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大窩口
香港葵青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大窩口(英語:Upper Tai Wo Hau,代號S04)是香港葵青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採用現名,2023年取消,末任區議員為民主黨成員許祺祥。
範圍
選區位於葵涌西部,包括大窩口邨富榮樓、富華樓、富強樓、富國樓、富德樓、富賢樓及富泰樓、葵蓉苑以及尚文苑,與其相鄰的選區有下大窩口及葵盛西邨,西面以德士古道接壤荃灣區,投票站設於仁愛堂彭鴻樟幼稚園。
沿革
上大窩口選區前身是1982年選舉荃灣區議會及1985年至1988年選舉葵青區議會的葵涌西選區,當時範圍包括整條大窩口邨及葵涌新區,1991年區議會選舉以大窩口邨範圍分拆為單議席大窩口選區。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單議席大窩口選區因應重建後人口增加,依上下邨地理位置而分拆為上下大窩口兩選區,1994年區議會選舉由港同盟匯點提名的黃炳權擊敗由街坊派親共團體支持、曾角逐荃灣區議會梨木樹區議席的大窩口富華樓互委會主席阮黎麗冰當選,而聯合提名黃氏的港同盟和匯點,兩者選後合併為民主黨,黃氏亦為該黨創黨黨員,並一度成為該黨中央常務委員及司庫。
1999年區議會選舉黃炳權轉戰下大窩口,本區由許祺祥接棒,以五百多票的差距擊敗民建聯成員何良。2003年區議會選舉二人再次對陣,許祺祥仍然勝出,差距拉大至一千多票。
2007年區議會選舉,何良本想轉戰下大窩口,在上大窩口推舉工聯會成員出戰,但由於江志華與其女江雲菁得到民建聯葵青支部歐陽寶珍支持,分別參選上下大窩口,何良最後讓步,但江雲菁與其父一樣,以幾乎二千票的差距大敗。
選後建制派由工聯會主要服務本區與下大窩口,並開始派遣社區幹事經營,2011年區議會選舉,當時人口估算約12,990人[4],其中有7,254位選民,工聯會推舉曾梓筠(後來出任葵青委任議員)的男友龍飛雲挑戰角逐連任的民主黨許祺祥,最後許祺祥以2,329票當選。
2015年區議會選舉,當時人口估算約12,957人[5],其中有7,154位選民[6],工聯會改派曾任鄧家彪議員助理的劉展鵬挑戰角逐連任的民主黨許祺祥,最後許祺祥以2,217票成功連任,惟差距大幅收窄。
2019年區議會選舉,範圍維持不變,上下大窩口兩區維持民主黨對工聯會的格局,結果許祺祥以近八百票差距擊敗工聯會陳安妮連任,惟勝負差距仍在收窄,與全港非建制派得票率下跌情況不同。2021年7月,許氏由於借出議員辦事處作為泛民初選票站,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辭去區議員職務。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歷屆選舉結果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