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FIM-92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

便携式地对空导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IM-92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
Remove ads

FIM-92刺针便携式防空飞弹(英语:FIM-92 Stinger,又称毒刺防空飞弹)中文一般称为便携式防空导弹或肩射导弹,为小型人员携行式防空导弹,采用红外线导引热追踪以及紫外线物体追踪,由美国研发并使用于所有美军部队,1981年服役至今。在美国和其他29个国家中。主要由雷神公司制造,授权德国EADS土耳其ROKETSAN生产导弹,已经生产超过70,000枚导弹。经证实有270架飞机直升机FIM-92刺针便携式防空飞弹击落[1]

事实速览 类型, 原产地 ...
Thumb
波斯湾战争验证了沙漠可用性
Thumb
刺针常作为政治筹码提供给小规模游击队或反抗军,以对敌方政府施压
Thumb
驻韩美军位于群山空军基地(Kunsan Air Base)的第8空军宪兵中队(8th Security Police Squadron),刺针飞弹小队的两名士兵,摄于1994年
Remove ads

特征

FIM-92刺针便携式防空飞弹是设计为一种易于搬运和操作的防御型飞弹,虽然官方要求两人一组操作,单人亦可操作。FIM-92B可以攻击15,700英尺(4800米)范围内和12,500英尺(3800米)高度下的飞机。其可安装在悍马 (军用汽车)改装的复仇者防空系统载具上或M2布莱德雷步兵战车以上,并可以由伞兵携带快速部署于敌军后方,至于直升机发射版被称为ATA或AIM-92 Stinger。

弹体长1.52米、直径70毫米,尾翼100毫米,导弹重10.1公斤,包括发射架在内重15.2公斤(33.5磅)。刺针由小型两节固体火箭推进,喷焰在发射者后方安全距离外,导弹最高速度为2.2马赫(750米/秒),弹头为3公斤穿透弹头和延迟引信火药。

发射时将电池冷冻模组(BCU)插入手把,氩气会注入到系统内,并使瞄准器和飞弹通电。但因为冷冻模组携带的气体有限所以非必要勿使用。如长时间缺乏保养,BCU会发生故障并造成无法使用,而发射器瞄准天线则使用充电电池供电。

刺针有三种衍生型;基本型、被动光学型(POST)、软体电脑型(RMP)。

软体电脑型(RMP)主要针对近年来战机常装设的反制系统提供反反制的可能性,因为其可以载入随时升级的软体和参数表以克制各种推陈出新的反制手法,其还可以在插槽上的唯读记忆体中载入预设设定程式,如果软体发生差错还能用唯读记忆体中的程式维持基本飞弹功能,其有4个CPU每1CPU有4KBRAM,程式运作时载入到RAM,因此并没有许多备用记忆体空间,尤其是运行目标搜索和分析时。软体电脑型RMP有双导向:红外线和紫外线双波段追踪,再加上软体控制,使它更有机会躲过敌机的反制手段击中敌机,其与只有红外线的红眼(Redeye)飞弹相比,效能高出极多。

Remove ads

发展史

美国陆军在1960年代让FIM-43C防空飞弹服役后,发现它仍有许多问题。第一代红外线追踪飞弹使用硫化铅焦电型红外线感测器,缺乏全方位追踪能力、弹体也无法执行3g以上的飞行机动动作、抗红外线干扰能力也很差;所以通用动力于1967年开始的红眼 II专案,这是刺针飞弹的开发起点;该专案在1971年美国陆军接受了该专案成果,注资开发;1972年3月红眼II专案改名为刺针,代号XFIM-92A,仍委托通用动力开发。刺针飞弹的原型在1973年4月起开发,原定于在1973年11月开始测试,但是因为出现开发瓶颈延后了到1974年,但实际上直到1975年2月才完成原型弹,1975年3月开始测试,肩射式刺针飞弹并没有如合约在1975年中旬完成。直到1975年7月,XFIM-92A才大致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美国陆军在1978年4月正式采购FIM-92A,替换老旧的FIM-43红眼防空飞弹。

在FIM-92A尚未量产前,1977年通用动力开始研发下一代刺针,XFIM-92B,或称刺针被动光学型(Passive Optical Seeker Technique、POST)。刺针POST导引装置配备了一颗新型微处理器,可分析双波段讯号(红外线/紫外线),并执行玫瑰花瓣式扫描(rosette-pattern image scanning),这些科技让飞弹可有效分辨背景讯号/诱饵/目标之间的差别,大幅提高追热飞弹的命中率。FIM-92B在1983年开始量产,A型与B型同时在1987年停产,两款型号共生产了16,000枚。

取代A/B型的刺针飞弹为C型,1984年公开亮相,1987年9月量产,1989年服役,1991年时已经生产至少2万枚提供给美国陆军使用。C型的寻标器延续B型,但是加入了可改编程式微处理器(Reprogrammable Microprocessor,RMP)设计,让飞弹寻标器可用软体升级的手段增强追踪能力、改善反制辨识。1989年7月,FIM-92D服役;与C型的差别就只有更新软体;后来库存的C/D型弹于2002年9月开始升级为G型。

