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9×19公釐帕拉贝伦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9×19公釐帕拉貝倫彈
Remove ads

9×19毫米帕拉贝伦弹9×19 mm Parabellum)是一种手枪冲锋枪使用的无缘间缩式子弹,是现今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手枪弹种,经常被直接简称为“9毫米弹”(“9 mm”或“9 mil”)。这种弹药最初由奥地利武器设计师格奥尔格·鲁格(Georg Johann Luger)所设计,从1902年开始被用在鲁格手枪上,因此又称9×19毫米鲁格弹9×19 mm Luger)。在1982年的4090号标准化协议(STANAG 4090)之后,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被北约军队选为制式弹药,因此也称为9×19毫米北约弹9×19 mm NATO)。

事实速览 9×19mm帕拉贝伦, 类型 ...
Thumb
几种常见子弹规格,由左至右分别为.50 AE.44麦格农.357麦格农.45 ACP.40 S&W9mm帕拉贝伦弹.22 LR

而其“帕拉贝鲁姆”(Parabellum)的称呼来自于晚期拉丁语汝欲和平,必先备战拉丁语Si vis pacem, para bellum)”,源于西罗马帝国学者普布利乌斯·弗莱维厄斯·维盖提乌斯·雷纳特斯于公元四世纪末撰写的著作《论军事》(De Re Militari)一书,也是制造鲁格手枪的德意志武器弹药兵工厂(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 AG,简称DWM)当年的标语口号。

Remove ads

历史

1902年,葛雷格·鲁格以他先前设计的7.65×21毫米帕拉贝伦弹为基础,在德国的德意志武器弹药制造公司Deutsche Waffen-und Munitionsfabriken,DWM)公司开发了九毫米版本的帕拉贝伦手枪Parabellum Pistol,亦常称作鲁格手枪),并且透过英国维克斯股份有限公司介绍给了英国皇家小型枪枝委员会British Small Arms Committee)。1903年三把帕拉贝伦手枪的原型被送到美国春田兵工厂Springfield Armory)作测试。德国军队在1904年3月表示对此种手枪有很大的兴趣。

此种弹药设计上的改变只是去掉了7.65毫米帕拉贝伦弹弹壳颈部收缩的结构,而变成直壁式的无边缘弹壳。

原始的弹头设计为FMJ全金属被覆弹头),形状像削去尖端的圆锥,重量8.03公克。在1915年到1916年期间的德国,弹头的装配使用圆头的弹尖取代去尖圆锥的弹尖,重量仍是8.03克;不过原始的设计持续的在美国销售。

一次大战时期已经有几个国家接受9毫米口径的手枪,人们接受9毫米口径的程度快速的提高。

为了节省金属铅,在二战期间,德国使用被铅被覆的铁核来取代全铅的弹核。这种子弹的弹头呈现黑色,它被称作08mE(mit Eisenkern,“内含铁核”之意)。同样的另一种因战争而产生的变体被称作08SE(Sintereisen,“烧结铁”),因为它的弹头使用高温下压缩铁粉而成的坚硬材料,也因此它呈暗灰色。

还有一种特殊的变体,它在顶端有著“X”型的标记,或者外壳为绿色喷漆。它是低速的次音速子弹,有著比原始设计重的9.47公克FMJ弹头,用来与有抑制器的枪枝搭配。而其他的国家也各自设计了他们的次音速弹。

9毫米鲁格弹被超过70个国家生产并使用,现在已是全世界手枪使用的标准弹种,并且是北约组织与大多数国家军队所使用的手枪口径。

在二战后,9毫米口径的子弹弹头被统一为7.45公克,以增加射击准确度,不过从7.45公克重至9.47公克的弹头仍有人生产。

Remove ads

弹壳材质

  • 黄铜:从1902年开始,制造9毫米子弹的弹壳材料就一直是黄铜。为了外观、耐用度、辨别等等的作用,弹壳通常被镀上一层镍或铜。
  • :为了节省黄铜,铝壳在1941年被瑞典采用,从那时开始铝作为9毫米子弹的弹壳被开发并沿用至今。
  • :从一战开始,一些国家曾试验地使用钢作为9毫米子弹的弹壳,不过仅有非常少数的成功,而今天俄国仍然在生产这种钢制的弹壳。
  • 其他材质:另外尚有一些国家在9毫米子弹的制程中广泛的使用塑胶。

