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共青國家森林公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共青國家森林公園簡稱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市中心城區唯一的大型森林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楊浦區東北部的軍工路2000號,嫩江路以南部分又名萬竹園。公園以模擬自然森林景觀為特色,亦設有一些遊樂設施。
歷史
公園本來是黃浦江邊的灘涂沼澤,1952年7月起市政府疏浚黃浦江航道,將此處逐步吹泥填高,形成2665畝陸地,1956年3月15日、1957年1月16日市房地產管理局將土地撥給市園林管理處作為苗圃。中共上海市委此後發動全市青年和團員來此義務植樹,歷時兩個月完成,苗圃由此命名為「共青苗圃」,占地面積2602畝。1958年春,共青團中央書記胡耀邦曾在此植樹。1980年5月31日,市建委決定將苗圃改造為公園,擴大公共綠地面積,由市園林管理局設計,1982年動工。施工過程中,發動全市青年、團員參加義務勞動12萬人次。1986年3月8日,上海市市長江澤民來此植樹並題詞「綠化上海,造福於民」。同年8月1日公園試營業,10月1日正式開放;11月22日,已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再次視察公園,手植白玉蘭樹,並為公園題寫園名[1][2][註 1]。
1995年底,共青苗圃南部改造為萬竹園對外開放[1]。1993年、1998年,公園分兩輪實行市場化改革,基於管理層與作業層分開、公園養護企業化運作的原則,壓減非經營崗位,管理層由44人精簡至18人[3][4]。2000年,公園啟動第三期改造規劃設計,明確公園的分區安排,進行景觀改造和新一批遊樂設施的引入[5],隨後公園西南部逐步安裝了三環過山車等一系列遊樂設施。
2006年1月,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並定名為「上海共青國家森林公園」[6]。2017年、2018年左右,公園的經營思路再次發生轉變,由引入名貴花卉辦展轉向更加「經濟實惠」的經營思路,公園定位為「自然、野趣、寧靜、粗獷」,減少對環境的人工干預[7][8]。2021年7月1日起,公園實行免費開放[9]。
Remove ads
自然景觀
共青森林公園北園利用場地原有溪流,局部加寬加深,又在公園中部設置人工湖,命名為「盈湖」;淤泥堆積在公園東部和北部形成丘陵。園內種植樹木以香樟、雪松、水杉、池杉等高大樹木為主,輔以各類灌木,河邊及水中設置菖蒲、花葉水蔥、香蒲等水生植物,組成模擬自然森林景觀[1][2]。共青森林公園自2005年開展鳥類調查以來,已記錄到百餘種鳥類,其中包含鳳頭鷹、蒼鷹、紅隼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0]。除人工種植的200餘種樹木以外,2017年在園內還發現了278種藥用植物資源[11]。
然而,隨着遊客數量的增長,受遊園活動產生的垃圾、油污以及垂釣者使用的有機質魚餌等影響,公園水體的水質一度不佳:2010年前後的調查中,公園整體成V類水,部分區域為劣V類水[12],水體富營養化嚴重[13]。2016年5月至7月間通過打撈垃圾、投放處理製劑、種植植物、投放水生動物等一系列綜合生態修複方式恢復至III類水質[14]。
