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格陵兰大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5年3月11日,2025年格陵兰大选在格陵兰举行,选举新一届格陵兰议会的全数31名议员。[1]此次选举共有六个政党参与竞争。选举期间,丹麦和美国与格陵兰的关系、格陵兰的独立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议题(如企业发展、住房状况及医疗体系的建设)均成为焦点。
选举结果显示,执政联盟因纽特人共同体与前进党遭遇重大挫败,原先的22席议席缩水了一半。而最大赢家则是反对党民主党(由3席增至10席)和定向点党(由4席增至8席)。
Remove ads
背景
2021年4月提前举行的格陵兰议会选举导致政权更迭。时任反对党因纽特人共同体在选举中超越时任首相金·基尔森领导的前进党,尽管后者的得票率略有上升。本次选举被视为对铀矿与稀土开采问题的一次公投。然而,发起对基尔森政府不信任动议并促成大选的民主党则遭遇重挫,失去了半数议席。[2]
2021年4月23日,由因纽特人共同体与独立派政党定向点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正式上台,由穆特·博鲁普·埃格德出任总理,成为格陵兰史上最年轻的首相(时年34岁)。[3]
在2021~2025年的议会任期内,因纽特人共同体领袖埃格德担任格陵兰总理。他最初于2021~2022年与定向点党组成执政联盟,随后在2022~2025年改与第二大党前进党联合执政。该政府在即将卸任的议会中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席次。此外,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对格陵兰的高度关注,促使议会在大选召开前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接受外国及匿名捐款。[4]
Remove ads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也是丹麦的一个自治领。 格陵兰独立问题一直都是选举最重要的议题,[5]而格陵兰政府在2024年2月将独立作为国策。[6] 在隔年上旬,亲独立派的总理穆特·博鲁普·埃格德曾表示“已经开始建立格陵兰独立框架的工作”并暗示可能在2025年4月与本次选举同时举行独立公投。 [7][8]
然而,在美国总统唐纳·川普提议收购格陵兰岛之后,埃格德淡化了立即独立的提议,转而在在2025年1月10日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丹麦和格陵兰政府之间合作改革的必要性。[9]
2025年1月初,小唐纳·川普访问格陵兰,与定向点党的代表会面。[10] · [11]该党是唯一主张迅速脱离丹麦并加强与美国关系的政党。[12]
1月16日,埃格德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格陵兰人不想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当月的格陵兰的一项民意调查中,85%的受访者反对格陵兰加入美国的提案,仅6%表示支持,9%持保留态度。[13]而另一项民调显示,格陵兰民众对独立议题十分重视,并认为其将在选举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 2025 年 1 月的调查,80% 的格陵兰人支持独立,但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若独立会导致生活条件恶化,他们将转而反对。[14]
在大选前夕,民主党领袖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公开支持格陵兰完全独立,并在接受《天空新闻》访问时强调,格陵兰“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15]而在选前最后一场电视辩论中,议会内五个政党的领袖皆表达了对川普的不信任,唯有油灯党领袖卡尔·英格曼例外,表达对川普的信任。[16]
为防范外国势力干预选举,格陵兰政府于2025年2月4日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政党接受外国资金捐助。[17]此外,随著选举临近,丹麦安全和情报局和丹麦国防情报局宣布将加强监控,防范任何试图影响选举结果的外部干涉。[18]美国、俄罗斯与中国均被列为可能参与干预的国家。[19][20][21]
在选举前夕,川普再次于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表言论,强调格陵兰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并重申他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创造新工作机会,提升格陵兰的经济”。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将欢迎你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国家——美国——的一部分。”[22]此番言论随即引发格陵兰政界强烈反弹,议员阿雅·切姆尼茨(因纽特社会党)形容其言论“不可接受”,而总理埃格德则谴责川普,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格陵兰。[23]
