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Xbox 360

微软公司发布于2005年的第七代电子游戏主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Xbox 360是美国的电脑软体公司微软所发行的第二部家用游戏主机,为Xbox的后继机种。Xbox 360为索尼电脑娱乐PlayStation 3任天堂Wii的市场竞争者,同为第七世代游戏主机。Xbox 360最早于2005年5月12日,在E3游戏展前一星期首度曝光,2005年11月22日在北美地区上市,其后扩展至欧洲日本地区,而香港台湾也已经于2006年3月16日正式上市。

事实速览 研发商, 制造商 ...

Xbox 360可与Xbox LIVE紧密结合,玩家可以透过Xbox聆听、观赏各式音乐、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Xbox 360也在个别地区提供与第三方厂商合作的多媒体串流服务,例如在美国NetflixESPN服务,以及英国Sky Player服务。在台湾则是和台中威达云端电讯合作(现名为大台中数位有线电视),将Xbox 360当作数位机上盒,提供高画质电视节目。

2016年4月20日,微软公司宣布将停产Xbox 360,但Xbox LIVE将继续为现有的Xbox 360玩家服务[4],截至2021,微软官网宣布最低支援商品为Xbox One S,Xbox 360网路连线伺服器是否仍继续支援未能确认。

Remove ads

历史

开发

Xbox 360在开发时有著Xbox Next、Xenon、Xbox 2和Xbox FS等称呼。Xbox 360的构想在2003年初被提出。2003年2月,由微软副总裁J Allard带领的Xenon软体平台设计计画展开,同月,微软邀请了四百名游戏开发者在华盛顿州贝尔维尤举行会议,以寻求他们对新游戏主机的支持。同样在二月时,前美国SEGA总裁Peter Moore加入了微软。2003年8月12日,ATI与微软签订制造新主机显示晶片的合约,此协议并在签订的两天后公开。在Xbox 360正式上市前,多部初期开发套件被发现是用苹果Power Mac G5所改装而成。这是因为Power Mac G5的PowerPC 970处理器架构与Xbox 360所使用的IBM特制Xenon处理器相同。Xenon处理器的核心是从PlayStation 3Cell处理器PPE架构些微修改而来。根据David Shippy和Mickie Phipps的说法,IBM的员工对索尼东芝隐藏了这件事。

Remove ads

名称由来

微软公司设计Xbox 360时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生动的娱乐体验”。基于这个创意,微软推出了全新的Xbox 360游戏平台,提供给用户独特的娱乐体验,更多的是注重他们个性化的游戏喜好和游戏风格,而不是游戏本身。将用户做为整个娱乐体验的中心,一切的设计和服务都是以他们为本。因此微软采用了象征意义的360°作为名称。另外由于竞争对手已经进入第三代,微软不愿意采用Xbox 2的名字,让其产品给消费者落后的感觉。

上市

Xbox 360于2005年11月22日在美国加拿大上市,随后于12月2日在欧洲、12月10日在日本上市。2006年3月16日于香港台湾上市。Xbox 360第一年就在36个国家上市,创下游戏主机第一年上市国家数的新纪录。

上市初的Xbox 360外型呈白色流线型,使用三核心IBMPowerPC架构的Xenon处理器以及ATI设计的Xenos显示晶片,主机并内建网路连线功能,亦支援DVD影片播放。

加强多媒体影音功能

Thumb
Xbox 360(左)的外接式HD DVD光碟机(中)及其遥控器(右)

微软于2006年1月CES大会表示将于年底推出HD-DVD外接光碟机。Xbox 360外接式HD-DVD光碟机将完全支援HD-DVD播放机所具备的基本影音规范与功能,影像解码则由GPU Xenos与中央处理器负责。该外接式光碟机采用USB2.0介面与主机连接,本体并另含两组USB2.0连接埠。2006年11月微软开放了Live Marketplace的服务,美国用户可于Live卖场购买由各大好莱坞片商与电视公司提供之商业影片、电视影集下载至主机观看。片源种类涵盖了最新的电影与电视影集。

2007年1月微软于CES大会上宣布将于2007年末在Xbox 360上推出IPTV服务,与美国各网路服务商与频道提供商合作,以网路串流技术实现随选视讯之平台。Xbox 360的IPTV将不仅止于单纯地线上观看电视频道之功能,该系统将与Xbox Live完整结合,可让使用者于背景录制节目,畅玩游戏与线上好友语音视讯聊天。

Remove ads

降价与改版

2007年3月29日微软宣布售价479美元的Xbox 360 Elite精英版主机将于一个月后于美国上市。Elite版主机与手把为全黑涂装,新增HDMI原生输出端口与提升硬碟容量至120 GB,4月29日在北美各大卖场上市。Elite初期需求量超乎业界预期。8月8日微软宣布北美即日起无硬碟之游乐版Xbox 360主机售价降至279美元、有20 GB硬碟之豪华版降至349美元、精英版降至449美元。豪华版新增HDMI输出支援,并全面搭载2007年夏季起用于绘图晶片的新型热导管以加强散热对流效率。2008年9月5日微软Xbox Live首席程式设计师Larry Major Nelson Hryb宣布北美Xbox 360游乐版售价降至199美元、有60 GB硬碟豪华版降至299美元、菁英版降至399美元。

