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EU(SOC)半自动手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EU(SOC)半自动手枪(英语: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意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队手枪),官方命名为M-45 MEUSOC[6],是一款气冷式、弹匣供弹、枪管短行程后座作用操作、单动操作的半自动手枪,发射.45 ACP口径手枪子弹。
该手枪是以美国人约翰·白朗宁所设计的M1911手枪为原形,并且经已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的武装侦察部队的佩枪,并且从1985年使用到现在。国家库藏编号(英语:National Stock Number,简称NSN;后来NSN之意被改称为北约库藏编号,NATO Stock Number)为1005-01-370-7353。[1]
Remove ads
历史

在198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罗伯特·杨(英语:Robert Young)提出了对M1911手枪作出一系列的规范和改进,使白朗宁的设计能够适合21世纪的新战场,其中许多把M1911手枪已列入MEU(SOC)半自动手枪的设计改进之中。[7][8]198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精确武器工场和步枪分队装备工场接受M1911的改进工作,这些由M1911改进而成的手枪没有正式定型,一律称为MEU(SOC)半自动手枪或MEU手枪。
2002年,美国手枪手杂志(英语:American Handgunner)的一篇文章提及,“来自精密武器科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械士”正在生产著789 把MEU(SOC)的M1911。需要改进的零部件清单包括枪管、复进簧、复进簧顶头、连接销、抛壳钩、击针弹簧、击锤簧及击锤簧座,都是由诺林公司(英语:Nowlin)生产[9];套筒是由春田兵工厂(英语:Springfield Armory)生产;准星针、“海狸尾部”式设计的保险装置和复进簧导杆是由埃德布朗公司(英语:Ed Brown)生产;诺瓦克(英语:Novak)签订了生产照门合同;威尔逊战斗产品公司(英语:Wilson Combat)生产抽壳钩和弹匣释放按钮;而国王枪械工厂(英语:King's Gun Works)提供了左右两面皆可由拇指操控的手动保险。[9]
海军陆战队的队员都在训练周期和随后的部署期间都会使用这把手枪发射多达80,000发.45 ACP手枪子弹。[10]不过,更常见的是海军陆战队带回这把手枪到弗吉尼亚州提科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精确武器工场(英语:USMC Precision Weapons Shop,简称:PWS)发射10,000发.45 ACP手枪子弹以后重新组装。[11]而每次重新组装的时候,除了其枪身以外,几乎枪的所有部份需要抛弃;而在2003年之前,最后一把由美国政府生产的枪身就是在1945年。[10]枪身是会再三重复检查,以确保它仍然保持在军用规格。[10][11]而根据海军陆战队的纪录,它们使用的枪身更曾经开了多达500,000发子弹。[10]
2001年,该名在指挥部的精确武器工场的首席等级成员,美国陆军准尉肯·戴维斯(英语:Ken Davis)指出,M1911是“唯一一把可以撑过这种使用方式的手枪”(The only pistol that can stand up to this use;可能是指在经过多重的破坏性测试以后)。[10]
不过,由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在人手选拔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员接受从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侦察部队转到特种部队司令部的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第1特遣队(英语:Marine Corp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Detachment One,简称:MCSOCOM Det-1)。这意味著粗略地有150个单位将需要挑选一把基于.45口径M1911A1的手枪,而且其速度远比精确武器工场的生产速度更快,更何况当时精确武器工场已经积压与开始生产著精确射手步枪(英语: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简称:DMR)和班用高级射手步枪(英语:Squad Advanced Marksman Rifle,简称:SAM-R),以及将M40A1更新为M40A3。因此,第一支队开始以商业用途现成货品(英语:Commercial off-the-shelf,简称:COTS)的方式去寻求其代用品。[12]