Remove ads
选举制度
格陵兰议会中31名议员皆由比例代表制选出,以顿特法分配席次。[24]尽管没有正式的选举门槛,但鉴于格陵兰议会的席次数量,一个政党实际上必须取得3%的选票才能在议会中获得席次分配。[25]
政党和候选人
总共有6个政党、共计213名候选人参与了此次选举。[26]
此次选举中,除了议会先前已有席次的五个政党之外,还有一个名为油灯党、主要关注格陵兰独立议题的新政党取得了参与议会选举的资格。[27]
Remove ads
竞选过程
由于美国总统川普的言论影响,格陵兰的独立进程与对丹麦的关系问题成为本次选举的核心议题。除共同体意识外,所有参选政党皆支持长远来看格陵兰应迈向独立,但对于独立的推进速度则意见不一。[30]
定向点党与新成立的油灯党主张迅速实现独立,[31]而执政党因纽特人共同体与前进党,以及反对党民主党,则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30]
在本次选举中,格陵兰的经济发展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如何改善商业环境以强化经济竞争力。此外,该国与国际气候协议的关系、医疗体系的挑战,以及因高房价与无家可归者问题日益严重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成为选民热议的焦点。[32]
格陵兰在经济与社会政策方面一向倾向左翼立场。在即将卸任的议会中,五个政党中,仅民主党与共同体意识位居右翼阵营,前者与丹麦自由联盟结盟,后者则与丹麦自由党关系密切。历史悠久的前进党为丹麦社会民主党的姊妹政党,而因纽特人共同体则在经济政策上更趋向进步主义,支持更公平的税收制度,并被视为丹麦社会主义人民党的盟友。从选民结构来看,前进党传统上受到渔业从业者的拥护,而因纽特人共同体与民主党则较受知识分子与学术界人士的支持。[30]
选举结果
Remove ads
↓ | ||||||||||
7 | 4 | 2 | 8 | 10 | ||||||
因纽特人共同体 | 前进党 | 共同体意识 | 定向点党 | 民主党 |
选后分析
格陵兰的执政联盟——因纽特人共同体与前进党——在此次选举中共失去了31个百分点的选票,创下执政联盟的历史性挫败,类似于COVID-19疫情后许多民主国家的趋势。[33][34][35]中间偏右的反对党民主党历史性地成为国会最大党,并可能与目前的执政党之一组成联合政府。[36]然而,关于矿业的环保政策可能促使主张独立的定向点党进入政府。[37]
尽管因纽特共同体原本被看好胜选,最终却遭遇重大挫败。[38]最初,格陵兰的政治氛围受“螺旋案件”引发的不满情绪影响,但随著选举进行,对美国可能影响格陵兰自治的担忧升温,尤其是在美国总统川普公开表示不排除武力占领该岛后,这一议题更加突显。[28]胜选的民主党领袖尼尔森强调,选举结果应向美国及川普传达明确讯息:“我们不想成为美国人,也不想成为丹麦人。我们是格陵兰人,并希望未来能独立,自主建立自己的国家,而非依赖他人的恩惠。”[38]
定向点党领袖布罗伯格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发表专栏文章,建议格陵兰可利用当前局势在脱离丹麦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筹码,甚至考虑与美国建立类似密克罗尼西亚或帛琉的“自由联合关系”,以应对独立后可能面临的军事防御空缺。[39][40]而唯一对川普表达信任的新兴政党油灯党则未能赢得席次,仅获得305票支持。[16]
在传统由前进党主导的乡村地区,定向点党取得突破,该党深受渔民与猎人支持,并持最强硬的独立立场。而在以往由因纽特共同体占优势的城市,民主党则获得大量选票。选举结果显示,格陵兰民众更关心内部的社会与经济问题,而非立即独立。[41]有人认为,政府大规模的国有化与垄断政策,特别是渔业政策,引发了民间不满,导致选民转向更自由的经济路线;而另一些人则透过支持纳莱拉克党来表达对丹麦的不满。定向点党议员库诺·芬克对《卫报》表示:“过去,人们总是支持前进党,就像支持足球队一样从未改变。但这次,他们已经受够了,选择了不同的方向。”[42]
各方反应
丹麦国防部长特罗尔斯·伦·波尔森祝贺民主党,并表示格陵兰的未来应该由当地人民决定,而不是美国。同时,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也对民主党表达祝贺,称这次选举结果是“民主的展现”。[38]
由于没有任何政党能够在议会的31个席位中获得多数,组建新政府需要进行协商。民主党领袖尼尔森表示:“民主党愿意与所有政党对话,并寻求团结,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局势的背景下。”[43]
而在选举结束的第二天,执政联盟中的前进党领袖詹森宣布辞职,由该党前副主席薇薇安·莫兹菲特接任。[44]
2025年3月27日,报纸《塞米西亚克》报导,除定向点党外,所有在格陵兰议会中获得席次的政党已达成联合执政协议。翌日,联合政府正式公布,由民主党领袖尼尔森担任总理。[45][46]
参见
参考来源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