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浦摺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浦摺疊
Remove ads

三浦摺疊(日語:ミウラ折り)是由日本東京大學構造工學名譽教授三浦公亮所發明的摺疊技術。該技術是以拉開對角兩端來把物品展開,而在收縮時則反向推入。這方法可節省空間外,又可避免摺疊和展開的過程中造成損耗。研究發現這方法可使物件的體積減少25倍,並使能量密度加強14倍[1]

Thumb

三浦摺疊的摺痕圖案英語Crease pattern透過平行四邊形在表面形成鑲嵌圖案。在其中一個方向上,摺痕沿一直線排列,每個平行四邊形都在每個摺痕上形成其相鄰的平行四邊形的鏡像。除了直線外,其他摺痕呈鋸齒狀,並且每個平行四邊形都是其相鄰四邊形沿著摺痕的平移。一條鋸齒狀的摺痕路徑都僅由山折谷折組成,每條鋸齒狀摺痕與直線摺痕都以山折和谷折交替出現。[2]

現時,三浦摺疊除可應用在地圖上,還可用於人造衛星等方面。故此,它在2006年被經濟產業省評為百大日本發明之一[3]

Remove ads

發明過程

Thumb

在過去,衛星天線是使用四疊或八疊法。然而,這摺疊方法非但在運作時需繁複的工序,更浪費不少空間,又容易損耗,需經常維修和保養[4]。為此,日本學者三浦公亮致力發明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新技術。結果,他發現橢圓筒表面的褶皺構造有利節省空間又能避免損耗,而且強度高[4]。這最終使他發明了「拉開對角兩端來把物品展開,而在收縮時則反向推入」的摺疊方法。

應用

三浦摺疊可應用在不同範疇,包括大型的人造衛星天線和地圖,還可強化罐子和瓦楞紙的結構。 1995年,日本曾使用該方法將光伏陣列放入太空飛行器中。[5]:37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