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金塔
蘋果公司推出的個人電腦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麥金塔電腦(英語:Macintosh,/ˈmækintɒʃ/,1998年後多被簡稱為Mac[1]),是自1984年1月起由苹果公司設計、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系列產品。


Macintosh 128k(英語:Macintosh 128k)是第一款成功的面向大眾市場的個人電腦,它擁有圖形用戶界面、內置屏幕和鼠標。[2]苹果公司同時銷售其廣受歡迎的Apple II系列電腦麥金塔電腦近十年,直到Apple II於1993年停產。
早期的麥金塔電腦都較貴,[3]市場由更便宜的Commodore 64、IBM PC及 IBM PC兼容機主導。[4]但後來,麥金塔操作系統被教育和出版領域廣泛應用,使得苹果公司成為未來十年的世界第二大個人電腦制造商。20世紀90年代初,苹果公司推出了麥金塔LC II和Color Classic(英語:Macintosh Color Classic),這兩款產品在價格上與當時的Wintel機型競爭。
然而,Windows 3.1x和英特爾奔騰(Pentium)處理器的出現,逐漸奪走了Mac電腦的市場份額。在大多數基准測試中,奔騰都擊敗了當時Mac電腦中使用的摩托羅拉68040(英語:Motorola 68040)。上世紀90年代中期,麥金塔電腦的架構開始向PowerPC遷移並發布了Power Macintosh系列。但因為普通PC一直在降價以及Macintosh Performa的庫存管理不善,再加上Windows 95的發布,導致了Mac用戶數量持續下降。到1994年底,Mac電腦的市場占有率跌至第三位,當年康柏成為最大的個人電腦制造商。
1997年中期,史蒂夫·喬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將原來由近20款麥金塔電腦組成的複雜產品線減至1999年中期的4款:Power Macintosh G3, iMac, 14.1" PowerBook G3(英語:PowerBook G3), and 12" iBook。這四款產品都憑借其高性能、有競爭力的價格和美觀的工業設計在商業上取得了關鍵的成功,幫助苹果重新盈利。
2006年,麥金塔電腦開始向英特爾平台遷移,大約在這個時候,苹果公司逐漸淘汰了麥金塔這個名字,取而代之的是「Mac」。Mac這個綽號自第一款產品面世以來就一直被廣泛使用。
Mac產品線截至2022年6月23日為止,包括四款台式電腦(iMac、Mac mini、Mac Pro和Mac Studio)和兩款筆記本電腦(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以及兩款配套顯示器(Pro Display XDR和Studio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