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他国人员或实体的制裁措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除履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的多邊制裁決定外,亦對美國英國歐盟等國家或地區的人員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並對中華民國台灣)的若干人員和實體實施懲戒[註 1],分別由中方的外交部商務部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負責管理。外交部的制裁名單,對被指控干涉中國內政或危害中國利益的目標個人和實體限制其旅行、貿易和金融活動[1]。商務部的「不可靠實體清單」限制其在中國允許的商業和投資活動[2]。中共中央台辦則針對被指控宣揚台獨的實體和個人實施懲戒[3]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於2021年6月10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首次建立允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各部委對外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的法律框架[4]。其後中共中央台辦、國台辦於2021年11月宣布首次懲戒,商務部則於2023年2月16日首次增列不可靠實體清單[5]。截至2024年8月,已有100多位人士和實體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制裁(懲戒)[6]。列舉如下。

Remove ads

外交部公布的制裁

更多信息 日期, 國家/地區 ...
Remove ads

商務部公布的制裁

截至2025年4月9日,共有55家實體(均為美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除2家因第二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加徵關稅而被反制外[47],其餘均因美國對台軍售被制裁。

2025年5月14日起,根據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所達成的共識,商務部決定暫停4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2025〕7號)相關制裁措施90天,暫停4月9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2025〕8號)相關制裁措施[48]

更多信息 日期, 國家和地區 ...
Remove ads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公布的懲戒

執行的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

軼事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