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也門關係
雙邊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也門關係(阿拉伯語:العلاقات اليمنية الصينية)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也門共和國之間的的國家關係。中也自建交以來雙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關係。受2014—2015年也門政變影響,中國駐也門大使館暫時關閉。
歷史
馬因王朝時期(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100年),也門商人到達印度和中國。[2]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航海家到達三蘭(今也門亞丁)。明朝(1368年—1644年),鄭和下西洋到達阿丹(今也門亞丁)。清朝(1644年—1912年)乾隆年間,回族人馬明心曾到也門學習納克什班迪教團的教義。
1956年9月24日,中國與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北也門1918年至1962年間國號)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3][4]也門成為繼埃及和敘利亞之後第三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中東國家。1958年,周恩來和也門外長伊斯蘭·穆罕默德·巴德爾發布了聯合公報並簽署了一系列友好條約,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商務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科學技術和文化合作協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友好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友好條約》要求雙方履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科學技術和文化合作協定》中國政府同意給予也門政府無利息的信用貸款七千萬瑞士法郎,用來支付中國政府在本協定附件範圍內提供給也門政府的各項貨物的價款並提到了中國幫也修築公路等的援也項目。[6]《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商務條約》規定:從一方向另一方領土進口的商品,雙方政府各給予對方以最惠國待遇;在有關關稅和其他進出口稅方面、進出口的費用和手續方面、國內任何賦稅方面和取得進出口許可證的手續方面,都給予最惠國待遇。並在附表中列出了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貨單(包括生咖啡、棉花、棉籽油、油籽、生皮、煙草、核桃、杏仁、扁豆、葡萄乾、芝麻、佐料、鹹魚、骨、角、礦物、工業用鹽和銀製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向也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出口貨單。[7]
1963年2月13日,中也關係升格為大使級(當時也門已是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即北也門)。[4]
1964年6月9日,中也雙方簽訂了友好條約,經濟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合作協定。八位中國專家在8月17日抵達了也門,另外28人於9月9日抵達以按照中也經濟科技合作協議幫助也門修建紡織廠。1964年6月,阿卜杜拉·薩拉勒總統訪華並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友好條約》與分別關於經濟技術合作和文化合作的協定。北京政府提供了50萬美元的免息貸款並派遣了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以幫助也門的道路修築與各類工廠的建設。1966年,中國開始向也門派遣醫療隊並幫助建立公立醫院。
1968年1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南也門)建立外交關係。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表決通過,阿拉伯也門共和國與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即南北也門皆投贊成票。[8]
1990年,也門統一,確定中也建交時間為1956年9月24日。
1998年2月,也門總統薩利赫訪華。
2006年4月,也門總統薩利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2008年11月18日,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也門。[10]
2013年8月17日,中國眼科專家組在位於也門首都薩那的共和國醫院為也門患者進行義診。[11]
2014—2015年也門政變。3月30日,中國除撤離本國公民,亦協助其他國家公民撤離。4月,也門局勢惡化,中國將所有中國公民撤走後關閉駐也門大使館。
經貿關係
2022年中也雙邊貿易額34.31億美元、同比增長12.82%,其中中國出口27.98億美元、同比增長8.86%,進口6.33億美元、同比增長34.45%。中國主要出口紡織品、機電產品等,主要進口原油等[12]。
近年簽署協議
2004年12月30日,中國和也門在薩那簽署了雙邊文化合作協定2004至2007年度執行計劃[13]。
2005年1月,也門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簽署石油合作協議[14]。
2009年4月11日,中國也門簽署中國醫療隊赴也門工作的議定書[15]。
2011年12月28日,中國與也門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在薩那簽署[16]。
圖集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