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紀恩詩摩崖題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纪恩诗摩崖题记map
Remove ads

28.18487°N 121.27352°E / 28.18487; 121.27352

事实速览 紀恩詩摩崖題記,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紀恩詩摩崖題記,又稱壽星山摩崖石刻,是一個位於中國浙江省玉環市蘆浦鎮道頭村的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刻有五言長詩的石壁。該詩是清朝玉環廳同知徐榮在受到道光帝召見後,於1846年12月回到玉環所撰寫。全詩共270字(一說250字),高2米、寬3米,是研究玉環歷史、建置沿革與風土人情的重要資料。1981年以「紀恩詩摩崖石刻」為名被列入玉環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玉環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月7日以「紀恩詩摩崖題記」為名改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背景

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常有倭寇侵擾,今漩門灣以南玉環島全境被遷棄,居民全部遷徙至內陸。期間多次有人嘗試重新開墾玉環島,但遭到失敗。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在時任浙江巡撫李衛等人的努力下,玉環重新開墾,並正式設廳。[1]:2

Thumb
《紀恩詩》摩崖石刻的文保碑

徐榮出生於1792年,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進士。1845年,徐榮升任溫台玉環廳同知,並獲得了道光帝的專門召見。道光帝詢問徐榮有關玉環的歷史、風土人情等等。最後,皇帝囑咐徐榮上任後要勤政為民等。到任後,徐榮感慨萬千,便就玉環的歷史、建置沿革、風土人情、海防邊防等情況,以及道光帝的召見情形寫成一首五言長詩,於次年十二月將這首詩刻在境內蘆浦壽星山東坡崖壁之上。這首長詩叫「紀恩恭衍」,其意是將皇帝的恩德恭敬地公布於眾;但當地人稱作「紀恩詩」。[2]

內容

《紀恩詩》摩崖石刻刻於蘆浦鎮道頭村壽星山東坡崖壁,故又被稱為「壽星山摩崖石刻」。該石刻高2米,寬3米,共刻有270字(一說250字)。該石刻的詩句,對研究清代玉環轄區的歷史、文化、建置、民情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3]:595-596[4][2]

現狀

1981年,《紀恩詩》摩崖石刻被列入玉環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玉環市文物保護單位[3]。後來的2011年1月7日,它又以「《紀恩詩》摩崖題記」為名,改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5]:291

2014年11月,當地報刊《今日玉環》報道了《紀恩詩》摩崖石刻被人為破壞的行為。據報道,石刻旁邊目前旁邊建起了各種廠房,並有垃圾堆放,石刻下方還種了農作物。該報刊呼籲文物管理部門加強管理並重視文物保護。[6]2018年,玉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表示,將儘快安排對《紀恩詩》摩崖題記等文保單位的修繕和環境整治。[7]

參考來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