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AL制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PAL制式是电视广播中色彩调频的一种方法,全名为逐行倒相(Phase Alternating Line)。除了北美、东亚部分地区使用NTSC制式,中东、法国及东欧采用SECAM制式以外,世界上大部份地区都是采用PAL制式。PAL于1963年由德国人沃尔特·布鲁赫提出,当时他为德律风根(Telefunken)工作。

历史
1950年代,西欧正计划彩色电视广播;不过当时NTSC制式本身已有不少缺陷,包括当接收条件差时容易发生色相转移(color tone shifting)现象,所以有人戏称NTSC制式为Never The Same Color(不会重现一样的色彩)。为了克服NTSC制式本身的缺点,欧洲有需要自行研发适合欧洲本土的彩色电视制式,就是后来的PAL制式及SECAM制式。而两者图像频率同为50Hz,不同于NTSC的60Hz,适合欧洲本身的50Hz交流电源频率。
PAL制式由沃尔特·布鲁赫设计,1963年面世。英国广播公司是最早使用PAL制式的电视台,于1964年在BBC2试播,1967年正式开始全彩广播。西德在1967年开始PAL制式广播。国际电信联盟在1998年正式在其出版物将PAL制式正式定义为Recommendation ITU-R BT.470-6, Conven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PAL”有时亦被用来指625线、每秒25格、隔行扫描、PAL色彩调频的电视制式(576i),它与525线、每秒29.97格、隔行扫描的NTSC制式(480i)不同。市售的DVD-Video一般都会标示NTSC或PAL制。
Remove ads
原理
PAL发明的原意是要在兼容原有黑白电视广播格式的情况下加入彩色讯号。PAL的原理与NTSC接近。“逐行倒相”的意思是每行扫瞄线的彩色讯号会跟上一行倒相,作用是自动改正在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错相。早期的PAL电视机没有特别的组件改正错相,有时严重的错相仍然会被肉眼明显看到。近年的PAL电视机会把上行的色彩讯号跟下一行的平均起来才显示,这样PAL的垂直色彩解像度会低于NTSC;但人眼对色彩的灵敏不及对光暗,因此这并不是明显问题。
NTSC电视机需要色彩控制(tint control)来手动调节颜色,这亦是NTSC的最大缺陷之一。
不同的PAL
PAL本身是指色彩系统,经常被配以625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瞄的电视广播格式:如B、G、H、I、N。亦有PAL是配以其他解像度的格式:例如巴西使用的M广播格式为525线、29.97格(与NTSC格式一样),用NTSC彩色副载波,但巴西是使用PAL彩色调频的。现在大部分的PAL电视机都能收看以上所有不同系统格式的PAL。很多PAL电视机更能同时收看基频的NTSC-M,例如电视游戏机、录影机等等的NTSC讯号,但是它们不一定可以接收NTSC广播。
当影像讯号是以基频传送时(例如电视游戏机、录影机等等),便再没有以上所说各种以“字母”区分广播格式的分别了。这情况下,PAL的意思是指:625条扫瞄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瞄、PAL色彩调频。对数码影像如DVD或数码广播,制式亦没有分别,这情况下PAL是指:625条扫瞄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瞄;即是跟SECAM一模一样。
PAL放送的电影
电影一般是以每秒24格拍摄。电影在PAL制式电视播影时会以每秒25格播放,播放的速度因而比电影院内或NTSC电视广播加快了4%。这种差别不太明显,但电影内的音乐会因而变得高了一个半音。如果电视台在广播时没有加以调校补偿,仔细聆听便会发现。
使用PAL制式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使用或曾经使用PAL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列表。 其中许多已经转换或正在将PAL转换为DVB-T(大多数国家)、DVB-T2(大多数国家)、DTMB(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和ISDB(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博茨瓦纳和南美洲部分国家)。
|
|
Remove ads
以下国家不再将PAL制式用于地面广播,并正在从PAL(有线)迁移至DVB-C。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