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足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足鱉是《山海經·中山經》中紀載的妖怪,最早記載於《山海經中山經》。[1]樣貌如同只有三隻腳的,尾巴有分叉,傳說人吃了可以防蠱疾。[2]據說是死後化為三足鱉。[3][4]

庚巳集》則記載如果誤食的人會化為血水只剩下頭髮和耳朵。[5]

爾雅.釋魚》裡三足鱉別稱「能」[6],束皙《發蒙記》三足鱉另別稱「熊」[7]

其他記載

  • 《爾雅.釋魚》云:「鱉,三足,能。則不知所謂能者,為熊或為鱉。;龜三足,賁。
  • 《述異記》云:「陸居曰熊,水居曰能。」
  • 束皙《發蒙記》云:『鱉三足曰熊。』」由是言之,熊者熊字之訛,熊即能,此三足之能,既可居陸,亦可居水,
  • 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能」字下,謂改熊字,下體作三點,以為三足鱉,此為世俗所造。

參考文獻

參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