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煤炭工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煤炭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來源。中國的煤炭產量、消費量均為世界第一,並且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的總和。[1]






2009年,煤炭占中國一次性能源生產總量的74%,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的67%。中國含煤面積為55萬平方公里,其中深度1000米以淺的煤炭儲量2.86萬億噸,2015年已探明儲量15663.1億噸,僅次於俄羅斯的2.5萬億噸和美國的1.6萬億噸,居世界第三位。[來源請求]全國除滬、港、澳,各省市自治區1400多個縣區均有煤炭儲量。2005年底,全國持證煤礦25 000多個,其中國有重點煤礦681個,國有地方煤礦2210個。
2011年中國原煤產量為35.2億噸,同比增加2.8億噸,增量為歷史最高水平[3]。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結構中的比重接近80%. 2011年中國煤炭淨進口1.68億噸,同比增長了15%。2011年中國社會消費的煤炭為36.8億噸. 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完成約39.7億噸,全年消費36.1億噸[4]。但由於中國煤炭消費量長期被低估,因此在2015年8月由中國國家統計局所出版的《中國能源統計年鑑》中進行了一次修正。經修正後2013年的全年消費量上調約6億噸,為42.4億噸[5]。2014年,全國煤炭產量與消費量則開始下降。全年煤炭總產量大約為38.7億噸,全年消費量則比2013年下降約2.9%為41.2億噸[6]。
「十一五」時期,中國煤礦基建投資1.249萬億元,平均每年投資2479.94億元,是「十五」時期的5.54倍;2011年投入了4700億元,一年的投資相當於「十五」時期的兩倍;2012年的投資繼續增加到5570億元。2006至2012年的7年間,累計投資2.27萬億元。這些投資預計可增加產能約21億噸,其中在「十二五」期間可形成產能15億噸,「十三五」期間約6億噸。[7]
2003年,鄂爾多斯與榆林就超過山西大同,成為中國最大的兩個產煤市。2009年,內蒙古煤炭產量首次超過山西,成為中國最大的產煤省份。[8][9]
2022年中國煤炭總產量約44.5億噸,同比增長8%,實現全年增產3.2億噸。山西、陝西、內蒙古和新疆是增產的主力產區[10]。煤炭消費占比同比提高0.2%[11]。
Remove ads
中國煤炭資源分布
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動力煤方面,山西、陝西、內蒙西部的動力煤煤質最好,西北地區、河北、安徽的次之,貴州最差;煉焦煤方面,河北、山西、河南、安徽淮北的煉焦煤煤質具有一定優勢,山東、東北地區的次之,貴州硫分較高,煤質最差;無煙煤方面,山西煤質最好,河南煤質尚可但資源有限,貴州因硫分較高煤質最差。[12][13]
2012年各行政區煤炭產量排行
省級行政區
地級行政區
Remove ads
縣級行政區
Remove ads
主要煤炭企業
Remove ads
政府監管機構

- 國家能源局
-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
-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 (原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