New Xbox Experience

2008年11月19日微软在Xbox Live上推出更新,名为NXE(New Xbox Experience),让玩家能够如同Wii的Mii功能一样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人偶,并对浏览介面做大幅度更新,最重要的是,支援硬碟安装执行,可将游戏复制到Xbox 360硬碟中,加快游戏读取速度。

新型Xbox 360主机与Kinect

2009年6月1日微软于E3游戏展中公布代号为Project Natal的体感装置,让玩家可以透过玩家的肢体动作或语音来进行Xbox 360介面以及游戏的操控。隔年6月,微软在E3游戏展中宣布Project Natal体感装置的正式名称为Kinect,并预计于11月在美国上市,售价149美元。会中并发表了新型Xbox 360主机Xbox 360 S。新的轻薄版主机改变了原先的外观、缩小尺寸并减轻重量,250GB版本主机外壳改采钢琴烤漆并大幅降低了主机运作时的噪音和耗电量,并内建Wi-Fi 802.11a/b/g/n高速无线网路与Kinect专用连接埠。新型Xbox 360主机于发表同日在美国上市。2010年8月21日新型Xbox 360 250GB主机在台湾上市。11月4日Kinect正式在美国上市,11月18日在香港上市,11月20日在日本及台湾上市。

2011年1月7日,微软在CES展上宣布Xbox 360主机的全球销售量突破5000万部,Kinect体感装置则达到800万部。2011年6月,微软宣布Xbox 360全球累积销售量达到5500万部。2012年9月,微软宣布Xbox 360全球累积销售量达到7000万部。

Remove ads

硬件架构

主机芯片

Xenon核心

2005年11月上市的豪华版和核心版采用的初版设计。

  • IBM90nmCPU,三核心,1.65亿晶体管,核心面积168mm2
  • ATI90 nmGPU和版载DRAM
  • Low profile GPU散热器
  • 标准CPU散热器
  • 203W电源,12V电流16.5A

IBM 90 nm CPU ATI 90 nm GPU和嵌入式DRAM

Zephyr核心

Zephyr是第一款试图修复三红问题并加入HDMI接口的改进版。2007年5月的菁英版首次引入该设计。2007年7月豪华版本也开始采用Zephyr主板。

  • 新的精英版采用120G 硬碟
  • 更新的主板布局
  • HDMI输出
  • CPU周边加入胶粘剂
  • 加入热管的GPU散热器
  • CPU和GPU制程仍为90 nm

CPU和GPU周边都加上了胶粘剂,将晶片和主板更牢靠的固定在一起。

Falcon核心

2007年8月之后生产的所有Xbox 360豪华版和游乐版主机都采用了新的65 nm CPU及新散热器,但GPU仍然是90 nm,散热器也和Zephyr一样。这款改进版基于Zephyr,并减少了一些电容和电感,降低了成本。从2007年9月开始出货Xbox 360豪华版主机开始采用Falcon主板。Xbox 360菁英版最终也采用了这款主板。LOT号在0734以后的Xbox 360采用Falcon的可能性最大。

  • IBM 65 nm CPU
  • ATI 90 nm GPU
  • 体积更大,经过改进的CPU散热器
  • 稳压器、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减少
  • 175W电源,12V电流降至14.2A,电源接口改变(避免被插入之前版本的主机)

GPU上的嵌入式DRAM面积减小

Opus核心

这是一款介于65 nm和90 nm CPU之间的版本,采用了新的散热器但没有HDMI接口,装入Xenon的外壳中,仅用于返修机。这款主板于2008年7月底在返修机上出现。

  • 基于Falcon主板
  • 没有HDMI接口
  • IBM 65 nm CPU
  • ATI 90 nm GPU
  • Falcon CPU散热器
  • Zephyr GPU散热器

Jasper核心

Jasper在2008年11月底在游乐版主机上出现。采用65 nm GPU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电源功率也进一步降低到150W。12V电流降至12.1A(12.1A x 12V = 145.2W)。板载闪存升级到256MB以便安装NXE(New Xbox Experience)更新,而不需要再外接记忆卡;目前日本与美国已有512MB。

  • IBM 65 nm CPU
  • ATI 65 nm GPU
  • 150W电源,12V电流为12.1A,采用新电源接口(避免被插入之前版本的主机)
  • 板载闪存从16MB升级到256MB,和NXE更新的体积相适应

Valhalla核心

Valhalla核心使用在在2010年6月14日E3展会上发布的Xbox 360 Slim上,采用45 nm的CPU和GPU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功耗。