目前较为普及的刺针飞弹为1992年4月开始研发的FIM-92E。又称刺针RMP block1。在研发刺针RMP block1时,通用动力将飞弹部门出售给休斯飞机公司,成为刺针家族的第二任主承包商。FIM-92E仍使用了许多FIM-92D技术,升级主体是以增加滚动感应器(roll sensor)、升级追踪软体等方式对付小型目标(如巡弋飞弹无人机)。进一步的软体升级版本称FIM-92F,也是目前主要的刺针飞弹量产型。

替换FIM-92E的计画在1996年便开始,称为刺针RMP block2。该计划希望将飞弹寻标器换成焦平面阵列、成像红外线搜索技术,该技术的来源则是由AIM-9X上移植,理论上更换寻标器的飞弹可以在更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运作,并让有效射高提升到25,000英尺(7,600公尺);飞弹研发也进入了EMD阶段(工程与制造发展阶段),原定在2004年将进入量产,但美国陆军因预算问题在2002年将这计划叫停。在2014年起,现有的刺针RMP block1开始执行延寿翻修计画,该计画希望让库存的刺针飞弹继续操作10年;翻修后的型号称为FIM-92J,配备了近接信管对抗热讯号较小的轻型无人机[2]

从1984年以来刺针配发到许多美军船舰上以作为点防御之用,特别是中东海域的船只。实际上,Little Creek Virginia号直到1993年退役时船上都还有一支专门的刺针射击小队编制在两栖登陆大队。指挥官要求这种两到四人的射击小队每一条船的甲板战斗小组都要有编制。

Remove ads

服役史

1982年5月21日是刺针初次实战,于英阿福克兰战争,英军特种部队秘密部署了六具飞弹,虽然他们没有接受很多操作训练。唯一一个接受该系统训练的英国SAS士兵,本应由他来教授其他士兵使用,却在5月19日的一次直升机失事中丧生。然而1982年5月21日一名SAS士兵击落了一架阿根廷Pucará 对地攻击机,在5月30日约上午11点,一架阿根廷FMA IA 58 Pucará攻击机在kent山脉附近被同样是由SAS士兵所发射的导弹击落,六名阿根廷特种部队队员阵亡,另有八人受伤。然后来发射的连续失误主要因英军不熟悉刺针的复杂充电系统和操作程序,所以后来战争中双方都以吹管防空飞弹为主力[3][4]

美国CIA也提供过超过500具刺针给阿富汗游击队攻击苏联,在1980年代苏联的暴风行动中,给予苏联航空军队严重打击,使刺针直升机杀手的名号不胫而走。1989苏联撤退后,美国想买回这些导弹,但有些还是流入伊朗[5]另外有一些还用在后来推翻安哥拉政府的行动,80年代雷根总统也提供给一批导弹给UNITA反政府组织。在这两个案例,事后回收导弹都失败,虽然推测这些导弹会因为电池损坏而渐渐失效,不过仿制品与替换零件似乎已经存在使得刺针在美国以外仍然持续被使用。后来发现巴基斯坦还是用刺针在卡吉尔战争中击落印度Mi-8直升机和Mig-21战机,并损坏一架坎培拉型侦察机。巴基斯坦后来还正式研发出了自己的改良型刺针安扎便携式防空飞弹,并开始卖掉旧型的美国刺针。

成本

  • 1983年时通用动力发布获合约生产2,598枚刺针与发射器给美军,总值9,390万美金,平均36,000美金一枚[6]
  • 1988年美国政府再签订三年合约生产20,000枚总值6亿9千5百万美元,平均35,000美金一枚[1]
  • 1988年瑞士订购2,500枚刺针RMP型,总值3亿1千5百万美元,平均126,000美金一枚[1]
  • 1990年时向雷神订购1,338枚总值4,510万美金,平均33,000美元一枚[1]
  • 2002年,美国卖二手的69枚导弹与发射器、携带雷达、训练课程给立陶宛,总值3,400万美元[7],估计1/3成本是导弹本身,那每枚也有165,000美元。

自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军尝试买回当初支援游击队的的刺针,定立5,500万美金预算,买回300枚[8]

美军目前库存有13,400枚,总值72亿8,100万美元[9]

使用国

Thumb
加装刺针飞弹的以作防空的M2布雷德利称为M6后卫
Thumb
双联装刺针飞弹系统
Thumb
双联装刺针飞弹系统
Thumb
海军陆战队双联装刺针飞弹系统实弹射击
Thumb
装备8枚刺针飞弹的复仇者防空飞弹系统
根据国防部送到立法院的114年度国防部预算书显示,陆军增购1985枚肩扛式刺针飞弹,发射系统549套,敌我识别器549套,海军增购的45枚肩扛式刺针飞弹丶15套发射系统及15套敌我识别器,宪兵增购91枚肩扛式刺针飞弹,发射系统21套,敌我识别器21套。规划在2031年全数运交[10]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与其他产品比较表

更多信息 9K34箭-3便携式防空飞弹, 9K38针式防空飞弹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相关连结

外部链接

外部影片连结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