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阿富汗關係

雙邊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阿富汗关系
Remove ads

中國—阿富汗關係,是指歷代的中國阿富汗政權之間的雙邊關係。

事实速览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事实速览 阿富汗,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歷史

古代

阿富汗和中國的關係主要包含水果和茶葉的貿易,而這些貿易通過新疆瓦罕走廊進行[3]

巴克特里亞

前128年左右,西漢使節張騫來到王國已滅亡的巴克特里亞,並稱當地為大夏,一些學者如伯希和塔恩(W. W. Tarn)、納拉因(A.K. Narain)等認為,張騫所見到的大夏人是希臘-巴克特里亞殘餘的臣民,他們最終在游牧民族大月氏入侵下滅亡而臣服。但另一些學者如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王國維等認為張騫所見到的大夏人是塞種人,他們滅亡了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後,臣服於後來入侵的大月氏。

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迦膩色伽一世曾與東漢發生過一次戰爭,據《後漢書 班梁列傳》所載,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貴霜副王率兵七萬人攻班超,漢軍人少,堅守不戰,謝攻班超不下,四處搜掠又無所得,糧草出現問題。班超推斷謝會向龜茲求援,就派兵埋伏要道,謝果然不出所料,結果求援士兵全被殺掉,班超將消息告知謝,謝自知已無出路,便派使者向班超請罪,要求放還,班超同意,兩國關係又重修好,自此貴霜軍退回蔥嶺以南,兩國保持和平關係。[4]

吐火羅葉護政權

吐火羅葉護政權與唐朝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吐火羅葉護於661年被冊為月氏都督,於729年被冊封為「吐火羅葉護,悒怛王」,再被阿拉伯帝國進攻時,曾多次求援,葉護之弟入朝並留在了長安,唐軍於750年應吐火羅請求攻打了朅師,758年,吐火羅葉護曾派兵支援唐朝。朝貢方面,據《冊府元龜》記載,吐火羅在貞觀九年五月(635年6-7月)至乾元元年(758年)間,曾遣使朝貢二十多次,貢品包括獅子、鴕鳥、藥品乃至高僧、「解天文人」等[5]

吐蕃也與吐火羅葉護有所交往,護蜜(今瓦罕走廊一帶)-吐火羅是中外交往的一條重要道路,也是吐蕃西出西域、聯繫碎葉的一大通道[6],吐蕃在西域扶植的傀儡突厥可汗阿史那仆羅阿史那俀子可能與吐火羅葉護家族有血緣聯繫[7],戰敗的阿史那俀子可能逃到了吐火羅[8]。704年,吐蕃曾與吐火羅數王公出兵進攻阿拉伯帝國,葉護可能有參與[9]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中世紀創建的統治伊斯蘭教穆斯林,由哈里發統治的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波斯語TaziTaziks的譯音,即今塔吉克)。

據說,默罕默德曾經告誡他的弟子們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據《舊唐書·西域傳》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敕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中,大食使節來訪次數達37次。

1940年代至1970年代

1944年,阿富汗王國中華民國建交,並於1945年互設公使館,直到1950年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阿富汗王國於1950年1月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兩國之間於1955年1月20日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互派了大使[10]。1950及60年代,中國和阿富汗兩國之間都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睦相處,平等相待,友好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Thumb
1963年11月22日中國與阿富汗簽署邊界條約,阿卜杜·卡尤姆陳毅簽字

1957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賀龍訪問阿富汗,是中阿關係史上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阿。在訪問過程中,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會見了阿富汗國王查希爾,並同首相達烏德、副首相阿里·穆罕默德、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納伊姆舉行了三次會談,這次訪問增進了兩國間的相互了解,為兩國之間友好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1]。同年10月阿富汗首相達烏德應邀訪華,訪問期間會晤了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11]。此後,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於1960年訪問了阿富汗,同年8月2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簽訂了《中阿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a][12]。1963年11月22日兩國在北京又簽訂了《中阿邊界條約》[13],中阿邊界全長92.45公里[11]

