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氯化铋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氯化鉍化學式BiCl3,常溫下是易潮解的白色晶體。與離子晶體三氟化鉍不同,在氣相或晶體中,氯化鉍分子構型都為三角錐形,可從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解釋。是常用的提供Bi3+離子的試劑。氯化鉍是常用的提供Bi3+離子的試劑,以及用於製備其它鉍鹽,以用於顏料和化妝品。
Remove ads
製備
氯化鉍可從氯氣與鉍直接反應製得:
- 2 Bi + 3 Cl2 → 2 BiCl3
- Bi2O3 + 6 HCl → 2 BiCl3 + 3 H2O
- Bi + 6 HNO3 → Bi(NO3)3 + 3 H2O + 3 NO2
- Bi(NO3)3 + 3 NaCl → BiCl3 + 3 NaNO3
化學性質
- Bi3+
+ Cl−
+ H
2O → BiOCl (s) + 2 H+
故配製Bi³⁺離子的溶液需要加酸抑制其水解。[3]
氯化鉍是一種氧化劑,遇還原劑如氯化亞錫生成黑色的金屬鉍粉末,此反應可用於檢驗Bi³⁺。
氯化鉍作為一種路易斯酸,在Cl-濃度高的溶液中能形成各種氯配合物,如BiCl63−。其八面體結構與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的判斷不符, 不過BiCl52−的四方錐結構符合該理論的判斷。[4]
![]() |
![]() |
![]() |
安全性
氯化鉍有毒,能刺激胃腸道和呼吸道,與皮膚接觸可能導致灼傷。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