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好佳

菲律宾食品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晨光控股有限公司(英語:Liwayway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是一家菲律賓食品公司,總部在馬尼拉大都會帕賽市[1]總經理是菲律賓籍晉江施恭旗[2][3]公司的產品以上好佳(Oishi)為品牌名。

事实速览 上好佳, 公司類型 ...

早年歷史

1946年,晨光(他加祿語Liwayway)在馬尼拉成立,最早是一家經營澱粉和咖啡分裝的家庭企業[4]。彼時菲律賓剛剛獨立,「晨光」一詞象徵着菲律賓作為新生國家的希望[5]。施恭旗和施天賜(Manuel Chan)兄弟[6]的父母——施閣頭和李梅芬夫婦[7][8]是公司創始人。藉着國家獨立的民族主義氣氛,晨光公司的澱粉使用他加祿語而非英語標識包裝,因此深入人心[5]。到1966年,公司初具規模,成為百貨經銷公司。

1974年,晨光公司引進日本技術[4][9],製造蝦條和蝦片,其中蝦條以Oishi(日語:おいしい)命名,寓意「好吃」;蝦片以Kirei(日語:きれい)命名,寓意「好看」。這兩種產品至今仍在生產。由於晨光公司的蝦條暢銷不衰,「Oishi」後來便取代「Liwayway」成為公司主打的品牌名稱。

雖然如今晨光公司以零食業務為主,但早期的澱粉分裝業務至今依然存在[9]。然而晨光澱粉並非用於食用,而是用於衣物保養,且至今保留其傳統包裝[5]

Remove ads

海外擴張

在中國

進入20世紀80年代,晨光公司考慮到菲律賓當地華商競爭熾烈[9],而中國大陸剛剛改革開放,市場潛力大,決心進軍中國大陸,與國企合資在上海浦東設立工廠,並以「上好佳」作為品牌名稱。「上好佳」在普通話中有「最好、最佳」的含義,而其閩南語諧音則有「最好吃」的含義[6]。上好佳在中國的工廠開設於1993年[6],如今中國總部則設於青浦區。由於進入時間早、名稱本土化、創始人又是華人,一度被誤認為是中國本土品牌[10][11]

但是上好佳在中國的生意並非一帆風順。最初在上海設廠時,公司從原本的國企——上海蝦片廠[12]僱傭了400名工人[9],但工人並不配合,認為施恭旗是外國資本家[12],是來搞破壞的[7],菲方管理層一度想要放棄[12]。施恭旗得知此事後,親自與工人商談,承諾每年提高工資,並改善原本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終於獲得信任[7][12]。1994年,第一批在中國生產的上好佳零食出貨,供不應求[7],暢銷至今。

在其他國家

自1996年起,上好佳又在緬甸越南泰國印尼南非等地開設工廠[4][6],並在2013年打入柬埔寨,成為當地最暢銷的零食品牌[10]。2021年亦計劃在烏茲別克斯坦開設工廠[10][13]。2015年,上好佳在亞洲零食市場的市占率約為2.2%[5]

參考文獻

閱讀材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