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交換文件格式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音頻交換文件格式(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縮寫為AIFF)是用於在個人電腦和其他電子音頻設備中存儲音頻數據的一種音頻格式。這種格式由苹果公司於1988年在藝電公司的交換檔案格式(Interchange File Format,縮寫為IFF)基礎上開發而成,並被用在苹果公司的macOS操作系統上。
.aiff | |
audio/x-aiff | |
類型代碼(英語:Type code) | AIFF, AIFC |
統一類型標識 | public.aiff-audio public.aifc-audio |
開發者 | Apple Inc. |
初始版本 | 1988年1月21日 (1988-01-21)[1] |
最新版本 | |
格式類型 | 音頻文件格式、container format |
自 | IFF (File format) |
在一個標准AIFF文件中的音頻是線性PCM(pulse-code modulation),還有一種被稱為AIFF-C或AIFC的使用各種壓縮編解碼器的變體。
標准AIFF格式與SDII和WAV一並被認為是專業視頻音頻編輯應用的領導性格式,並且與廣為人知的有損格式MP3相比,它並未經過壓縮。與其它的未壓縮無損音頻格式相比,AIFF會占用比MP3更多的磁盤空間。在立體聲的44.1 kHz采樣率和16 bits采樣深度的條件下,文件大小大約是每分鍾10MB。 除了音頻信息外,AIFF格式還可以包含循環點數據和樂譜示例,可以供硬件采樣器和取樣器使用。
標准AIFF文件的擴展名是.aiff或.aif,壓縮過的AIFF文件的擴展名應是.ai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