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共產黨合肥市委員會

中国共产党在合肥市的领导机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共產黨合肥市委員會,簡稱中共合肥市委,成立於1949年1月31日[1],是中國共產黨合肥市的領導機關,由中國共產黨合肥市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合肥市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合肥市的黨務工作,定期向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委員會報告工作。現任市委書記費高雲

事实速览 格言或口號, 第十二屆2021年9月—2026年現任常委 ...
Remove ads

歷史

1949年1月21日下午,華東野戰軍先遣縱隊第四支隊一大隊占領合肥縣城。22日,成立合肥市臨時軍事管制委員會。其後,解放軍陸續占領合肥縣周邊地區。1月31日,中共江淮區委決定,成立中共合肥市委。2月1日,成立合肥市人民政府。同時成立合肥城防司令部。合肥市的黨、政、軍機構分屬中共江淮區黨委、江淮專區行署軍區領導[1]

中共政權以合肥縣分置合肥市、肥東縣肥西縣後,1949年2月5日,正式成立合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為合肥市軍事管制時期最高權力機構,統一全市軍事行政管理事宜。4月,設立皖北行政區。合肥市為中共皖北區委員會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北軍區駐地[1]。中共合肥市委由中共皖北區委員會領導,直到1952年重設安徽省,歸屬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委員會領導[2]

組成人員

第一屆委員會

  • 第一書記:傅大章
  • 書記處書記:謝童關、杜炳南、范渦河、顧浩、楊寒(女)
  • 常務委員:傅大章、謝童關、杜炳南、范渦河、顧浩、楊寒(女)、張維克、趙振山
  • 正式委員:傅大章、謝童關、杜炳南、范渦河、顧浩、楊寒(女)、張維克、徐方興、范滌新、潘毅、李煥章、王國昌、趙振山、劉宏、齊振、雷前彬、孫畫雲、錢光池、謝鴻溶、范為、孫海瀾、李如作、孔憲章、朱迎珍、王宏基
  • 候補委員:陳忠華、伊良辰、劉繼海、李真、劉本學、李樹仁、范新平[3]

第二屆委員會

  • 第一書記:劉征田
  • 書記處書記:趙凱、杜炳南、任慎修、范渦河、鄭秀、顧浩、趙華(女)
  • 常務委員:征田、趙凱、杜炳南、任慎修、范渦河、鄭秀、顧浩、趙華(女)、盧景洲、徐傳奇、王國昌、高思明、李煥章、趙保先、張健、黃明、劉宏、劉品三、張維克
  • 正式委員:劉征田、趙凱、杜炳南、任慎修、范渦河、鄭秀、顧浩、趙華(女)、盧景洲、徐傳奇、王國昌、高思明、李煥章、趙保先、張健、黃明、劉宏、劉品三、張維克、許移山、潘毅、姜克、孫海瀾、左政(女)、謝永勝、李冠群、伊良辰、潘道一、陶光忠、谷浪、張士雄、劉純、張振聲、朱暉、莢厚友
  • 候補委員:趙振山、劉繼海、孫畫雲、王宏基、范為、朱迎珍、竇雲霄、林德、徐金林、保晴、胡紹廉、王學芝、徐進、謝鴻溶、華雲飛(女)[3]

第三屆委員會

  • 書記:李全貴
  • 副書記:郝一針、魏建章、莊心一
  • 常務委員:李全貴、郝一針、莊心一、周福興、劉智惠、馮亞、魏建章、魏瑞峰、杜宏本、王榮華、王漁、錢朝洲、黃鳳英(女)
  • 正式委員:全貴、郝一針、莊心一、周福興、劉智惠、馮亞、劉叔培、宋庭友、田夫、李華光、楊道根、鄭福元、張繼紅、周文才、魏建章、魏瑞峰、杜宏本、王榮華、潘毅、王漁、劉品三、李志道、劉繼海、孫曙、范為、朱迎珍、阮方(女)、王瑞青(女)、吳成德、黃鳳英(女)、錢朝洲、凌恩榮、張謙德、胡玉才、詹惠英(女)、陳秀英(女)、雷步聲、王廣祥、劉世鑫、陳立亮、韋升田、張傳英(女)、陸偉(女)
  • 候補委員:白鎰慶、姜明東、鄭全英(女)、胡克勤[3]