1964年10月,阿富汗國王查希爾及王后訪問中國會晤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11]。1965年3月,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再次訪問阿富汗,訪問期間同阿富汗方面在喀布爾簽訂了《中阿邊界議定書》[14]、《中阿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及《中阿文化合作協定》[15]等相關協議文件[11]。1971年,阿富汗王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代表權

Thumb
綠色代表了該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其中包括阿富汗

1973年7月17日,阿富汗前首相達烏德汗發動政變,廢黜了國王,宣布成立阿富汗共和國[11]。同月,中國對阿富汗共和國的成立予以承認,並發表聲明表示希望「中阿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和兩國間的友好關係繼續發展」[11]。1974年12月,阿富汗總統特使納伊姆應邀訪華,會見了周恩來總理、李先念副總理和喬冠華外長,雙方就國際形勢和加強中阿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探討[11]。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前空軍副司令阿布杜爾·卡迪爾中校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達烏德政府,改國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成立最高權力機關革命委員會[11]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為革命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兼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11]。5月7日,中國政府承認了阿富汗新政府[11]

Remove ads

蘇聯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7日,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11]。同月30日,中國政府發表了政府聲明,強烈譴責蘇聯對阿富汗的武裝入侵行徑[11]。中國對在蘇聯支持下成立的卡爾邁勒政權不予承認,雖保留駐阿富汗使館(臨時代辦級),但不同卡爾邁勒政權發生正式的官方關係,僅有事務性、領事簽證等方面的關係[11]。至1992年4月,阿富汗納吉布拉政權垮台,游擊隊接管政權,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國,中阿關係實現了正常化[11]。但不久後阿游擊隊各派發生衝突,內戰英語Afghan Civil War (1992–1996)加劇。出於安全考慮,中國於1993年2月撤離了駐阿富汗使館的全部工作人員,兩國間正常往來由此暫時中斷[11]。在2000年坎大哈的會晤中,塔利班的領導人穆罕默德·奧馬爾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陸樹林保證說塔利班不會「允許任何組織用其領土從事任何反對中國的活動[16][17]

Remove ads

九一一事件

Thumb
中方代表在2014年英國阿富汗問題研討會發言

2001年,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美國聯合國北約推翻了塔利班政權。10月,中國外交部發文,要求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對塔利班和本·拉登等人的制裁[18]。同年12月,中國向阿富汗派出工作小組,該工作組參加了阿富汗伊斯蘭國過渡政府的成立儀式,並向過渡政府主席哈米德·卡爾扎伊遞交了中國政府的賀信[11]

2002年1月,過渡政府主席卡爾扎伊訪華,分別會見了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11]。雙方簽署了中國向阿富汗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緊急物資援助和100萬美元現匯的換文[11]。江澤民宣布中國政府將在今後5年內(2003年-2007年)向阿富汗戰後重建提供1.5億美元援助[11]。同年2月6日中國駐阿富汗使館正式復館[11]。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唐家璇訪問阿富汗,會見了過渡政府主席卡爾扎伊、前國王查希爾,與阿富汗外長阿卜杜拉舉行了會談,雙方簽署中國向阿富汗方面提供3000萬美元無償援助的《中阿經濟技術合作協定》[11]。11月,阿富汗外長阿卜杜拉訪華,雙方簽署了中國向阿提供100萬美元物資援助的換文。12月,中國和阿富汗的其他五個鄰國(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一道與阿富汗政府簽署了《睦鄰友好宣言》,表示尊重阿富汗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支持阿富汗和平與重建。

2003年2月,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在出國訪問期間兩次過境中國。5月,過渡政府副總統沙拉尼對中國進行了工作訪問,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與其進行了會談。此外,沙拉尼還分別會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阿雙方簽署了中國向阿富汗提供1500萬美元無償援助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三個合作文件。9月,中國政府同阿富汗過渡政府及阿富汗的其他五鄰國共同簽署《<喀布爾睦鄰友好宣言>簽署國關於鼓勵更緊密貿易、過境和投資合作的宣言》。

