰艇航行,并协助俄罗斯边防军扣留3艘乌克兰舰船以及22名乌克兰士兵、2名乌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27]。
2019年8月30日,被俄罗斯扣押的24名乌方人员回到乌克兰[28]。
2019年11月17日,俄罗斯开始向乌克兰转交在刻赤海峡冲突中扣留的乌方船只[29]。但在乌克兰接收船只后,乌克兰海军司令抱怨这些舰艇遭到损坏。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则称船只移交给乌克兰时是完好无损的,若有设施破坏则是乌方运输期间自己造成的[30]。
Remove ads
战斗序列
Remove ads
反应

澳大利亚:澳洲驻乌克兰大使馆在推特上表示:“澳洲对亚速海的事态发展表示关切。我们完全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俄罗斯恢复刻赤海峡的航行权。”[38]
加拿大:加拿大外交部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呼吁俄罗斯立即缓和紧张局势,释放被俘的船只和船员,并恢复正常的海上交通。”[39]
欧盟:欧盟在25日呼吁俄罗斯和乌克兰“力行克制,缓和黑海局势。”[40]翌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在推特上“谴责俄罗斯在亚速海使用武力”,“俄罗斯当局必须释放并遣返乌克兰船员和船只,避免进一步的挑衅行为”,又指“欧洲将继续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41]
爱沙尼亚:总理尤里·拉塔斯呼吁政府安全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俄罗斯在黑海及附近地区对乌克兰采取的行动,并表示“在刻赤海峡发生的事件严重违反国际法。”[42]
丹麦:外交部长安诺斯·萨穆埃尔森表示:“丹麦明确无误地支持乌克兰,我们敦促俄罗斯停止侵略。我们必须设法缓和局势,而俄罗斯对此负有重大责任。”[43]
法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俄罗斯似乎没有理由使用武力”,并补充“我们敦促俄罗斯尽快释放乌克兰船员,并交还被扣押的海军舰艇。”[44]
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在推特上敦促双方缓和冲突,又指“乌克兰的事态发展令人担忧。”[45]
波兰:外交部表示:“我们强烈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我们呼吁(俄罗斯)领导人尊重国际法。”[46]
土耳其: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一个黑海沿岸国家,我们强调船只不应被阻止通过刻赤海峡。”[47]
北约:发言人奥阿纳·伦格斯库(Oana Lungescu)表示:“北约正在密切监视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事态发展,我们正在与乌克兰当局接触。 我们呼吁克制和降低事态升级。”[48]
美国: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在推特上表示:“安理会将会在26日上午举行紧急会议。”[4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1月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称,“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防止事态升级,并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妥善解决分歧。”[50]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