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仙亭三山國王廟

臺灣雲林縣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仙亭三山國王廟
Remove ads

三仙亭三山國王廟,又稱三仙亭明眖廟新街國王等,是雲林地區重要的三山國王信仰據點。

事实速览 三仙亭三山國王廟, 別稱 ...

新街王爺為雲嘉地區八個鄉鎮的共同信仰,其信仰隨著時間發展,不侷限於福佬客家族群,而是隨其神蹟分布於周圍之聚落,為閩粵共同之信仰。[1] 廟宇主體目前為縣定古蹟。[2]

沿革

「太和街」是清領時期以來的舊地名,臺灣光復後改稱「新街」。1674年三藩之亂,當時有潮州人士張忠義渡海來臺,同時恭請揭陽霖田都明貺廟三山國王隨身,後奉祀於街中自宅。當時太和街瘟疫四起,居民紛紛染疫,於是祈求三山國王,結果每求必應,百姓終得痊癒,遂由地方倡建廟宇。[3]

1809年,由張元國、張元基兄弟,招集五十三莊善信,鳩資8500銀元興建廟宇,更遠從廣東陸豐縣雕造三山國王金身迎回奉祀,廟號「太和街三仙亭

1907年二月地震,廟宇倒塌,信眾暫以茅屋安祀,香火仍然鼎盛。

1931年,管理人張有卿向五十三莊轄境善信募款三萬餘元,改建廟宇。[4]

1933年廟宇完工時,由梅山鄉信徒謝有益捐獻樟木,雕刻鎮殿三山國王神像。

1996年,經內政部審查通過,成為縣定古蹟。

祀神

Thumb
三山國王神像
  • 主祀:三山國王
  • 部屬:帶旨官與指揮官、馬使爺
  • 配祀:關聖帝君、韓文公、陳林李奶夫人、註生娘娘、三山國王夫人
  • 其他:百姓公:三山國王廟址原處於太和街「百姓公」落腳處,百姓公禮讓,今前殿奉祀三山國王,後殿為百姓公。[5]

文物

  • 「熙朝柱石」匾:清嘉慶年間,仁宗御賜木匾
  • 石香爐:上雕刻麒麟,為清光緒年間信徒所敬獻[6]

祭典

  • 新街王爺普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