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141号潜艇 (1940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U-141号(德语:U 141)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建造的十六艘II-D型近岸英语Coastal submarine潜艇(或称U艇)之一。它由基尔德意志造船厂承建,于1940年7月27日下水,至同年8月21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艇曾执行过四次巡逻作战,共计击沉4艘、击伤1艘同盟国中立国商船,累积总吨位为11,934吨。1945年5月5日,U-141号在威廉港自沉,残骸其后被打捞上岸拆解报废。

事实速览 历史, 纳粹德国 ...
Remove ads

设计

II级潜艇是从一战德意志帝国海军UB级UF级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发展而来。其外观尺寸小,造价便宜且易于生产,在很短时间内便能造好。这款艇具在设计上吸收了为芬兰海军定制的欧洲水鼬号英语Finnish submarine Vesikko的优点,是非常出色的训练艇。但由于它们体积较小,在海面上容易剧烈颠簸,因此也被德国人戏称为“独木舟”(Einbaum)。尽管如此,一些II级艇在训练任务与战斗行动中表现相当出色,许多II级艇的衍生型号也相继被建造出来。[1]

U-141号是一款用于近岸水域作战的II-D型单壳体德语Einhüllenboot潜艇。与前型相比,它的司令塔更大、塔后部增加了高射炮发射平台,艇身外部壳体两侧还设计了醒目的鞍状水箱。[2]鞍状水箱除了能利用在压载水舱英语Ballast tank和燃料箱中以提高活动半径之外,对于潜艇在暴风雨天气中的航行也有好处。艇只的全长43.97米、舷宽4.92米、高8.4米,并有3.93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则分别增加至314吨和364吨。II-D型艇采用两台曼海姆发动机厂英语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MWM)生产的六缸四冲程350匹公制马力(26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各配备36个AFA德语Varta AG蓄电池组的205匹公制马力(150千瓦特)西门子-舒克特德语Siemens-Schuckertwerke(SSW)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2.7节(23.5千米每小时),水下7.4节(13.7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8节(15千米每小时)航速续航5,650海里(10,46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56海里(104千米)而无需充电。它采用双轴和两副直径为0.85米的螺旋桨,具备在80-150米的深度运行的能力,紧急下潜需时30秒。[3][4]

武器装备方面,U-141号在艇艏内置有三具管径为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呈倒三角形布置,其中左舷一具、右舷一具、底部的中线上还有一具;它们合共配备5枚G7型德语G7 (Torpedo)鱼雷,或可携带最多12枚TMA水雷。此外,该艇还搭载有一门20毫米30式高射炮德语2-cm-Flak 30作为甲板炮英语Deck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英语Ship's company为3名军官及22名水兵。[4]

Remove ads

历史

1939年9月25日,海军造舰局正式将十六艘II-D型潜艇(U-137至U-152号)的建造合同发包予基尔德意志造船厂。其中U-141号于1939年12月12日开始铺设龙骨,1940年7月27日下水,至同年8月21日在前U-4号艇长、海军中尉海因茨-奥托·舒尔策英语Heinz-Otto Schultze的指挥下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完成海试后,该艇以训练艇身份编入驻基尔的第1潜艇区舰队服役至10月23日。随后,U-141号成为第21潜艇区舰队德语21. U-Flottille的一份子,先后在诺伊施塔特皮劳担任教学艇。当苏德战争爆发时,它又从1941年5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被抽调至驻基尔的第3潜艇区舰队英语3rd U-boat Flotilla作前线艇,继而重返驻皮劳的第21区舰队恢复教学艇职责。随着苏联红军于1945年初发动东普鲁士攻势,德国人被迫放弃皮劳基地,U-141号遂跟随区舰队自1945年1月起移驻基尔,然后从3月1日起继续以训练艇身份在驻威廉港第31潜艇区舰队英语31st U-boat Flotilla服役。根据长期生效的“彩虹命令”,U-141号于同年5月5日与另外二十二艘德国U艇在威廉港四号入口的西侧掩体、即所谓的“雷德尔船闸”(Raederschleuse53°31′N 08°09′E)内自行凿沉——尽管该命令在一天前便由海军元帅德语Großadmiral卡尔·邓尼茨撤销。战后,它们于1945年10月10日至25日期间被英国人集中以炸药炸毁,艇只残骸继而被打捞上岸并拆解报废[5][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U-141号完成了四次巡逻,共计击沉同盟国中立国的4艘商船,累积总吨位为6,801吨;另击伤1艘英国商船,计为5,133吨。[7]