Remove ads

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第1特遣队随后向金柏少量订制了以TLE/RL II系列作改良的版本,命名为“过渡期近身距离作战手枪”(英语:Interim Close Quarters Battle pistol,简称:ICQB)。[12][11][10][12][10][12]
由于MEU(SOC)半自动手枪的部件磨损和撕裂,而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侦察部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人员越来越多,美国海军陆战队试图寻找商业方面的替代品。2005年2月17日,海军陆战队系统司令部(英语:Marine Corps Systems Command)宣布,它打算购买150把春田兵工厂专业型号手枪,并用作MEU(SOC)半自动手枪。[13]这些与联邦调查局的特种武器和战术部队和人质拯救队(英语:Hostage Rescue Team,简称:HRT)所采用的M1911手枪相同;不过,以前它们曾经拒绝通过ICQB的采用。
尽管他们的计划是购买商业市场的手枪,海军陆战队系统司令部仍然继续征求各个M1911的零部件以生产额外的MEU(SOC)半自动手枪。[14]
2010年,海军陆战队方面再一次发出了以一个现成的M1911手枪系统,以取代定制组建的手枪的要求,共有三款手枪被提交到海军陆战队作为替代当前的M45手枪的选择。[15][16][17][18][19] 最终在2012年7月1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宣布柯尔特中标。[19][20]
规格
MEU(SOC)半自动手枪是以军方原来发配给部队的柯尔特M1911A1政府型手枪作为基础,在弗吉尼亚州提科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精确武器工场(英语:USMC Precision Weapons Shop,简称:PWS)经过人手挑选、分解、清理毛刺和做好装上新部件准备。[8]然后,他们会装上售后市场上的配件,包括Videcki公司生产的握把式保险、圆形击锤、左右两面皆可由拇指操控的手动保险和更轻便的扳机,由Bar-Sto公司生产的经过改进、更高命中率的机械瞄具和精确的比赛等级不锈钢枪管和由威尔逊战斗产品公司生产的Pachmayr橡胶握把和前端的锯齿状防滑纹。[1][2][8][12]
MEU(SOC)半自动手枪的扳机扣力被设定在4.5—5磅力(20—22牛顿)。[1]
MEU(SOC)半自动手枪的组件是由手工装配的,因此不能互换。[1]武器的序列号的最后四个数字分别印在枪管的顶部套筒部件的右侧、河狸尾状设计的握把式保险的内部、左右两面皆可由拇指操控的手动保险和在击锤簧座内部的表面。[1]早期型套筒在前端没有锯齿状防滑纹,为了让使用者便于轻推套筒以确定膛内上弹与否,新的套筒在前端也增加了防滑纹。
MEU(SOC)半自动手枪还安装了一个由纤维材料制成的后座缓冲器,能够降低后座感,在速射时尤其有利。但其本身耐用度不高,若缓冲器变成小碎片容易积累在手枪里面导致出现故障。但大多数陆战队员认为这没多大问题,因为在陆战队里面的所有武器都能得到定时和充分的维护;就算缓冲器破损,都可很快被发现并在出现问题前更换。但无论如何,这个装置还是一直受到争议。
Remove ads
使用国
美国
- 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军
- 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
流行文化
- 2019年—《假面骑士零一》:为东京丸井生产型,装上CC3H握把及导轨系统、Laylax M1911A1缓冲簧导杆和缓冲簧套件,被A.I.M.S.用作佩枪,套筒以上亦写有A.I.M.S.的字样。
- 2009年—《闪点行动:龙之崛起》: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阵营武器之一。
- 2011年—《战地3》:命名为“M1911”,载弹量8+1发,初始携弹量为46发。只可由EA枪会成员或战场退伍军人玩家所使用。被归类为手枪,有四种样式,分别是:“标准”、“TACT.”、“SUPP.”和“S-TAC”。TACT.装上了战术灯,SUPP.装上了消声器,而S-TAC则是DICE独有而且同时装上了战术灯与消声器。
- 2014年—《叛乱》:命名为“M45”,安全部队专用武器。
- 2015年—《彩虹六号:围攻》:由FBI SWAT干员所使用,命名为“M45 MEUSOC”。
- 2021年—《战地风云2042》:作为战地风云入口的武器登场。
参见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