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社會科學院清史研究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社會科學院清史研究中心,於2025年3月21日在北京成立,將繼續纂修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編寫近20年未通過審查的《清史》[1]。成立大會提出要「造就一支黨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清史研究國家隊」,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傳播正確歷史觀,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
背景
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編修《清史》,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領銜。《清史》書稿動用2000多人,共計106冊3200萬字,在2018年上交中共中央審核,後被交由新成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審讀,至今仍未通過,傳是因為「統一多民族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史觀不突出,受「國外新清史影響過大」。美國興起的新清史學派重視非漢語檔案,強調清朝的滿洲特徵,甚至認為中國只是清國的一部分,挑戰了中國官方「大一統」、「中國認同」及「漢化」等敘事。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在2019年發文批評「將國外歷史虛無主義在清史研究領域的理論變種引入國內」[2]。[1][3][4][5]
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常委、副院長[6]、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國強在2025年第1期《清史研究》撰文表示:「近代以來,我們的清史研究深受『西方中心主義』影響,用西方的理論、概念和觀念來分析、研究、閱釋清史問題的現象比比皆是。事實證明,用西方理論模式,不僅建構不出中國自主的清史研究知識體系,相反,充斥着傲慢與偏見的『西方中心主義』,導引出西方人對清史的一系列曲解、誤讀甚至貶損,清代歷史被肆意英裂,清代疆域被惡意解構,清代國家治理被任意扭曲。」[7]
Remove ads
建立
2025年3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清史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清史專家高翔出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15家機構的35位學者參會。會議表示成立清史研究中心的目的是「牢牢把握清史研究國際話語權,傳播正確歷史觀,努力構建中國自主的清史研究知識體系,努力打造清史研究的中國學派,造就一支黨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清史研究國家隊,推動我國清史研究走深走實。」會議還提出,清史研究中心將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引領清史研究正確發展方向」,傳承「以史經世」傳統,「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8][9]
評價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