Remove ads

作战巡逻

1941年4月13日,海军中尉菲利普·许勒尔率领U-141号离开基尔,穿过威廉皇帝运河后来到布伦斯比特尔,进而开赴北海,于4月17日驶入挪威的卑尔根进行整备。4月29日,该艇从卑尔根出发执行首次巡逻,前往北大西洋法罗群岛南部游弋。在此期间,它于5月5日在外赫布里底群岛以西、即距离OB-318号护航船队英语Convoy OB 318后方约50海里(93千米)处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第269中队英语No. 269 Squadron RAF一架哈德逊式轰炸机的袭击。三枚深水炸弹造成的震荡迫使U-141号中断巡逻。 英国驱逐舰厄勒克特拉号英语HMS Electra (H27)越轨号英语HMS Escapade和一架惠特利式轰炸机英语Armstrong Whitworth Whitley被派往现场,但没有找到潜艇。[8]经过历时二十八天、水面行程2,490海里(4,610千米)、水下行程204海里(378千米)的航行后,U-141号于5月11日抵达德占法国洛里昂[5]

U-141号在许勒尔的指挥下于5月31日从洛里昂启程执行第二次巡逻,前往北大西洋、北海海峡爱尔兰西部游弋,至6月26日返回洛里昂,期间共击沉1艘1,277总吨的瑞典货船[9]受害者是无武装的卡拉布里亚号(Calabria),它自6月4日以来由于底部缠结而从SL-76号护航船队中掉队,至6月22日03:29被许勒尔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右舷的船舯后部,30分钟后在距伊尼什特拉赫尔灯船西北偏西约100海里(190千米)处沉没。分别于00:27和02:13发射的前两枚鱼雷未能击中该船,值班的三名船员则在第三枚爆炸时丧生。[10]

从7月14日至8月1日在北大西洋、北海海峡和北爱尔兰附近海域执行的第三次巡逻期间,U-141号取得最为丰硕的战果,共击沉1艘、击伤1艘英国商船:[11]7月26日03:28分,该艇在距离布拉迪角以西约365海里(676千米)处袭击了OS-1号护航船队,许勒尔报称他射出的三枚鱼雷各命中了一艘船。其中第一艘船被遗弃,第二艘发生爆炸,第三艘有四个桅杆,且已严重倾侧。事实上,只有5,106总吨的波特威号(Botwey)被击沉,5,133总吨的大西洋城号(Atlantic City)被击伤后遗弃,但后来完成修复。事件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12][13]

在最后一次巡逻中,U-141号于8月21日离开洛里昂,前往北大西洋、北海海峡和爱尔兰西部游弋。9月5日23:37,冰岛拖网渔船亚尔林号(Jarlinn,190总吨)被许勒尔的一枚鱼雷击中船舯部,并在罗科尔东北约120海里(220千米)处连同11名船员立即沉没。[14]一天后,U-141号又向英国拖网渔船埃里克国王号(King Erik,228总吨)发射了一枚鱼雷并取得命中,使后者在法罗群岛西南偏西约120海里(220千米)处发生强烈爆炸后立即沉没,15名船员全数罹难。[15]返德途中,该艇于9月12日抵达卑尔根进行补给,并在经停克里斯蒂安桑后于9月18日回到基尔。[5][16]

袭击历史摘要

更多信息 日期, 船名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