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NU

类Unix操作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NU是一个自由作业系统,其内容软体主要以GPL方式释出。这个作业系统是GNU计划的主要目标,名称来自GNU's Not Unix!递回缩写,因为GNU的设计类似Unix,但它不包含具AT&T或任意专有著作权的Unix代码。GNU的创始人,理察·马修·斯托曼,将GNU视为“达成社会目的技术方法”。

TODO
TODO

编辑者的工作清单:
需要改进叙述语言风格,增加来源

事实速览 开发者, 编程语言 ...

GNU计划自己开发的内核Hurd,在上世纪曾是自由软体基金会发展的重点;gnu.org声称如今GNU维护者主要出于技术上的兴趣继续发展此内核[3]。实际使用上,多半使用Linux内核作为系统核心。许多Linux作业系统包涵了Linux内核与GNU计划的核心组件和软体,对于这一类Linux发行版,gnu.org认为应该称为GNU/Linux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理查·斯托曼, GNU计划的建立者

GNU操作系统起源于GNU计划,由理查·斯托曼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希望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开放原始码作业系统来取代Unix,计划中的作业系统,名为GNU。1983年9月27日,理查·斯托曼在 net.unix-wizards 和 net.usoft新闻群组中公布这项计划。[4][5]。理查德·斯托曼通过使用变化单词的各种手法来选择名称,包括曲目The Gnu英语The Gnu[6]00:45:30

斯托曼的目标是成立一个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他希望电脑用户是能够“自由使用”的。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 大多数人都能自由学习软件的源代码,自由地与他人分享的软件,可自由修改软件的行为,自由发布的软件的修改后的版本。这种理念,在1985年3月出版的GNU宣言崭露无遗。[5]

1984年1月5日,斯托曼正式开始编写软体,为了防止这些软体将来可能被主张所有权,影响到自由软体的发展,他辞去了在实验室的工作。[7]。理查·斯托曼使用不兼容分时系统英语In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 (ITS)[7](一种早期的作业系统,使用汇编语言撰写,因其所运行的称为 PDP-10的电脑系统架构停止发展而变得过时)的经验,导致了需要一种可移植系统的决定。[6]00:40:52[8]因此,会议决定,将开发新的系统,并使用 CLisp作为系统编程语言。[9] 且GNU将与UNIX兼容。[10] 当时,UNIX已经是一个流行的专有操作系统。而Unix的设计是模块化的,所以它可以被逐步分块的实现。[8]

同年,开发者开始编写GNU Emacs,次年GNU宣言公开发布。1989年,斯托曼发表GNU通用公共授权条款。当时,GNU计划中的其他部份,如编辑器、编译器、shell等都已经完成,独缺作业系统核心。1990年,自由软体基金会开始正式发展Hurd,作为GNU计画中的作业系统。根据汤玛斯·布什内尔的回忆,最早自由软体基金会使用Trix来开发作业系统,但在1986年放弃这个计画。在此后,他们原希望以轻量化后的4.4BSD为基础进行开发。1987年,理查德·斯托曼决定以Mach微内核进行开发,认为可以借此加速作业系统的开发,但因为一直不确定卡内基梅隆大学何时要将核心原始码释出,造成计划延宕三年。他在之后承认这是个错误。[来源请求]

许多必要的软体需要从零写起,但已存在的第三方组件,如 TeXX Window System[5]被部分GNU软件包依赖并被认为是完整的GNU操作系统的一部分[来源请求][11] 除了上述的第三方组件外,大多数的GNU软体是由许多志愿者,在他们的空闲时间,或由公司、[12] 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赞助下撰写。1985年10月,理查·斯托曼建立自由软体基金会 (FSF)。在1980到1990年代,他们雇用软体发展工程师去转写GNU必须的软体。[13][14]

1991年,Linux出现。1993年,FreeBSD释出。所有GNU计划中,运行于使用者空间的软体,都可以在Linux或FreeBSD上使用。许多开发者转向于Linux或FreeBSD。其中,Linux成为常见的GNU计划软体运行平台。

由于GNU颇具知名度,有兴趣的商家开始促进发展或出售GNU软件和技术支持。其中最突出的和成功的,是Cygnus Solutions[12]现在红帽公司的一部分。

Remove ads

组成

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GNU编译器套装(GCC)、GNU的C函式库(glibc)、以及GNU核心工具组(coreutils[15],另外也包含GNU除错器(GDB)、GNU二进制实用程序(binutils[16]GNU Bash shell[11] 和GNOME桌面环境[17]等。其中GNOME作为一个整体曾是GNU软件包,但是GNOME基金会现今认为GNOME已不是GNU的一部分(见GNOME条目)。据gnu.org的观点,GNU操作系统包含GNU软件包以及第三方的自由软件[3]。开发人员已经将GNU应用程序和工具向Linux内核移植 ,现在也广泛应用在其它操作系统中,如BSD变体的Solaris,和OS X[18]

许多GNU程序已经被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包括专有的操作系统实现,如Microsoft Windows[19]和OS X。[20]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科学系在1995年发表的一个研究认为:GNU作为操作系统比他们的专有Unix对应更为可靠。[21]截至2024年7月底,gnu.org记载有459个GNU软件包(正在维护的有387个)。[22]

Remove ads

GNU 变种

GNU项目的官方核心是GNU Hurd;而在2012年,Linux-libre内核正式成为GNU计画的一部份,相较于上游的Linux,其开发者使用脚本删除了所有专有组件。[23]

像FreeBSD内核其他核心依然和GNU软件合作,形成一个工作的作业系统。[24] FSF认为Linux核心,与GNU工具和实用程序使用时,应承认自己为GNU变种,并促进改成 GNU/Linux 的这类系统名称(导致GNU/Linux命名争议) 。[25][26][27] GNU工程已认可的Linux发行版,包含gNewSense (已停止开发),Guix System, TrisquelParabola GNU/Linux-libre等。[28] 不使用Hurd或Linux作为核心的GNU的其他变种包括Debian GNU/kFreeBSD和Debian GNU/NetBSD。

商标

GNU的商标是一个牛羚头,最初版本是Etienne Suvasa所设计;而今比较流行的粗体版本则是Aurelio Heckert所设计[29]。GNU商标出现在GNU的电子文件中,也是自由软体基金会的元素。

30周年商标是原商标的修正版本,是由自由软体基金会创作,其目的为庆祝30周年。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