射击表现

9mm子弹的弹道平直,后座力(recoil)中等,和一般程度的制止力(stopping power)。它主要的优势在于体积小,以及生产时只需要相当少的资源。它主要的缺点是,当搭配非扩张性弹头时有过度穿透的倾向,以及不良的永久空穴现象(cavitation)。

它在竞赛上是很好使用的弹种。它能够成为世界上大多数手枪供弹的原因是价格便宜、生产容易并且能使用在大多数的用途上。

在军警镇压的用途上,常常搭配空尖弹,在高速的压缩下子弹会在射击物中扩张进而留在射击物中,并且空尖设计能增加永久和暂时的空穴现象。9 毫米弹药筒设计用于穿透弹道明胶约 12-14 英寸的深度,弹道明胶是一种常用的模拟人体组织的材料。一些 9 毫米负载设计用于最大膨胀和浅渗透,而其他设计用于更深渗透和较少增长。[1]

衍生型

9×19mm弹药有多种尺寸相同、膛压不同的版本,相应也有很多近义词。

9毫米

现代9毫米手枪弹药基本只有9×19,即本品。

9毫米鲁格弹

奥地利人鲁格所设计的原本形式,也叫帕拉贝伦。

9mm格利森蒂

意大利“Glisenti”手枪使用的变种,压力(火药装量)比鲁格弹更低。

9毫米北约弹

又称为9×19毫米北约弹,为1982年STANAG 4090指定的北约标准弹药。

相比原先的鲁格、帕拉贝伦版本,北约版本允许的膛压更高(+P,36500 psi),因此速度、穿透力也都有提升。

DAP92式9MM手枪弹

中国92式手枪所配的标准弹药。和北约弹药相似,也是提升膛压(+P)的版本。

除了以上所列的版本之外,9×19mm还有这些变种,但一般不会作为口径尺寸描述:

m/39B

1960年代,瑞典生产的增压、增穿透弹。

增压版本

分为增压(+P,约38500 psi)和高增压(+P+,约42000 psi)类型,通过增加火药填装来提升动能。现代的武器相比1901年的武器,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此类弹药自1990年代开始变为常见。

俄制弹药

KPB仪器设计厂专门研发的高增压(41000 psi)形式的弹药,与西方个人防卫武器的设计理念相似。

俄制弹药采用大装药、轻弹头(4.2克),初速高(最高可以达到600米/秒),枪口能量则为600焦耳,同时保证击中硬目标后,弹心与被甲可以轻松分离,原理类似老式反坦克炮的APCR弹药,从而提升弹头的速度和穿透力。

7N21

7N21(俄语:7Н21[2]为具有回火芯的穿甲子弹,其枪口能量的穿甲威力的性能介乎于9×19公釐及俄制的7N31弹药。[3]

7N31

7N31(俄语:7Н31)的弹芯采用经过热处理的钢芯(短的钝尖头钢柱,有的批次是小蘑菇状尖头),半裸在被甲外面,两者之间的弹头圆柱部填充铝以起到铅套的作用(嵌入膛线且质轻),而弹头半圆部内是空腔。

由于该弹除了小型穿甲钢芯外,还有一个等口径的弹体,且这个弹体由被甲、铝和空腔构成,再加上相当可观的初速,在命中软目标后,7N31的弹头相当容易发生类似于JHP弹的碎裂变形,杀伤力可观,兼具良好的穿甲性能和对软目标强大的停止作用。

7N31的高初速和特殊的弹头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弹头的穿甲能力,使GSh-18手枪配备击穿所有已知的、包括军用型防弹背心的威力;在15—20米的距离以内,具有击穿含三级防护以下的防弹背心或者8毫米厚的钢板的威力[4]

相关资讯

备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