GPU

Xbox 360的图型处理器(GPU)是ATI全新设计的R500(“Xenos”)GPU

  • 一共3.37亿个晶体管
  • 500MHz运行频率GPU(90纳米制程,2.32亿个晶体管)
  • 500 MHz 10MB内嵌DRAM记忆体(90纳米制程,1.05亿个晶体管)
    • NEC设计的eDRAM有处理彩色、阿尔法混合(Alpha Blending)、Z轴/模板缓存(Zbuffer)、抗锯齿(Anti-alias)的逻辑功能。
  • 48路并联浮点动态著色管线,由于是统一著色结构,所以顶点及像素命令皆可处理
    • 每条管线拥有4个逻辑运算单元用以处理顶点或像素著色命令
    • 统一著色运算架构(这代表每条管线都能够运算像素或顶点著色命令)
    • 支持DirectX 9.0的3.0著色模式,对有DirectX10著色模式实现有限度支持
    • 每个时钟周期可以处理两个著色命令
    • 通过所有著色管线并联每个时钟周期一共可以处理96个著色命令
    • 著色性能:每秒处理480亿个著色命令
  • 每个时钟周期处理16个已过滤和16个未过滤的贴图
  • 多边形最大处理性能:每秒5亿个三角形
  • 像素填充:在4倍多重反锯齿(MSAA)情况下每秒160亿个
  • 粒子能力:最大理论值每秒0.96亿,与CPU协作时最大理论值为3.36亿
  • Xenos内建10MB eDram的设计之诉求在于有效降低传统GPU架构在执行反锯齿下对于效能的冲击。

记忆体

  • 512MB GDDR3
  • 700MHz(等效于1400MHz)
  • 共享记忆体架构(UMA

系统频宽

频宽数据:

  • 22.4 GB/s记忆体总线界面(基于128 bit位宽总线,每时锺周期700 MHz×2次访问(每波峰一次))
  • 256 GB/s eDRAM逻辑内部到eDRAM内部记忆体带宽
  • 32 GB/s GPU到eDRAM带宽(基于64bit DDR总线,每时锺周期2 GHz×2次访问)
  • 21.6 GB/s 前端总线(上下行各10.8 GB/s)
  • 1 GB/s 南桥带宽(上下行各500 MB/s)

支援影像播放格式

Xbox 360支援自外接USB随身碟媒介以档案选取方式进行媒体播放

  • DVD MPEG2
  • WMV 9、VC-1、WMVHD
  • MPEG4/AVC H.264—Up to 15Mbps从Baseline、Main至最高的High Profile组态。两声道

AAC LC Main Profile的声音输出AAC LC与Main Profile。

  • MPEG4 Part2—Up to 8Mbps,SImple Profile。两声道AAC LC Main Profile的声音输出。

MPEG4/AVC/H.264将于2007年5月春季系统更新后提供支援。

支援解析度

更多信息 分辨率, 纵横比 ...

主机类别

更多信息 型号名称, 主机颜色 ...
更多信息 名称, 手把 ...

手柄

因为Xbox 360控制器在美国很流行,已经被美国海军采用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潜望镜控制系统上[5]

保修时间

三红灯E74问题微软提供三年保修,其他主机问题,提供一年保修。

故障问题

360芯片与索尼CELL芯片的开发竞争

两位担任Cell处理器研发重梁的工程师David Shippy与Mikie Phipps,在新书The Race For A New Game Machine中回忆起2001年Sony/IBM/Toshiba三者投资40亿美元Cell五年计划如何与微软的新主机研发产生联系。IBM在整个计划中提供研发人力,设于美国德州Austin的研发总部有着Sony及Toshiba派遣的工程师团队,大家一同生活吃住,目标为2005年圣诞节让PS3上市。 就当2002年微软与IBM接触后,事情有了变化。在IBM的Adam Bennett甚至向微软公开正在开发中的Cell规格详图,微软决定交由IBM研发新主机的CPU,至此IBM两手掌握两大订单,即索尼PS3和Xbox 360芯片开发。 一段诡奇的回忆:同住于紧邻小卧间的IBM的员工得对来自Sony与Toshiba的工程师保密以防他们为微软设计处理器的合约计划泄漏,而360处理器晶片的验证进度也比Cell超前。Shippy先生感受到一股良知上的煎熬,称自己的本性已被污染,因为他是在用着之前为PS3主机处理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经验在与微软工程师协同规划新处理器的架构需求。 Sony遭遇的惨事不只于此,就当IBM完成两大公司的设计合约后,IBM的晶片制造部门却发生问题。相比于未预料到此巨变的Sony因此遭受六周的推迟才拿到第一批Cell晶片,微软将备用产能转移于第三厂商的先见之明让微软比Sony还早拿到新主机的处理器晶片。微软拿到了Sony出钱培养工程师积累经验后研发的晶片,及时赶上2005年11月首发Xbox 360,而PS3最终因一连串阻扰导致推迟一年上市。[6]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