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kraina.ru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Ukraina.ru》(俄语:Украина.ру),或译作《俄乌网[1],是俄罗斯线上报纸,于2014年6月18日开始运营。其隶属于俄罗斯官媒《今日俄罗斯》,被视为俄罗斯官方喉舌,宣传俄罗斯对乌克兰问题的官方立场。

事实速览 Ukraina.ru Украина.ру, 类型 ...

历史

2014年5月14日,《今日俄罗斯》宣布即将推出线上信息和分析媒体《Ukraina.ru》,该媒体于2014年6月18日发布[2]。该媒体由亲俄乌克兰记者阿莲娜·别列佐夫斯卡娅俄语Березовская, Алё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领导[3]

据《俄新社》报导,截至2014年10月,该网站日均浏览量为20万,观看人数为4万人,社交网络上有24,000名订阅者[4]

2016年5月,曾有多家乌克兰媒体工作经验的俄罗斯记者伊斯坎德尔·希萨莫夫乌克兰语Хісамов Іскандер Амінович成为该网站的主编[5]

成员

在《Ukraine.ru》推出时,其拥有10名员工。玛丽娜·艾哈迈多娃安德烈·巴比茨基尤里·科特和亚历山大·查伦科等俄乌两国知名亲俄记者在不同时期曾与该线上报纸合作[6][7]

维克多·亚努科维奇担任乌克兰总统期间的政府官员,如乌克兰司法部埃琳娜·卢卡什乌克兰税务部亚历山大·克里缅科乌克兰总理尼古拉·阿扎罗夫,亲俄政党反对派集团地区党新社会主义的代表都在该线上报纸以专栏方式发表评论。

立场

《Ukraina.ru》报导俄罗斯对乌克兰问题的官方立场[8]。转载俄罗斯媒体对乌克兰的负面描述[9]。该线上报纸在其Telegram频道中发布羞辱乌克兰人的描述,包括曾经历暴力行为的女性受害者。其曾呼吁要在街上绞死马里乌波尔围城战中抵抗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武装部队,称要在他们的尸身“胸前贴上标语,上面写著‘我是班德拉份子’——就像法西斯分子对苏联游击队所做的一样”[10]

《Ukraina.ru》的政策定位为“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另一种观点,与乌克兰和西方媒体所主导的观点截然不同”,该线上报纸的领导层指责乌克兰和西方媒体“片面和不客观”。该线上报纸还承诺举行关于乌克兰的讨论和意见交流,以应对乌克兰发生的广场革命[2]。其特别关注顿巴斯战争[4]。《Ukraina.ru》还声称其目标是“加强我们(乌俄)的友谊,我们的民族,恢复我们的历史,并真正恢复我们的联合”[2]

评价

许多媒体[11][12][13][9][14][15]以及事实查核网站[16][17]多次指责 《Ukraina.ru》传播假新闻并使用的题材中存在仇恨言论。此外,《自由电台》指出,尽管《Ukraina.ru》将自己定位为乌克兰媒体,并在其名称中包含“乌克兰”一词,但它是由俄罗斯官方机构《今日俄罗斯》创建和拥有的,其活动主要是旨在抹黑乌克兰[9]。《内幕人士》对《Ukraina.ru》也给出了同样的评价[18]

制裁

2015年9月16日,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签署了一项法令,根据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的决定,颁布冻结包括时任《Ukraina.ru》的负责人,编辑阿莲娜·别列佐夫斯卡娅的所有资产[19]

2021年3月23日,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实施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的决定,要求乌克兰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封锁《Ukraina.ru》和一些其他采用类似编辑政策的网站访问权[20]

2023年2月3日,《Ukraina.ru》作为《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的一部分被加拿大列入制裁名单[21]

事件

2015年1月29日,《Ukraina.ru》发表了米哈伊尔·帕西奇尼克的专栏文章,暗示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与撒旦联系,作者声称有证据表明,乌克兰总统“向来自喀尔巴阡山的巫师求助”。正是由于黑暗势力,波罗申科才能让“独立广场”的人站在他这一边,但作者没有提供这种证据的链接。该文章在其他媒体对其关注后被删除[22]

2019年3月21日,乌克兰安全局逮捕了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的公民玛格丽塔·邦达尔。其住在基辅,是“国家少数民族权利监察组”的协调员,并在《虚无主义者》和《共享》等出版物上发表文章。然而,在2018年期间,她也在《Ukraina.ru》上以“里玛·沃伊斯托克”的笔名发表文章,她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你不害怕吗?21世纪的纳粹分子在基辅街头游行〉。根据乌克兰文化部的结论,她的出版物的内容“有助煽动民族和种族间的分裂,破坏社会政治局势”。邦达尔解释说,她与《Ukraina.ru》的合作是源于财政问题。2019年3月27日,玛格丽塔·邦达尔被驱逐出乌克兰,并被禁止入境3年[23][24][25]

2020年9月23日,哈萨克博主埃尔梅克·泰奇别科夫阿拉木图因涉嫌违反《哈萨克刑法》第174条(煽动民族仇恨)而被捕。他被捕的原因是他在2020年5月28日接受《Ukraina.ru》的采访时,对哈萨克人和哈萨克表示轻蔑,批评哈萨克国语政策,并将国内的种族冲突归咎于哈萨克政府[26]。2021年8月19日,阿拉木图奥埃佐夫斯基区法院判处泰奇别科夫在最高安全级别的监狱监禁7年。这是他第2次因该罪名而被判刑[18]

2023年9月3日,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博主应《Ukraina.ru》之邀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到访俄占顿涅茨克俄占克里米亚。当中的歌手王芳马里乌波尔围城战期间被夷为废墟顿内次克州学院戏剧院阳台上演唱苏联歌曲《喀秋莎》,并在随后接受俄罗斯媒体访问时以“纳粹”称呼乌军、声称是乌军炸毁剧院。录像在社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起乌克兰举国震怒[2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