第四屆委員會

  • 書記:鄭銳
  • 副書記:魏安民、楊永良、杜宏本、丁之、王榮華
  • 常務委員:鄭銳、魏安民、楊永良、杜宏本、丁之、王榮華、王化東、王克良、馮希仁、伊良辰、李宏塔、張培修、魏瑞峰
  • 正式委員:丁之、丁邦益、王化東、王文昭、王啟元、王克良、王榮華、馮希仁、祁吉增、劉繼海、孫人格、伊良辰、杜宏本、李志道、李宏塔、楊本成、楊永良、楊連珠、張國輝、張培修、陳亮(女)、陳逸暉(女)、鄭銳、范為、林華東、金翠珍(女)、趙榮花(女)、郜鍾靈、黃連海、黃靜、葛禹平、譚明雲、霍松林、魏安民、魏瑞蝰
  • 候補委員:潘培咸、李繼康、李煥章、張斌、李躍東、姜明東[3]

第五屆委員會

  • 書記:楊永良
  • 副書記:周本模、鍾詠三、施偉國、孫人格
  • 常務委員:楊永良、周本模、鍾詠三、施偉國、孫人格、崔宗鎣、馬學模、李之朴、宣國英(女)、李子斌、鄒淦泉、張六賢
  • 正式委員:元飛、馬學模、王文昭、王貞銓、方明、厲德才、葉連蓀、劉世興、劉國華、許桂榮(女)、江鵬森、孫人格、孫志剛、李之朴、李子斌、李宏恩、楊永良、楊建華、鄒淦泉、張六賢、張森渠、陳艾、武巍、周本模、周仲渠、卓鶴群、金嗣煜、歐陽樹俊(女)、宣國英(女)、施偉國、鍾詠三、殷兆松、黃連海、崔宗鏨、程干桐、褚振國、潘祟華
  • 候補委員:張瑛(女)、陳秀芳(女)、何炳章、黃同文、曹壽林[3]

第六屆委員會

  • 書記:陳光琳
  • 副書記:鍾詠三、施偉國、鄒淦泉、馬學模
  • 常務委員:陳光琳、鍾詠三、施偉國、鄒淦泉、馬學模、李之朴、宣國英(女)、劉道濃、李培垣、楊治平、王培文
  • 正式委員:元飛、馬學模、王琳、王貞銓、王培文、王道五、車俊、孔令淵、厲德才、田清川、劉道濃、江孝鴻、許道明、李之朴、李培垣、楊治平、楊建華、楊振坦、吳智洋、何炳章、鄒淦泉、張瑛(女)、陳艾、陳光琳、陳秀芳(女)、武巍、卓鶴群、鄭錦樹、柯國材、鍾詠三、施偉國、宣國英(女)、黃同文、程干桐、程文長、褚振國、臧世凱
  • 候補委員:吳德珍(女)、鄧石如、陳桂蘭(女)、方靜平[3]

1992年至1993年調整

  • 書記:王太華
  • 副書記:鍾詠三、鄒淦泉、龔存玲(女)、車俊
  • 常務委員:王太華、鍾詠三、鄒淦泉、龔存玲(女)、車俊、宣國英(女)、李培垣、王培文、楊治平、馬元飛、許道明、臧世凱[3]

1995年調整

  • 書記:鍾詠三
  • 副書記:馬元飛、鄒淦泉、龔存玲(女)、車俊、李培
  • 常務委員:鍾詠三、馬元飛、鄒淦泉、龔存玲(女)、車俊、李培垣、宣國英(女)、王培文、楊治平、許道明、黃同文[3]

第十一屆委員會

  • 書記:吳存榮
  • 副書記:凌雲(女)、汪衛東[4]
  • 常務委員:韋弋、江洪、吳存榮、汪衛東、汪學致、陳曉波、胡啟生、鍾俊傑、姜宗健、錢岩松、凌雲(女)、韓冰[5]

2016年調整

  • 書記:宋國權
  • 副書記:凌雲(女)、汪衛東
  • 常務委員:韋弋、江洪、汪衛東、汪學致、陳曉波、宋國權、胡啟生、鍾俊傑、姜宗健、錢岩松、凌雲(女)、韓冰

第十二屆委員會

  • 書記:虞愛華(-2024年3月) 、張紅文(2024年3月-2025年3月)、費高雲(2025年4月-)
  • 副書記:羅雲峰、馬軍(-2022年4月)、路軍(2023年5月-)
  • 常務委員:華克思(-2022年3月)、陳曉波、方濤、路軍、葛建榮(女)、程雪濤、葛斌(-2023年1月)、單虎、袁飛、黃維群(2022年3月-)、張泉(2023年1月-)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