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蛋塔效應
商业管理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蛋塔效應(英語:Portuguese egg tart effect),[1]形容特定一段期間內,許多相同性質的店面或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並伴隨著大批消費者的衝動性購買行為,但不久後就發生極為迅速的衰退潮或倒閉潮。源於1998年澳門葡式蛋塔進入臺灣市場造成排隊風潮,不到半年買氣急速下滑。[2][3][4][5]類似的用語如內捲(involution)。
類似案例
2014年2月,日本雷神巧克力在臺灣引起搶購潮,[6][7][8][9][10][11]但不到3個月就出現衰退潮。[12][13][14]
2015年11月,臺灣多家醫美診所發生倒閉潮。[15][16][17]
2017年9月,臺灣義美食品推出「厚奶茶」,因標榜含有50%牛奶,三大瓶賣新台幣135元,大量顧客在好市多狂奔搶購厚奶茶的情景也登上了新聞。[18][19][20]10月,好市多門口仍有排隊人潮,[21]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接受《今周刊》專訪表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賣這麼好」。[22]11月,厚奶茶的人氣出現衰退潮,部分好市多分店的厚奶茶因此滯銷。[23][24][25][26][27]
2017年11月,中國大陸超過100個直播平台宣告停業,網路直播風潮曾在2016年被稱為「直播元年」。[28][29][30]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