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北马其顿夜店大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5年3月16日,北马其顿科查尼市Pulse夜总会发生火灾,造成62人死亡、193人受伤。火灾起因是室内烟花火花引燃天花板,剧毒浓烟迅速充斥整个场馆。该夜总会属无照经营且严重违反安全规范:未装设洒水系统、逃生出口不足,仅配备单支灭火器。由于夜总会位于人口稠密社区,消防车难以接近,阻碍救援行动。当地医院设备严重不足,救护车数量短缺导致部分伤者只能躺在街上。许多伤者因人群蜂拥逃生时遭受严重烧伤、吸入性损伤和踩踏伤。欧洲联盟为此启动民事保护机制,协调伤患空运至成员国治疗。这是自2015年罗马尼亚夜店大火后欧洲最严重的夜店火灾,也是北马其顿史上最致命火灾。政府下令全国夜总会停业三日接受检查,多名部长级官员与警员因涉嫌违法核发执照被捕。全国举行守夜悼念活动,事后爆发多场反贪腐示威。
Remove ads
背景
该夜总会前身为地毯仓库[3],当地记者形容是“简陋夜店”。当局确认其无合法营业执照[4],但火灾前已违法经营数年[5]。内政部长潘切·托什科夫斯基指出,该建筑仅获轻工业用途许可,且乐队与业主间无书面合约[6]。曾于20年前在该建筑纺织厂工作的居民表示,难以置信这狭小空间能容纳500人,且“天花板极低”[7]。
火灾后检查发现建筑消防与照明系统缺陷,后门被锁死仅剩单一有效出口[4]。后门内侧无把手,覆盖易燃隔音材与石膏板。建筑使用易燃建材,无火灾警报系统,仅一支灭火器[8],亦无紧急电源切断装置[9]。
火灾经过
3月16日凌晨2:35,约650人[10]在Pulse夜总会观看北马其顿嘻哈双人组DNK演出,实际仅售出250张门票[11][12],超载达法定容量的两倍[13]。2:32演出时,DNK点燃垂直喷射的室内烟花[3][14],火花引燃天花板隔音泡棉,火势伴随毒烟瞬间吞噬全场[15]。
现场影片显示有人尝试灭火,部分顾客撤离时仍在观望[16]。一名生还者表示曾警告孩童离开,反遭嘲笑[17]。逃生人潮引发人群踩踏[16],部分遇难者遭践踏致死[13]。有生还者描述在楼梯跌倒后遭人群踩踏[18]。乐队成员曾呼吁疏散[19]。部分人试图从洗手间逃生,但窗户被铁栏封死[18]。19岁青年约万·科斯塔迪诺夫救出21人[20],其家乡维尼察市政府宣布颁发纪念牌匾,并提供每月6000代纳尔教育补助[21]。
首通急救电话于2:48接通[22],邻近城市消防队同步出动[23]。密集社区环境阻碍消防车进入[24],伤者被紧急送往什蒂普、科查尼与斯科普里医院[25]。
Remove ads
伤亡情况
至少62人遇难[26][27][28],年龄介于16至48岁,含6名未成年人[29][1]。此为继2015年罗马尼亚夜店大火(同因烟火引发)后欧洲最严重夜店火灾[30],亦是北马其顿史上最致命火灾[31]。科查尼医院院长克里斯蒂娜·塞拉菲莫夫斯卡表示多数死者因踩踏致死[25],部分遗体因未携证件难以辨认[16]。救护车司机伊莱·戈采夫斯基当日运送伤患后返家休息,次日于睡梦中因过劳引发心脏病去世[32][33],其同事发文揭露救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现状[34],获卫生部长阿尔本·塔拉瓦里承诺改善待遇[35]。
DNK主唱之一安德烈亚·乔吉耶夫斯基(Andreja Gjorgjieski)与乐队摄影师、和声歌手、鼓手、键盘手确认罹难[36],另两名成员伤重不治[37]。另一主唱弗拉基米尔·布拉热夫面部与手部烧伤,为乐队唯一生还者[38][39][40]。网络谣传乔吉耶夫斯基生还,其妻驳斥并要求尊重隐私[41]。目击者与经纪人称乔吉耶夫斯基曾返回火场救人[42][43]。
一名在场缉毒警员殉职[44]。舒肯迪亚足球俱乐部球员安德烈·拉扎罗夫救人时吸入浓烟烧伤,送医不治[45][46][47]。遇难者还包括什蒂普青年足球守门员与科查尼篮球运动员[48][49]。
Remove ads
193人受伤[26][50],含20名未成年人[11]。72人于国内住院,101人转送国外[51]。科查尼地区医院仅两辆救护车与一辆救护厢型车,无法应对大量伤患[52],部分伤者由民众协助送医[53]。有家属描述医院走廊堆满遗体,需跨过才能确认亲人伤势[54]。
