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来自维基词典,自由的词典

Remove ads
参见:
U+9B25, 鬥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9B25

[U+9B24]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9B26]

跨语言

更多信息 笔顺 ...
更多信息 日本新字體, 簡體中文 ...

汉字

鬥部+0画,共10画,仓颉码:中弓(LN),四角号码77114部件组合𩰋

  1. 康熙部首 第191个(鬥部

衍生字

来源

更多信息 说文解字 ...

汉语

更多信息 正体/繁体, 简体 ...

字源

更多信息 古代字体(鬥), 商 ...

甲骨文“斗”象两人相搏之形[1]小篆隶变𨷖𨷵)”(睡虎地秦简)。尽管《说文》列“鬥”、“鬭”二字,但实际上在宋朝以前隶楷皆沿袭秦隶“𨷖”,部首“鬥”类化同“門”;如南朝玉篇》“象鬥之形,今作門同。”唐朝干禄字书》“𨶜𨷖,上俗中通下正。”《九经字样》“鬭𨷖,下隸省,非從門。䦧字同。”北宋广韵》“凡從鬥者,今與門戶字同。”及至《集韵》依《说文》为据辨正,原从鬥者悉数恢复。

即使如此,后世仍通行“鬭”、“𨷖”而非“鬥”,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谓鬥废矣;1930年中央研究院宋元以来俗字谱》也以“𨷖”作正楷校对从門“鬥”之俗字。现行简化字除将“鬥”对应“斗”外(盖音从斗声,如俗字“鬦”),其部首又归同“門”简化“门”[2];传统汉字规范则是将“鬥”扶正,部首“鬥”与“門”有别。

Remove ads

日语

朝鲜语

越南语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