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恆春廳
日本統治時代下的台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恆春廳(日語:恒春庁〔恆春廳〕/こうしゅんちょう Kōshon chō */?)為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之一,設立於1901至1909年間,其東、西、南三面環海,東北至阿塱衛溪,北至四重溪,廳治設於恆春街,下轄枋山、蚊蟀兩支廳。其範圍為現今的屏東縣恆春鎮、車城鄉、滿州鄉、枋山鄉。
沿革
該廳設立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5月1日,是將恆春辦務署從臺南縣分劃出來而成[1]。同年11月11日臺灣總督府認為「總督府-縣廳-辦務署」的三級制度在行政事務上欠缺靈活,而廢止「三縣四廳」制改為「二十廳」制,恆春廳即為二十廳之一[1]。1904年5月1日,恆春廳實施街庄整併,整併為1街31莊[2]。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10月25日,臺灣總督府將原有之二十廳合為十二廳[1],恆春廳廢止,併入阿緱廳。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Remove ads
歷任廳長

人口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