由于烧伤与吸入性损伤严重,部分伤者转送斯科普里与什蒂普专科医院[55][56]。3月17日前,科查尼综合医院剩馀患者全数转院[57]。因夜店天花板石膏板含致癌物石棉,卫生部长塔拉瓦里呼吁现场人员就医检查[58][59]。斯科普里大学土木工程教授梅丽·茨维特科夫斯卡澄清石棉遇热碎裂而非燃烧,医生博扬·特拉伊科夫斯基建议现场人员终身监测间皮瘤征兆[60]。
3月16-17日,重伤者分送多国:9人至土耳其(伊斯坦堡3人、安卡拉6人),14人至保加利亚(索菲亚8人、瓦尔纳与普罗夫迪夫各3人),5人至希腊塞萨洛尼基[28],29人至塞尔维亚4家医院[61],4人至立陶宛,2人至匈牙利布达佩斯与奥地利维也纳[28][61]。4月4日与7日,立陶宛两名伤者相继不治[62][63]。3月18日,2人转送克罗埃西亚札格雷布[64],4人由义大利空军专机送抵米兰[65]。荷兰三家烧伤中心承诺提供医疗协助[66]。斯洛维尼亚军机运送2人至卢比安纳大学医学中心,另2人至马里博尔大学医学中心[67]。3月17日,希腊空军C-130运送3名重症至雅典军医院[68],卫生部长阿多尼斯·乔治亚迪斯宣布雅典三家医院与塞萨洛尼基一家医院进入高度戒备[69]。同日奥地利空军医疗后送C-130执行三架次任务,将伤者送治格拉茨与维也纳[70][71]。
克罗埃西亚总理安德烈·普连科维奇3月17日宣布,19日将以军用直升机转送4名伤患[72]。捷克派遣中央军事医院10人医疗队支援[73]。波兰3月18日宣布于文奇纳烧伤治疗与重建中心接收2名伤患,由波兰航空医疗救援负责转运[74]。比利时3月19日派遣B-FAST急救队转送4名伤患[75][76]。3月20日,3名伤患空运至伊斯坦堡巴沙克谢希尔松樱市医院[77]。同日西班牙宣布接收7人,5人至拉巴斯医院,2人至赫塔菲大学医院[78][79]。挪威军医部门同日租用北欧航空班机转送7人至西班牙[80]。
Remove ads
3月20日,什蒂普、科查尼与奥布莱舍沃举行葬礼[81]。科查尼场次由马其顿东正教会大主教斯特凡主持,仅限遇难者家属参加[82],仪式开始时有哀悼者昏厥[83]。DNK成员中,乔吉耶夫斯基安葬于布泰尔,和声歌手萨拉·普罗伊科夫斯卡葬于戈尔诺利西切,鼓手乔尔吉·乔尔吉耶夫葬于斯特鲁米察,键盘手菲利普·斯特凡诺夫斯基等人葬于什蒂普[84]。
音像媒体服务署要求媒体报导葬礼时“遵循最高专业与伦理标准”[81],避免拍摄墓地或侵犯隐私[85]。政府谴责部分外媒“逾越人性尊严底线”[86]。塞尔维亚独立记者协会点名《Republika》、《库里尔报》、《闪电报》、《Alo!》、《电讯报》、《Mondo》违反《记者伦理守则》中“禁止报导私人葬礼”条款,要求塞尔维亚信息与电信部采取行动[87]。塞尔维亚信息与电信部下令涉事媒体立即删除相关内容,称其“侵犯遇难者尊严、加剧亲属痛苦、违背基本专业准则”[88]。
Remove ads
后续影响

科查尼举行烛光守夜活动[89]。舒肯迪亚足球俱乐部发声明悼念拉扎罗夫[90]。火灾后全国爆发自发性示威,民众聚集于科查尼、什蒂普、维尼察、斯特鲁米察与盖夫盖利亚悼念并要求追责[91]。3月17日,科查尼示威升级,青年向市政厅投掷鸡蛋与玻璃瓶,警方封锁建筑入口[92][93],要求已辞职的市长留普乔·帕帕佐夫现身[94]。
民众破坏与夜总会业主相关的Klasik咖啡馆及车辆[95],推翻业主座车[96]并试图纵火烧屋[97]。警方以“屋内有儿童”劝阻时,民众反呛“火灾中死去的孩子谁来保护”[96]。3月18日,人群包围帕帕佐夫住宅试图冲破警方防线投石,一名神父安抚称“先安葬孩子,之后要烧城随你们”[98]。
什蒂普学生集会要求为五名同乡遇难者讨公道[99]。3月17日中午,斯科普里大学数千名师生默哀七分钟悼念59名遇难者,教育科学部长维斯娜·亚涅夫斯卡 与校长比莉亚娜·安格洛娃致词时,两名与会者昏倒送医[100][101],学生对亚涅夫斯卡报以嘘声,防暴警察护卫其离场[102]。斯特鲁米察和平集会中,当地出身的DNK鼓手乔尔吉·乔尔吉耶夫成为悼念焦点[100]。比托拉、卡瓦达尔齐、普罗比什蒂普、泰托沃、韦莱斯等地也爆发和平示威[103][104][105]。3月18日,奥赫里德与斯科普里马其顿广场分别举办悼念活动[106][107]。

