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GM-5飞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GM-5飛彈
Remove ads

MGM-5 伍长(Corporal)是美国第一种可以携带核子武器弹道飞弹,也是美国陆军第一款正式服役的飞弹。伍长飞弹采用液态火箭发动机,可以装载于机动发射架上更换发射地点,最大射程达140千米。

事实速览 MGM-5 “下士”导弹MGM-5 “Corporal” Missile, 类型 ...
Thumb
一枚被英国皇家炮兵部署在西德的MGM-5飞弹。

冷战开始后,为应对这一局面,下士导弹被设计成了一种战术核导弹。最初的下士导弹营于1955年在欧洲开始服役。共有六个下士导弹营被正式部署,直到1964年,被新型的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MGM-29中士导弹所取代。

历史

美国陆军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一系列的火箭研发计画,伍长飞弹的前身是1947年5月试射的RTV-G-2火箭,用来验证关于弹道飞弹的基本设计,导引和结构等等。1950年美国陆军决定将RTV-G-2火箭进一步发展为弹道飞弹,编号为SSM-G-17,1951年编号改为SSM-A-17。

SSM-A-17由喷射推进实验室进行研发的工作,道格拉斯公司制造飞弹的弹体,不过1951年飞弹的量产合约改由火石公司(Firestone)承接。第一枚伍长飞弹(伍长一型)在1952年进行发射试验,陆军于1954年开始训练第一个操作单位,编号也在这个阶段改为M2。

由于伍长飞弹的基本设计来自于试验用火箭,液态火箭发动机既复杂,可靠度又不佳,使用的燃料具有高腐蚀性,导致装填作业异常危险。此外,伍长飞弹的导引方式是依靠地面雷达追踪飞弹的飞行路径,然后透过无线电将修正讯号送到飞弹上,与现代飞弹的导引系统有天壤之别,而且故障率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喷射推进实验室从1953年开始著手改良,推出伍长二型飞弹。主要改良的重心在无线电导引系统上,不过成效有限。

后续的改良计划在军士飞弹的研发顺利进展下取消,并且1962年逐渐退出舞台,两年后全部伍长飞弹退役完毕。1963年飞弹编号正式改为MGM-5。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