2004年3月,阿富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對中國進行了工作訪問。3月底,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參加了阿富汗問題柏林國際會議,宣布2004年向阿富汗提供1500萬美元無償援助,為阿富汗大選提供100萬美元物資援助,並免除阿富汗960萬英鎊債務。中方還與阿富汗的其他5個鄰國一道同阿富汗政府簽署了《喀布爾睦鄰友好禁毒宣言》。4月,阿富汗大國民會議主席穆賈迪迪和該國文化部長先後到中國進行了訪問。6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塔什干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會見了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就鞏固和加強中阿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及阿富汗和平重建形勢交換了意見。11月,胡錦濤主席、曾慶紅副主席分别致電祝賀卡爾扎伊和卡里姆·哈利利當選總統和副總統。12月,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李輝作為中國政府特使出席了卡爾扎伊總統的就職典禮。

2005年1月20日,是中國和阿富汗建交50周年紀念日。兩國領導人互致賀電,雙方各自舉行了慶祝招待會。中方為阿方郵政局印製紀念郵票,舉辦了中阿友好圖片展。4月初,李肇星外長訪阿並出席了第三屆「阿富汗發展論壇」。4月下旬,阿富汗副總統哈利利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同時對中國進行了訪問。6月,阿富汗國家安全顧問拉蘇爾訪華。9月,阿富汗第一副外長阿齊茲應邀到中國舉行外交磋商。12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赴阿富汗出席阿富汗區域經濟合作會議。2006年1月,李肇星在赴倫敦出席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時,代表中國政府宣布2006年向阿富汗提供8000萬人民幣無償援助。2006年6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中阿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並發表聯合聲明。2008年8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訪問中國,與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並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0年3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聯合聲明。

2012年,中阿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02年至2014年卡爾扎伊擔任總統期間,7次訪華或來華參會。2014年10月,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就任後,兩國高層保持了頻繁接觸,加尼首次出訪即是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京舉行的阿富汗問題伊斯坦布爾進程第四次外長會開幕式。2016年1月11日,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國、美國關於阿富汗問題的四方機制首次會議在伊斯蘭堡舉行閉門磋商。這是四國就阿富汗和平與和解進程舉行的首輪對話[19][20]。2017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期間與加尼總統舉行會見。12月,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索契上合組織總理會議期間與阿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舉行會見。3月,阿長老院主席穆斯利姆亞爾來華出席博鰲論壇,張高麗副總理會見。9月,阿第一副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汗來華出席2017年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平會見。同月,阿人民院議長易卜拉希米來華出席2017歐亞經濟論壇,汪洋副總理會見。2018年6月,習近平在青島會見來華出席上合組織峰會的加尼總統。同月,阿第二副首席執行官穆哈齊克來華出席第5屆南博會,胡春華副總理會見。8月,阿議會長老院主席穆斯利姆亞爾來華出席第6屆亞歐博覽會,胡春華副總理會見。9月,阿第二副總統丹尼什來華出席第3屆敦煌文博會,孫春蘭副總理會見。10月,李克強在出席杜尚別上合組織總理會議期間與阿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舉行會見。

Remove ads

塔利班重掌政權後

2021年7月28日,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天津會見[21]。同年,在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末期,阿富汗塔利班發動攻勢,於8月19日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2021年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成立臨時政府。儘管中國暫未承認塔利班新政府,但中國大使館仍駐留當地。9月8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首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表示為幫助阿富汗加強疫情防控,決定向阿富汗人民首批捐贈300萬劑新冠疫苗,並為其提供價值2億元人民幣的糧食、越冬物資、疫苗和藥品等人道主義援助[22]。10月31日,一批45噸重的阿富汗松子喀布爾機場出發,並於次日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這是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首次與中國進行貿易[23]。在松子出發時,代理副總理哈納菲等臨時政府官員在機場舉行簡單的剪彩儀式,中國大使王愚也參加送行[23];松子抵達中國後,出現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直播《全球「進」貨季》中,由李佳琦王冰冰向觀眾推銷[24]

