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山邨(英語:Tsz Wan Shan Estate)為香港一個曾經存在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曾經成為全香港擁有最多樓宇的屋邨,共有63座樓宇。

Quick Facts 慈雲山邨 Tsz Wan Shan Estate, 概要 ...
慈雲山邨
Tsz Wan Shan Estate
Thumb
以前慈雲山邨居民晾衫的情況
概要
類型租住屋邨
地點香港黃大仙區
地址慈雲山
承建商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1964年-1971年
拆卸年份1989年-1997年
技術細節
座數63
Close

1980年,香港房屋委員會為方便管理,將慈雲山邨分拆成慈安邨慈樂邨慈愛邨慈正邨慈民邨5個屋邨,及後於1990年代開始拆卸重建。

歷史

慈雲山邨前身為徙置區,於1964年5月至1971年9月期間落成,共建有63座第3型至第6型徙置大廈(原本計劃興建67座)。由於早期公共屋邨的設計多以安置大量無家可歸的難民為主,故居住環境一般較為擠迫以及各種社區設施都並不完善:在康樂設施上僅有位於全邨中央的球場﹣「慈雲山邨中央遊樂場」(球場範圍原本計劃興建第54至56座,但因計劃改變,第54至56座最終並沒有落成,而原計劃中與第42座相連的第41座則改為青年中心),亦由於邨中居民多達十數萬人,人口密度太高,因而衍生出不少問題,包括罪案、童黨黑社會等(尤其是以慈愛邨最為嚴重,例如原來的42-43座間空地,當年常有癮君子聚集注射毒品,並在附近藏毒,若現金不足以購買毒品時更會行劫;至於慈安邨1-3座,由於與屋邨主要樓宇距離較遠,故問題相對較輕),而於1970年代邨中最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為「慈雲山十三太保」。

在1970年,徙置事務處原擬將第1座(後改稱安合樓)全幢劃作受東頭政府廉租屋邨工程影響而須遷出的平房區屋民的指定安置大廈,最後僅有部份居民遷入。及後由於第28座因山泥傾瀉導致樁柱露出,所有居民均獲遷往樓齡較新的第1-3座,並進行補救工程。復修後初期,由於沒有居民願意入住,徙置事務處以「一屋兩戶」及自選單位遷置作招徠,成功吸引居民重新遷入。

基於慈雲山邨的規模龐大,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為方便管理,在1979年11月[1]決定將慈雲山邨分拆成慈安邨慈樂邨慈愛邨慈正邨慈民邨5個較小的屋邨(原定為6個,當中慈樂邨原計劃分為「慈樂上邨」及「慈樂下邨」,但最後改為不分上下邨),每幢原慈雲山邨樓宇均添加了名稱,並於1980年內生效。慈雲山邨分拆後,由於當中有樓宇涉及26座問題公屋醜聞而需要提早拆卸,居民先暫時安置於慈安邨安合樓,待接收屋邨(黃大仙下(一)邨)於1990年竣工後才陸續遷離慈雲山。後來房委會為改善居民居住環境,透過「整體重建計劃」,於1990年代逐步將舊有樓宇拆卸重建,受影響居民遷入以鳳德邨東頭邨黃大仙下(二)邨為首的若干條接收屋邨。重建後部份屋邨重用舊邨名,亦建有兩個居屋屋苑。慈雲山邨拆卸前即使沒有即時倒塌危機,但由於絕大部分樓宇混凝土含量不合格,因此樓齡僅19-32年便要報銷

現在的慈雲山共有6個屋苑,分別為慈安苑慈樂邨慈愛苑慈正邨慈民邨慈康邨。所有屋苑均以天橋聯繫著,順勢連接到山下的鳳德邨,並同時連向6個屋苑共用的大型商場﹣慈雲山中心

屋邨資料

著名住客

事件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