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社会团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簡稱全國青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社會團體,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之一,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為核心的各青年團體的聯合組織,是中國各族各界青年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國際上屬於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的觀察員。
歷史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原名中國解放區青年聯合會,1949年5月4日在北平市召開全國青年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時改名為「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1953年6月在第二次全國青年代表大會上改名為「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1958年4月在第三次全國青年代表大會上改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1979年召開中青聯第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章程》。
機構設置
全國青聯的委員由各會員團體推薦、協商產生的代表和特別邀請的各族各界青年的代表出任的。
全國青聯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全國委員會設主席、副主席;全國委員會閉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設秘書長、副秘書長。全國青聯下設秘書處,負責日常事務。全國青聯的機關刊物是《中華兒女》,另辦有內部工作刊物《全國青聯通訊》。
全國青聯設置下列機構:
- 協調工作部
 - 民族宗教工作部
 - 文體部
 - 科技部
 - 教育部
 - 社團工作部
 - 人力資源開發部
 - 港澳台聯誼部
 - 海外學人工作部
 - 歸國研修生工作部
 - 國際部
 - 旅遊部
 
全國青聯辦公室設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
- 科學技術界別工作委員會
 - 教育界別工作委員會
 - 農業界別工作委員會
 - 社會科學界別工作委員會
 - 經濟界別工作委員會
 - 金融界別工作委員會
 - 法律界別工作委員會
 - 文化藝術界別工作委員會
 - 新聞出版和新媒體界別工作委員會
 - 體育界別工作委員會
 - 醫藥衛生界別工作委員會
 - 社會組織和社會中介界別工作委員會
 - 宗教界別工作委員會
 - 海外學人華僑界別工作委員會
 - 技能人才界別工作委員會
 - 台胞和港澳特邀人士界別工作委員會
 
會員
全國青聯實行團體會員制,現有團體會員55個,7.7萬餘名各級青聯委員。其中全國性團體會員19個,包括: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
 -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
 -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
 -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
 - 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
 -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 首都青年編輯記者協會
 -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 中國青年創業促進會
 -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
 - 中國青年工作院校協會
 - 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
 -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
 - 中國青年報刊協會
 -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
 -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 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
 
- 北京市青年聯合會
 - 天津市青年聯合會
 - 河北省青年聯合會
 - 山西省青年聯合會
 - 內蒙古自治區青年聯合會
 - 遼寧省青年聯合會
 - 吉林省青年聯合會
 - 黑龍江省青年聯合會
 - 上海市青年聯合會
 - 江蘇省青年聯合會
 - 浙江省青年聯合會
 - 安徽省青年聯合會
 - 福建省青年聯合會
 - 江西省青年聯合會
 - 山東省青年聯合會
 - 河南省青年聯合會
 - 湖北省青年聯合會
 - 湖南省青年聯合會
 - 廣東省青年聯合會
 - 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年聯合會
 - 海南省青年聯合會
 - 重慶市青年聯合會
 - 四川省青年聯合會
 - 貴州省青年聯合會
 - 雲南省青年聯合會
 - 西藏自治區青年聯合會
 - 陝西省青年聯合會
 - 甘肅省青年聯合會
 - 青海省青年聯合會
 - 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年聯合會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年聯合會
 
- 全國民航青年聯合會
 -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青年聯合會
 - 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
 - 全國金融系統青年聯合會
 - 中央企業青年聯合會
 
歷屆領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