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的机关旧址(1928年5月至1931年4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map
Remove ads

31.23354°N 121.47320°E / 31.23354; 121.47320

事实速览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的機關舊址(1928年5月至1931年4月)。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雲南中路171-173號(原雲南路447號)[1]

1980年8月26日,該建築以中共「六大」以後黨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之名,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定為第二批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3]。2020年8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同意市文化旅遊局將之更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4]

Remove ads

概述

1928年4月,大量中央和各地代表從上海陸續秘密前往莫斯科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同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由李維漢任弼時羅登賢在上海負責留守中央工作。在上海擔任中共中央會計工作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得雲南路447號的生黎醫院(房東周生賚)樓上的三間房間,設立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並掛出福興商號招牌作為掩護,對外稱自己是經營湖南土布的商人[5]。熊瑾玎的夫人朱端綬以老闆娘的身份進入機關,協助政治局完成部分內勤事務。該建築是一幢坐西面東的沿街樓房,與福州路上的天蟾舞台相通[6][7]

留守上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在此開會辦公,包括負責記錄的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9月,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向忠發蔡和森李立三等先行回國到上海,同月2日,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常委會議,決定在此開會工作。從1928年秋到193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軍委中共江蘇省委的主要領導周恩來項英瞿秋白李立三彭湃鄧小平李維漢李富春任弼時鄧中夏等人常常匯聚於此。期間,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地討論通過了陳毅起草的、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審批的給紅四軍指示信(九月來信),在古田會議上恢復毛澤東對紅四軍的領導[8]

此地是中共中央在上海期間活動時間最長的一處舊址,也是中國共產黨當時最重要和機密的機關。當時上海中共中央秘密機關和領導人住處經常更換,但此地仍然保持了三年多,期間召開了中共六屆二中全會、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並創辦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周刊(後與《上海灘》合併為《紅旗日報》)[9][10]

1931年4月26日晨,中共中央負責保衛工作的顧順章湖北漢口被捕叛變,機關面臨暴露風險[11]。潛伏的中共特工錢壯飛截斷情報,並迅速向李克農報告。最終幫助周恩來領導中共中央、中共江蘇省委、共產國際遠東局的機關和資料全部於當夜轉移,避免中共上海地下黨遭到徹底粉碎[12]

之後中共中央被迫放棄了雲南路447號。1946年,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與中國國民黨進行談判,期間數次到上海,因工作繁忙無暇分身,他仍派司機開車送隨行的熊瑾玎和朱端綬去看看,並要他們在舊址上拍照給他留念[1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鄧小平和李維漢在路過上海時,也特意舊地重訪。1966年1月14日,熊瑾玎八十大壽,周恩來專程登門拜訪,周恩來親筆手書材料稱「在內戰期間,熊瑾玎、朱端綬同志擔任中央最機密的機關工作,出生入死,貢獻甚大,最可信賴。」[14]後來這份證明材料保護了熊家度過文化大革命[15]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79年10月,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開始對舊址進行調查[16]。舊址現為民居,不對公眾開放。1980年8月26日,該建築舊址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定為第二批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7]。1999年5月,命名為黃浦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2020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史跡陳列展試運營開放[1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