3月18日,北马其顿各城市举办悼念与追责集会,主要由学生发起[108]。马其顿广场集会吸引数千人[109]。会后七名媒体工作者(含路透社记者)因使用无人机拍摄遭警方拘留,当局称未及时公告禁飞令[110]。保加利亚bTV记者团队同样因操作无人机被捕[111]。3月22日,旅居塞萨洛尼基的北马其顿人于亚里斯多德广场默哀60分钟,悼念所有遇难者及救护车司机[112]。3月24日,“下一个是谁?”运动发起大规模集会,要求政府为火灾负责[113]。人群前往圣瑙姆医院向医护致敬,随后包围政府大楼高呼“凶手下台”[114]。3月26日,普罗伊科夫斯卡的学生(她曾任教于斯科普里大学音乐学院)释放60颗白色气球并举办音乐表演悼念[115]。3月29日,“下一个是谁?”运动在议会大厦前抗议[116]。
Remove ads
调查进展
内政部长托什科夫斯基指夜总会执照涉贪腐[117],后续报导称其属无照经营[118][119][120]。当局搜查两名前经济部职员住所,查扣设备、文件与武器弹药[121]。3月18日,托什科夫斯基宣布由斯科普里警员取代什蒂普与韦莱斯当地警力主导调查,强调此举“不暗示当地警员有罪”[11]。政府下令全国夜总会停业三日受检[122]。检查发现Pulse夜总会存在重大安全违规:[8][40]
缺乏基本消防设备,包括不足的灭火器与故障警报系统 后门锁闭导致单一出口,严重阻碍火灾疏散 违法使用隔音材料等未经许可的装修改建
3月17日记者会上,总理克里斯蒂安·米茨科斯基称全国仅12家夜总会合法执照,Pulse不在其中[123]。次日政府发言人改称50家受检场所中22家持照[124],15家无照或执照过期[125],多家娱乐场所遭勒令停业[126]。三家持照夜总会因多项违规遭吊销执照[127]。警方排查全国12家合法烟火供应商[128]。3月20日,检察长留普乔·科采夫斯基表示正调查“贿赂、烟火采购违法等多项罪名”[129]。
Remove ads
法律行动
截至2025年4月13日,52人与3家公司因火灾受查[132][133]。至少34人列为嫌疑人,27人与3个实体面临刑事调查[134]。前经济部国务秘书拉兹梅娜·切基奇·久罗维奇因签署夜总会伪造执照被捕[135]。当局确认政府资料库无Pulse夜总会执照记录,尽管其使用正式公文用纸并有经济部职员签名[136]。夜总会业主德扬·约万诺夫[137]及其子被捕[138]。警方搜查约万诺夫住所、车辆与商业场所,查扣电子设备与文件[139]。
3月20日,七名警员因涉嫌“签署核准”夜总会餐饮执照申请被捕,尽管其未达最低标准[140]。4月15日再逮捕七名什蒂普内政部职员与科查尼警员[141][142]。三名前科查尼市长——拉特科·迪米特罗夫斯基、尼科尔乔·伊利耶夫与帕帕佐夫(火灾后辞职)——因涉夜总会非法营运于3月20日被捕[143][144],被控未能阻止非法经营[145]。截至2025年3月26日[update],迪米特罗夫斯基与伊利耶夫遭软禁,帕帕佐夫在押[146]。
3月17日,前国家市场监察局局长戈兰·特拉伊科夫斯基与前经济部长克雷什尼克·贝克泰希 被捕[147],贝克泰希在斯科普里警局接受讯问[13]并出席预审听证[148],其妻称他为主动投案[149]。托什科夫斯基表示调查结束后将对贝克泰希提起刑事诉讼[150]。3月25日,业主妻女被捕[134]。4月12日,前经济部长瓦隆·萨拉奇尼与贝基姆·内济里 、保护与救援局局长沙班·萨柳 被捕[151]。
Remove ads
各方反应
总理赫里斯蒂扬·米科斯基(Hristijan Mickoski)对夜店火灾事故深感哀痛,表示这场悲剧夺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损失无法弥补,政府已全力动员协助查明起火原因。[152] 总统戈尔达娜·西利亚诺夫斯卡-达夫科娃(Gordana Siljanovska-Davkova)前往医院探视部分伤患,也与他们的家属会面。[3] 她呼吁严惩肇事者,并说:“没有什么比一条年轻的生命更宝贵。”[4]
科查尼市长柳普乔·帕帕佐夫(Ljupčo Papazov)于3月17日宣布辞职。[153] 他在社群媒体上表示,希望能彻查火灾原因,并呼吁全国团结一致面对困难。[154]
