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Alert观测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P-Alert观测网是由P-Alert地震P波感测仪所构成的即时地震观测网,具有地震预警及产出等震度图的功能。

原理

Thumb
三联科技公司为P-Alert制作的触控式地震警报仪i-touch,提供现地预警的功能[1]

P-Alert地震P波感测仪是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吴逸民与三联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地震警报器,内建4种判断地震的机制,[2]分别为P波3秒位移、PGA最大地动加速度、位移与短/长周期均值。[3]单一测站的P-Alert可以利用P波的资讯,进行现地型的地震预警,P-Alert连接网路后资料可以回传控制中心,进行区域型的地震预警及提供震度资讯,[4]区域型系统可在地震发生后1分钟内绘制等震度图[5]

历史

2008年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教授吴逸民开始与三联科技公司合作研发P-Alert地震P波感测仪,2010年起投入量产与设置,[6]截至2019年11月14日,台湾已设置719个测站。[7]

成效

2013年

现地型系统于2013年3月南投地震2013年6月南投地震震央区可以提供1到3秒的预警时间,距离2013年3月南投地震的震央不到10公里的南投县法治国小,有1.65秒预警时间,距离10多公里的桃源国小有2.71秒的预警时间;距离2013年6月南投地震的震央10多公里的麒麟国小有1.84秒预警时间,距离10多公里的地利国小有1.22秒的预警时间。[8]

2016年

P-Alert观测网在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发生后约5秒,可估计近似中央气象局发布的地震位置,震央相差6.1公里、震源深度相差2.4公里;地震发生后6.5秒,可估计地震规模[9]从震央附近到台南地区的P-Alert测站利用现地型的预警方式,可提供2到5秒的预警时间。[10]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