2022年1月11日,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駐華大使卡伊姆在推特上表示已辭職離任,並離開北京[2]。同年3月2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出席伊斯蘭堡伊斯蘭合作組織外長會後,訪問阿富汗,並在喀布爾同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副總理巴拉達爾、代理外長穆塔基分別舉行會談[25]。3月31日,在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和阿富汗鄰國與阿臨時政府首次外長對話會結束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就記者提問外交承認的問題時,表示「希望阿富汗臨時政府在推動民族和解、更加包容建政、保障婦女兒童就業和教育權利等方面取得更多進展,尤其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採取更加堅定態度,拿出更多可視性成果」、「隨着各方關切得到更有力回應,對阿富汗政府的外交承認將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26]

2023年4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阿富汗問題的中國立場」,表示中方尊重阿富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做出的自主選擇,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中方從不干涉阿富汗內政,從不在阿富汗謀求私利,從不尋求所謂勢力範圍。支持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溫和穩健施政與和平重建。[27]同年9月8日,新任中國駐阿富汗大使趙星到任,並於21日向阿富汗臨時政府總理阿洪德遞交國書[28],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向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派出新任大使的國家[29]。然而,中國政府並未表明是否將正式承認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30],並表示此舉是正常輪換[31]。外交部官網則將趙星列為「駐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的大使[32]。同年10月,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代理商業和工商部長赴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31]。12月1日,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任命的駐華大使卡里米(Bilal Karimi)在北京向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洪磊遞交國書副本,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同時宣布,中國已正式接受其駐北京大使[33],中國成為自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復辟以來第一個接待塔利班大使的國家[33];其後卡里米於2024年1月30日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遞交了國書[34]

Remove ads

文化交往

2005年,在中國留學的阿富汗學生共計13人。2008年1月,阿富汗首家孔子學院喀布爾大學成立,喀布爾大學語言文學院成立了中文系,標誌着阿富汗把漢語正式作為外語教學的開始[35]。至2022年8月,在中國留學的阿富汗學生有上千名,有近兩百名學生在喀布爾大學孔子學院就讀[36]

1978年,中國國務院召開會議決定編寫中外多國辭典,將《普什圖語漢語詞典》列在其中,並派赴留學生前往喀布爾學習普什圖語。經過36年的時間,翻譯家車洪才終在2014年編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本普什圖語的漢語辭典[37]

經貿關係

1955年中阿建交後,兩國經貿關係獲得發展。1957年,雙方簽訂《中阿交換貨物和支付協定》[38]。阿富汗戰亂期間,兩國間經貿交往和經濟技術合作受到嚴重影響。2006年6月,阿富汗卡爾扎伊總統訪華期間,中阿簽署兩國政府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同年7月1日起,中方給予阿富汗278種對華出口商品零關稅待遇。2014年10月,阿富汗阿什拉夫·加尼總統訪華期間,中方宣布2014年向阿提供5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2015到2017年再提供15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未來5年將向阿富汗提供3,000個培訓名額。[39]

2021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上台以來,中國累計向阿提供價值3.5億多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2021年,中國企業對阿富汗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82萬美元,同比下降35.9%。中國企業在阿富汗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13萬美元,同比下降99.9%;完成營業額1958萬美元,同比下降42.8%。2022年1-12月,中阿貿易額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2022年12月1日起,中國給予阿富汗98%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39]

中國參與阿富汗和平重建,為阿富汗援建了帕爾旺水利修復工程、喀布爾共和國醫院等一批民生工程[39]

圖庫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