根據2000年的總體設計,園區分為位於中部的藍綠森林區、西南部的遊樂區、西北部的度假區、東北部的森林原野區和東南部的綠林仙蹤區。其中,利用地形,沿公園東界形成一條「森林健身浴道」;藉助嫩江路北側排水渠,在南部建立生態親水區。根據遊客調查,重點突出森林草地、人工湖等自然景觀,強調生態意識[5]。東北部命名「松濤幽谷」、「松濤瀑布」兩處景點,設有雪松林和人工瀑布;中部命名有湖邊的「水鄉映秀」、和種植楓樹的人工島「秋林愛晚」;西南部於2004年新增濕地水景「花映魚躍」[1][2]。2017年,人工湖東側一片遊客難以入內的竹林翻新為「幽篁居」景點[15];此後又於人工湖西側開闢一座八仙花主題園[16]。
「松濤幽谷」附近的松樹林
春季景觀
人工湖景觀
原共青苗圃南部的改造工程於1994年啟動。工程中,上海市園林局前局長程緒珂認為公園建設「要有特色」,建議將此處打造為以竹類為特色的專門公園。萬竹園占地面積15.95公頃,總體分為「竹與生活」、「竹與名人」、「竹品種」、「竹與文化」、「竹與民族」五個特色區域。園內建築為江南傳統民居風格,結合景觀河道,打造江南小鎮風光;亦有一座傣族風格的竹樓。園內收集有各種竹類共計75種,較小的品種採用盆景形式設置於展覽溫室內,其餘種植於品種竹園內。園內還展出有鄭板橋銅像及歷代竹主題的書畫作品[17][18]。
遊樂設施
公園西南部已於1990年代設置部分遊樂設施,2000年的設計中,又引入青少年探險園、卡丁車等受遊客歡迎的遊樂項目,形成相對集中的遊樂區[5]。
- 森林小火車位於公園西南側,圍繞南部主要遊樂設施設置約1公里長[註 2]的單環線,於西門南側設一座車站,全程約6分鐘,中途設有一座山洞[19]。公園初建時為300米長的迷你線路,1993年集資90萬元,委託中華造船廠(今滬東中華造船)擴建[2]。
- 三環過山車於2003年5月建成並投入運營,包含1個立環和2個側環,軌道總長500米,高30米,運行時最高時速可達75公里[1]。2021年設備達到使用年限後停運並部分拆除,遺蹟被改造為公園綠化,2022年8月完工[20]。
- 電動滑道設置於小火車站南側,為德國引進的遊樂設施,遊客可通過手柄自行操縱小車運行速度,2023年底因設備使用年限到期停運。[註 3]
- 勇敢者道路為日本引進的攀爬類遊樂設施,設有三十餘個陸上項目和數個水上項目[1],2012年曾進行翻新[24]。
此外公園西北部亦有部分遊樂設施:
Remove ads
活動與文化
共青森林公園內經常組織各種活動。根據季節變換,春季舉辦百花展[26][27],夏季舉辦八仙花展[28],秋季舉辦菊花展[29][30],冬季舉辦水仙花展[31]。此外還有植樹節前後的樹木認領活動[32]、10月的啤酒節[33]、觀鳥比賽[34]等活動。
使用情況
共青森林公園是上海較為熱門的市區大型公園之一,逢五一、國慶等長假經常出現大客流[36][37]。根據統計,西門大草坪、遊樂區、燒烤區等處最受歡迎;其中,老年遊客主要聚集於西門附近及公園中部的自然風光區域,中青年遊客最多聚集於燒烤區,有兒童的家庭則主要聚集於遊樂區[38][39]。
參觀信息
共青森林公園於2015年起納入上海公園7月至9月夏季延長開放名單中[40],2021年實現全年延長開放[41],2022年上半年又因疫情取消,至8月底恢復[42]。
- 東門、南門、北門、萬竹園:每日5:00-18:00。
- 西門:每日5:00-19:30(18:00後僅限西門大草坪區域開放)。

2024年5月1日,共青森林公園定製班線正式開通,停靠地鐵8號線市光路站4號口和市光路人行橋白城路入口處,遊客可經過市光路人行橋到達公園西門。定製班線免費乘坐,發車間隔15分鐘,僅在每年3~6月、9~12月的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的8:00~18:00運營[43]。
未來發展
共青森林公園是楊浦濱江地區北段岸線的組成部分之一。已開工的地鐵20號線將在公園南門設置車站;未來,隨着楊浦濱江開發,公園東部濱江岸線將實現整體貫通,並新增一條濱水道路,以期為公園東部引入人流。遠期規劃地鐵24號線也將在此設站。[44]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