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號護衛艦(HMS Challenger),是英國皇家海軍一艘珍珠級英語Pearl-class corvette木製風帆護衛艦,於1858年下水,使用蒸汽輔助動力。1872年改裝為研究船,用於挑戰者號遠征。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繼承自其名字。[2][3]

Quick Facts 歷史, 技術數據 ...
Thumb
William Frederick Mitchell所繪的挑戰者號
歷史
RN Ensign
艦名 挑戰者號
建造者 伍利奇造船廠英語Woolwich Dockyard
下水日 1858年2月13日
退役日 查塔姆造船廠英語Chatham Dockyard,1878年
結局 1921年拆解報廢
技術數據
艦級 珍珠級護衛艦
排水量 2,137長噸(2,171公噸)[1]
載重噸位 1,465 舊噸英語Builder's Old Measurement[1]
全長
  • 68.66米(全長
  • 61米(火炮甲板)
全寬 12.29米
吃水
  • 5.28米(船首)
  • 5.74米(船尾)
型深 7.29米
動力輸出
  • 400 公稱馬力
  • 1,450 指示馬力(1,080 kW)[1]
動力來源
  • 2缸筒塞引擎[1]
  • 單螺杆
帆索方案 全帆裝船
速度 10.7節(蒸汽驅動)
武器裝備
  • 20門8英寸前裝滑膛砲,舷側
    • 至1868年減至16門[1]
  • 2門10英寸/68磅前裝滑膛砲,艦首
Close

英國皇家海軍

裝備

挑戰者號為珍珠級護衛艦最後建造的數艘之一,花費了76,272英鎊。可搭載270名船員,舷側配備20門8英寸前裝滑膛炮,至1868年減少至16門,並且大多換裝為64磅炮。艦首配備2門10英寸/68磅前裝滑膛炮。[1]

行動歷史

1858年2月13日,挑戰者號護衛艦在伍利奇造船廠英語Woolwich Dockyard下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4]1861年轉入北美和西印度群島艦隊,1862年,在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的前期階段,隨英國艦隊參與了對韋拉克魯斯的占領行動。[5]

1866年,轉至澳大利亞艦隊英語Australia Station擔任旗艦。1868年,對斐濟進行了懲罰性遠征,以報復一名傳教士及其部分家屬的被害。在遠征中,炮擊並燒毀了一座村莊,導致超過四十名原住民死亡。[6]1870年末,挑戰者號離開澳大利亞艦隊。[2]

科研探險

改裝

皇家學會從英國皇家海軍手中租借了挑戰者號,並於1872年對該艦進行了改裝以用於科研任務。艦上的火炮被移除至僅剩2門,以開拓出額外空間。原先存放物資彈藥的地方被改造為實驗室、工作室和科研設備儲藏處等。主甲板(即火炮甲板)層設有獨立的動物學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海圖室和照相室。艦上加裝了各類小艇、繩索吊具、採樣工具、拖網等設備。舾裝工作於1872年6月開始。同年11月15日完成。[7]挑戰者大部分時間使用風帆動力而不是蒸汽動力,以便在收集數據時經常停下來,而蒸汽機僅在從海底深處收集樣本時提供動力。[8]

行動歷史

Thumb
挑戰者號遠征

挑戰者號遠征從1872年12月21日啟程開始,至1876年5月24日結束,航行了超過68,000海里,收集了各類海洋特徵數據,取得了大量發現,奠定了海洋學的基礎。其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8][9]

  • 首艘使用輔助動力穿越南極圈的船隻
  • 發現了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
  • 對近4,000種以前未知的新動物物種進行了編目

後續和紀念

1876年,挑戰者號轉為海岸警衛隊和皇家海軍後備隊的訓練艦。1921年報廢拆解。[2]船頭雕刻英語Figurehead (object)現存於南安普敦國家海洋學中心展示。[10]

美國於1968年下水的格羅瑪·挑戰者號科研船以其命名。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也以其命名。[11]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