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音747-400 LCF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音747-400大型货机(英语:Boeing 747-400 Large Cargo Freighter,常简称为747 LCF或LCF),正式官方命名波音747梦想运输者(Boeing 747 Dreamlifter)[1],是一款由美国波音开发,并由长荣航太科技(EGAT)负责改装的特殊用途大型货机。LCF于2006年8月进行第一次试飞,已改装四架,起初交付美国长青国际航空(Evergreen International Airlines)操作,2010年8月之后改由亚特拉斯航空(Atlas Air)操作。LCF的设计目的是用于运送波音787“梦想客机”(Dreamliner)的机身半成品,以节省制造时间与成本而开发出来的特殊用途货机。
Remove ads
简介


LCF是因应波音787客机的生产而衍生出的产品,由747-400型客机与波音747SP改造而来。四架LCF的改造素材,是波音分别自中华航空(2架,原B-18271/B-161、B-18272/B-162)、中国国际航空(1架,原B-2464)及马来西亚航空(1架,原9M-MPA)接收而来的旧机身。相对于以海运运送的方式,以波音747LCF空运787的半成品约可减少20%至40%的运输成本,而耗费的时间则由原本的30天缩短到仅需1天。完成改装后的747LCF将主要自日本名古屋与意大利等地运送波音787半成品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Charleston),再运送到波音在华盛顿州埃弗里特(Everett)的工厂进行最终组装。
波音早在2004年10月时就已经确定LCF的基本构形,其机身结构是由波音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Puget Sound)的结构设计小组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卡诺加公园(Canoga Park)的波音火箭动力实验室(Boeing Rocketdyne)联手负责,而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波音设计中心(Boeing Design Center,BDC)则负责LCF大幅扩大的上层机身、后段机身,及连结扩大过的机身与原机身结构的三角形过渡结构。西班牙的加美萨航空(Gamesa Aeronautica)负责设计LCF机尾处的横开式货舱门并将747SP的尾翼设计沿用,荷兰的施托克-福克(Stork-Fokker)负责设计隔离LCF货舱与驾驶舱两个区块的加压火墙,最后再交付台湾的长荣航太科技进行改装。与一般大型货机常采用的上开式(又称为“掀罩式”)货舱门开启方式不同,在装卸货物时LCF的货门是以横向的方式开启,让波音787的大型零组件能够简单而迅速的装卸,缩短生产线时间(此横向开启式设计的锁扣皆运用了波音公司于1986年时曾考虑的波音767-X“折叠式主翼”设计,后来因市场兴趣不大而作废,并以波音777代之)。
除了机体上的大幅修改外,LCF的机翼设计有小幅变更。在还未试飞之前,LCF的机翼原本仍保持波音747-400的形状,但试飞后数据显示装有翼尖小翼会造成不规则扰动,波音遂决定在最终设计上移除翼尖小翼。另外飞行时仅前端的驾驶舱有加压,后端的货舱并不加压。
Remove ads
规格

相较于原本的波音747-400F,LCF的货舱容量则由原本的24,900立方英呎提升至65,000立方英呎,扩充规模约为2倍,垂直尾翼和机尾则更改为与波音747SP同样的设计以提升操纵力。
Remove ads
机队列表
参见
- 波音747
- 空中巴士A330-700L
- SATIC A300-600ST
- 超级彩虹鱼(Super Guppy)
- An-22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