卫生部长阿本·塔拉瓦里(Arben Taravari)表示,针对被送往国外治疗的伤患,政府将安排代表每四至五小时向家属通报最新状况。[155]
托什科夫斯基(Toškovski)于3月20日宣布,国内所有电信业者将对海外马其顿人免除漫游与网路费用,方便他们与在国内的家人和政府联系。[156]
政府宣布为罹难者举行为期七天的全国哀悼日。[157] 3月19日晚上,两名18岁青年因在首都斯科普里市立公园餐厅庆生并施放烟火,违反哀悼规定而遭逮捕。[158]
音讯与视讯媒体服务机构建议媒体在哀悼期间应播放符合氛围的内容,音乐应选用哀悼性质的曲风,所有喜剧节目和娱乐节目暂停,并暂停广告播放。此外,也暂时取消原定播放马其顿音乐比例的规定。[159]
文化与观光部长佐兰·柳特科夫 宣布取消一周内所有由文化部及其辖下机构举办的文化活动。[160][161] 他表达对罹难者家属的关怀,并表示斯科普里的文化机构将提供必要协助。[162]
马其顿国家剧院取消3月17日至22日的所有演出,并提供剧院化妆间与套房作为伤者家属的临时住宿。[163] 在斯科普里,许多旅馆与餐厅提供免费食宿给前来探病的家属。[164] 政府也开设心理谘询专线,提供受灾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165]
音讯与视讯媒体服务机构捐出1,500,000MKD给马其顿红十字会 的“团结基金”,用于协助火灾受灾者。[166] 马其顿大学学生会也将在校园募得的415,724马其顿代纳尔全数捐出。[167] 截至2025年3月20日[update],团结基金已累积捐款达34,836,205马其顿代纳尔。[168]
北马其顿国家足球代表队在欧洲足球协会(UEFA)允许下,于前两场2026年国际足协世界杯外围赛比赛中穿上黑灰配色球衣,以示对罹难者的悼念。在3月22日对列支敦士登以及3月25日对威尔斯的比赛中,两队球员都配戴黑色臂章,并于开赛前默哀一分钟。[169] 此外,北马其顿足球协会也宣布,将3月25日于斯科普里主场迎战威尔斯之赛事的所有门票收入,全数捐赠给受灾家庭。[170][171]
欧盟的政治领袖,以及阿尔巴尼亚、亚塞拜然、白俄罗斯、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保加利亚、克罗埃西亚、捷克共和国、乔治亚、希腊、爱尔兰、以色列、义大利、科索沃、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蒙特内哥罗、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维尼亚、瑞典、土耳其、乌克兰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国政府皆对此悲剧表达慰问与支持。
教宗方济各与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尔多禄茂一世也发表声明哀悼火灾罹难者。[173][174]
为表达与北马其顿的团结,保加利亚、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与塞尔维亚宣布将3月18日订为全国哀悼日,蒙特内哥罗则在3月17日举行哀悼。[175][176][177][178]
马其顿卫生部长塔拉瓦里表示,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与塞尔维亚等邻国已主动提出协助意愿。[3]
3月18日,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市(Novi Sad)的居民聚集在自由广场(Freedom Square),点燃蜡烛,向火灾罹难者致意。[179]
另见
- 夜店火灾列表
- 烟火事故与事件列表
- 罗德岛车站夜总会大火,2003年由舞台烟火与易燃吸音泡棉引发的火灾
- 圣玛利亚城夜总会火灾,2013年因烟火和吸音泡棉燃烧酿成悲剧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