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慈國小(北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慈國小是臺灣臺南市北門區的一所國民小學,為北門區最西邊的教育單位,位於61號快速道路的東邊,隔著快速道路西邊為一大片牡蠣養殖場,東邊則為原學甲13莊的溪底寮莊頭,行政區屬目前的北門區慈安里。[1][2]
學校紀事
創立於1956年,起初隸屬為北門鄉文山國小分校。1963年時正式脫離文山國小的隸屬關係,成為單獨的一所國民小學,同時並改校名為三慈國民學校。首任的校長陳盆,家長會會長曾少卿。[3]
因國民教育法之故,於1968年校名改為「三慈國民小學」。隨著學生及班級數的增加,在2013年8月第12任校長黃三和到任(),學校班級數增至6班,學生數增加到112人。2021年8月黃三和校長調至佳里區佳興國小,第13任校長劉協成到任,並為現任校長。[3]
學校為傳統技藝的傳承,設有獅隊並延請教練前來教學。110學年度獲臺南市中小學傳統藝術比賽特優獎,同年獲110年度全國民俗體育競賽單獅組、雙獅組雙料優等,並參與110年度南鯤鯓藝陣演義演出。[4][5]
軼事、特色
此校的設立與其後獨自成校跟地方有密切關連,在1956年創立之初為同為北門鄉的文山國小分校,而為落實與強化地域性的教育,1963年聚落中的大廟東隆宮便號召村民提供校地,以期許能有一所屬於在地性的獨立學校。在創校一甲子培育了不少人才,如校友曾洪沛為格安德工業集團董事長。[6]
另外,因三慈國小靠近當地三寮灣的信仰中心代天府東隆宮,加上學校又地處於臨海的養殖場,因此便在學校的校壁上彩繪小學生騎虱目魚,以及將當地特色的蚵仔、紅蔥頭、蒜頭、白蝦等,作為壁畫的主要題材。這些作品是由畢業校友曾進成所繪。同時為了宣揚法治概念,校內還有校友畫家曾進成贈送予母校的Q版的「青天三鍘刀」大公仔。[7]
三慈國小學校位處偏鄉地區,因此長期得到臺積電慈善基金會的關懷與支持,基於此一因緣校方便結合科學原理,加上再生能源科技的實證進行課程設計,辦理科普與再生能源科技營隊。[8]
歷任校長、任期 [9]
任期 | 姓名 | 起訖任期 | 備註 |
第一任 | 陳盆 | 1963~1966 | 首任校長 |
第二任 | 楊克忠 | 1966~1971 | |
第三任 | 李新發 | 1971~1976 | |
第四任 | 陳河南 | 1976~1985 | |
第五任 | 蘇本源 | 1985~1989 | |
第六任 | 郭永彰 | 1989~1995 | |
第七任 | 洪國賢 | 1995~1998 | |
第八任 | 黃錦綿 | 1998~2002 | |
第九任 | 黃進福 | 2002~2005 | |
第十任 | 陳明達 | 2005~2009 | |
第十一任 | 姜天陸 | 2009~2013 | |
第十二任 | 黃三和 | 2013~2021 | |
第十三任 | 劉協成 | 2021~現任 | 現任校長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