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世界聽力日
每年的3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该活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世界聽力日是世界衛生組織預防失明和失聰辦公室每年每年的3月3日興辦的一項節日,旨在分享信息以促進預防聽力損失和改善聽力保健活動。第一屆世界聽力日活動舉辦於2007年[1],這一節日則在2016年以前名為國際愛耳日(英語:International Ear Care Day)。[2]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選定節日主題,編寫教育材料,並以多種語言免費發布這些材料,在全球各地協調節日舉辦並發表報告。

![]() |

往屆
- 2023年:2023年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一項關鍵訊息指出,耳朵與聽力問題是社區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而超過60%的聽力問題是可以在初期發現和解決的。並提出將聽力保健納入初期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議,預期這一整合可幫助各國達到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
- 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謹慎用耳,耳聰一生!」為主題,再次將重點關注於預防聽力損失的重要性和方法,並呼籲各國政府或團體,提高對安全聆聽的實證標準的認知與實踐。
- 2021年:世界聽力日主題為「關心所有人的聽力保健(Hearing care for all)」。呼籲全球對於每個人的聽力損失和耳部疾病都必須採取解決行動,且必須做到篩檢、復健和溝通。
- 2020年:2020年世界聽力日的主題是「保持聽力,終生受益」。[3] 世界衛生組織選擇該主題旨在強調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確保聽覺障礙人員能夠充分發揮其潛力。世界衛生組織認識到在生命的各個階段,溝通和良好的聽力健康將個體、社區和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 它強調適當和及時的干預措施可以促進獲得教育,就業和交流的機會。不幸的是,全球耳朵和聽力保健存在不足。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所有公共衛生系統都應包括耳朵和聽力保健。
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20%的聽力障礙者尋求治療。[6][7] 南非一項研究報道,存在聽力困難的人員,會等待5至16年才尋求診斷和治療。[8]2019共登記了來自81個國家共291事件/活動,並在其年度報告中進行了描述。為慶祝該活動,WHO在2019年2月發布了hearWHO,一種用於移動設備的免費應用程序。人們可以使用該程序定期檢查聽力,並對聽力損失採取早期干預。[9]該應用程序是針對那些有聽力損失風險或者已經出現聽力損失相關症狀的人員。
Wiki4WorldHearingDay2019是該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促進在維基百科以多種語言發布與聽力有關內容。活動在維基活動版塊報告,並概述了一些出版物。[10][11]此外,來自美國 辛辛那提HEAR、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預防下屬的國立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國家出生缺陷和發育殘疾中心和國家環境中心的研究者以及國立職業安全與衛生研究所的維基百科駐地研究員和Cochrane維基百科顧問舉辦了一場演講會。
- 2018年:2018年世界聽力日的主題是」聽力未來「,強調在未來的幾十年,全球聽力損失人數不斷增加的問題。[12]
- 2017年: 2017年世界聽力日的主題是「針對聽力損失行動起來:做出明智投資」。該主題關注聽力損失對經濟的影響.[13]
- 2016年: 2016年世界聽力日的主題是「兒童聽力損失:採取行動,刻不容緩」。該活動提供了預防大部分兒童聽力損失的公共衛生措施的相關信息。[14]
- 2015年: 2015年世界聽力日的主題是「確保收聽安全」,以提醒公眾關注娛樂性噪聲導致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失問題.[1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